打氣筒大班科學教育活動

2022-09-07 15:30:18 字數 1284 閱讀 6774

★ 設計意圖

「氣筒」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他們常常看見大人用打氣筒給氣球、自行車、皮球等打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躍躍欲試,想動手操作氣筒。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並在它們動手操作的基礎上,不僅使幼兒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及作用,而且更還使幼兒樹立了「用事實說話」的科學**精神。

★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科學小實驗互動,能大膽動手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在實驗中了解玩具打氣筒的構造及其作用。

3.學習記錄實驗結果,並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 活動準備

1. 打氣筒、氣球人手乙個。

2. 記錄表人手乙份。

3. 彩色筆若干盒,紅色、黑色箭頭各乙個(教師用)。

★ 活動重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實驗,了解打氣筒的構造。

難點:讓幼兒通過實驗辨別打氣筒的兩個孔(哪個是進氣孔,哪個是出氣孔)。

★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入。

出示打好的氣球,提問引出打氣筒。拿出拆卸的玩具打氣筒,提出嘗試要求。

2.幼兒**、實驗、討論。

(1)教師提問:打氣筒上有兩個不同顏色(紅色的、黑色的)的口子,打氣管應接在哪個口子上呢?

(2)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說是紅色的,有的說是黑色的。教師將兩種不同猜想的人數記錄在黑板上。

(3)幼兒**,並記錄自己的**結果。

(4)幼兒動手操作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5)師幼共同**實驗結果:打氣管應接在哪個口子上呢?你猜對了嗎?(出氣孔)

3.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幼兒**並共同討論。

(1)教師提問:打氣筒的兩個孔哪個是進氣孔,哪個是出氣孔?

(2)幼兒**。

(3)教師操作:分別用手堵住出氣口、進氣口,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用紅色、黑色的箭頭表示進氣孔和出氣筒。提問:到底哪個是出氣孔,紅色的還是黑色的?

(4)幼兒提出猜想,教師將紅色和黑色的箭頭貼在黑板上,根據幼兒提出的猜想不斷移動箭頭。(教師甚至故意放錯了箭頭,試探幼兒是否發現這一細節,考察他們的觀察力。)

(5)共同討論後,全班幼兒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就不同的結果,教師叫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去發現、實驗並找到結果。

5.師幼共同收拾活動場地。

★ 活動評析

該活動**於日常生活之中,打氣筒是幼兒常見並感興趣的工具。活動在提供幼兒充分的操作基礎上,了解打氣筒的構造及作用,而且更還使幼兒樹立了「用事實說話」的科學**精神。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活動組織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讓幼兒邊操作邊思考邊記錄,使活動充滿趣味性,幼兒在愉快、積極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大班科學活動

大班科學活動 神奇的魔棒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塑料物品經摩擦後產生靜電,能吸引輕 小的物體的有趣現象。2.嘗試用快速 用力 連續的摩擦方法進行操作。3.能用圖表記錄自己的猜想和驗證,交流探索摩擦起電現象的過程和結果,並形成結論。二 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的重點 通過實驗探索幼兒感知靜電的存在與...

大班科學活動

大班科學活動 尋找聲音設計意圖 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對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於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卻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聲音也越來越大,有的甚至喜歡故意大聲尖叫。為了培養幼兒大膽探索 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和思維的靈活性及動手操作能力,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麼樣的聲...

大班科學活動

大班科學活動 手電筒亮起來了 目標 1.在拆拆 裝裝 玩玩的過程中,激發幼兒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2.培養幼兒較敏銳的觀察力和初步的科學 能力。3.引導幼兒了解手電筒的基本構造及其安裝方法,認識電池的正負兩極,了解電池正負相連可以使手電筒亮起來的的道理。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人手乙個手電筒 手電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