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學生學好小學語文 原創

2022-09-05 13:06:05 字數 5367 閱讀 7172

文苑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管理規程

一、小學語文教學主張和課前準備

(一)小學語文的學科定位、性質和培養目標:

學科主張:我們認為小學語文的核心價值是學用漢語言;教學本質是學生的語言活動實踐;學科特色是學生學習語言,習得方法,遷移運用;教學實踐是乙個以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為主旨的系統工程,須多位成一體、各方成合力。所以,我們的教學主張是以學情為基礎,以語言活動實踐為依託,以學習語言、習得方法、遷移運用為主線,幫助學生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受到情感薰陶。

1.定位: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中最重要的課程,不僅因為它綜合性強,還因為它是基礎的基礎。

2.性質:語文是工具和文化的統一,文化寓於工具之中。

3.培養目標:使每乙個學生越來越樂於、會學習和運用漢語言。

(二)學生學習小學語文的特點和路徑:

1.特點:小學生真正的語文學習至少具備三點——

(1)智力和非致因素的綜合型投入,尤其是興趣、情感(含向師)和意志;

(2)精力集中、效率高的持續時間5—20分鐘;

(3)與生活經驗聯絡密切。

2.路徑:「思考感悟」為核心前提條件下,三個緯度的路徑——

(1)學什麼?——聽、說、讀、寫;

(2)怎麼學?——自主、合作、**;

(3)**學?——課堂內外。

(三)小學語文教和學的基本策略:

師生共同追求「越來越高水平的自主先學」。

1.從自主先學的基本單元開始建構,如「認字」「寫字」「辨字」「用字」……

2.盡快形成「自主先學一課」「自主檢測一課」「自主閱讀積累」「自主練筆生活」等自主先學的策略模式,然後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3.展示評價、交流研討和練習檢測均指向「越來越高水平的自主先學」。

(四)小學語文開展集體教研的策略和流程:

1.目的:不斷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這個和這樣教)?」等問題。

2.流程:明確教研主題——確定教研內容——自主進行研究——隨機選定中心發言人——展示討論——總結提公升。

3.策略:主題教研、中心發言人。

(五)小學語文開展集體備課的策略和流程:

1.目的:把教材轉化為學材。

2.流程一(自主備課):解讀文字——了解學情——確定學材——設計流程——選擇策略

流程二(集體研討):執教者展示——集體研討——改進建議——總結規劃

3.策略:人人過關,新教師節節過關。

(六)小學語文作業的布置策略:

建立作業布置、督查系統;建立互助合作為主要形式收交批改系統;建立以強化練習為主的矯正系統。

1.語文作業課內外結合、校內外結合、統一與個性結合;

2.作業要求只有最低沒有最高;

3.作業評價是自評(含家長評)、生評、師評的結合;

4.評價結果使用具體標誌,累積使用,成功有多少,但人人能成功;

5.作業的收交:交為上,收為下;小組、大組、全班幾種方式結合使用;

6.達到一定標準的同學,可以不交字詞性作業;

7.日記作文可分組輪流評價;

8.小組集體上交。

二、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

(一)小學語文的基本課型有哪些:

1.精讀

2.略讀

3.練習(複習)

4.口語交際

5.習作

6.檢測

(二)小學語文各課型的基本學教模式、流程和策略:

1.課堂教學流程

(1)基本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學習——自主先學,初學反饋——合作**,精研學法——.遷移運用,展評改進——總結收穫,拓展提公升。

(2)精讀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閱讀——自主先學,初讀反饋——合作**,精讀學法——遷移運用,展讀練筆——總結收穫,拓展提公升。

(3)略讀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閱讀——自主先學,初讀悟法——交流合作,改進方法——運用方法,展評改進——交流收穫,拓展提公升。

(4)練習(複習)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練習——自主先練,明確疑難——合作**,突重破難——總結收穫,拓展提公升。

(5)交際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交際——自主先學,準備腹稿——交流討論,合作改進——展示評議,總結提公升。

(6)習作流程

入境激趣,投入習作——自主先學,準備腹稿——口語交際,改進腹稿——書面成稿,自主修改——展示評議,改進提公升。

(7)檢測流程

目標激勵,投入檢測——認真完成,仔細查改——合作批改,強化練習——總結收穫,拓展提公升。

2.教學策略

(1)學情策略:學情是教學的基礎、依據和目標。

a.溝通、了解

a.目的:動態掌握學生語文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b.內容:生活狀態、興趣愛好、人生世界、思想情感、語文素養、課程標準。

c.策略:觀察談話、家校溝通、問卷調查、分析總結、動態發展。

b.依據、發展

a.目的:教學規劃方向明確,策略措施根基紮實。

b.內容:確定學材、選擇教法、推薦學法;後進生幫扶、特長生培養、整體性推進。

c.策略:教材變為學材,教法為了學法;制定和落實班級語文學情發展規劃,後進生、特長生檔案化管理。

c.合作、合力

a.目的:三方合力

b.內容:教師合作、師生合作、家校合作。

c.策略:交流研討、談話調查、評價指導、家長學校、三方會談。

(2)學材策略:所有資料,只有轉化為學材,才有意義。

a.解讀文字:從讀者、編者、作者、教師、學生等多種角度去閱讀理解文字,發掘和規劃其中可能的學材。

b.精心設計:充分備課,精心準備教具、課件,用心組織教師語言,使材料達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程度。

c.匠心使用:憑藉靈巧的流程、高明的策略,充分運用文字等資料,使之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運用漢語言的「學材」。

d.集體教研

a.目的:不斷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這個和這樣教)?等問題。

b.流程:明確教研主題——確定教研內容——自主進行研究——隨機選定中心發言人——展示討論——總結提公升。

c.策略:主題教研、中心發言人。

e.集體備課

a.目的:把教材轉化為學材。

b.流程一:解讀文字——了解學情——確定學材——設計流程——選擇策略

流程二:執教者展示——研討——改進——總結

c.策略:人人過關,新教師節節過關。

(3)學法策略:對方法的感悟、總結和運用,是教與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教與學成敗的主要標誌之一。

a.感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悟學習的方法。如在識字中感悟識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形聲字、象形字、會意字等。

b.總結:感悟到的方法要盡力明晰地總結出來,如「用中心句把握文字主要內容」「用畫人物關係圖把握文字主要內容」等閱讀的方法。

c.運用:明晰地總結出來的方法要及時地有層次地運用,使之盡快成為自主學習能力系統中的一分子。

d.家校:

a.目的:合作順暢

b.內容:暢通資訊、適時交流

c.策略:多渠道語音和文字交流、面談、家長委員會、家訪、家長會。

e. 三方:

a.目的:合力促學。

b.內容:規劃、落實、評改。

c.策略:學生、家長和教師三方會談合理規劃,共同努力落實規劃,按時會談評議改進。

(4)投入策略: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活動。

a.創設情境

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憑藉語言和教具,輔以多**課件等,營造有利於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的情景,常見諸如文字場景、問題情景、用法願景等。

b.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外,還可以充分發揮目標的導向和評價的激勵作用。

c.調適身心

既據知、情最近發展區,又以課前活動(含上節課)為依據,若力所能及則盡力使課程表安排趨近科學合理,幫助學生將身心調節至全面投入課堂學習活動的程度。

(5)自主策略: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自主。教學的本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幫助學生依靠自主,提公升自主。

a.依靠自主:自主先學、自主先練、自主先作、自主先測……

b.提公升自主:交流討論、合作**、展示評議、練習拓展、總結提公升……

(6)合作策略:合作既是學習內容,又是學習形式。

a.合作的能力需要有步驟的培養;

b.合作著手解決的是眼前的問題,其近期目標是培養合作素養,終極目標是提公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總結規律、完善方法等應是合作的標誌性結果。

c.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師生合作;課內合作、課外合作……形式多樣,據需選擇。

d.合作識字、合作朗讀、合作理解……據年級、內容的差別而不同。

(7)識字策略:在量的積累過程中,及早實現質的飛躍,即自主識字。

a.不斷總結和運用識字方法:生活中識字、識字活動、筆畫識字、部件識字、造字法(形聲、會意、象形與指事)識字、語境中識字、工具書識字等;

b.及早過渡到獨立識字,達到識字充其量是檢測內容但不再是教的內容之高度。

(8)閱讀策略:其要義是學習和運用語言。

a.感悟:反覆閱讀、字詞過關、文從句順、感知內容、品味語言、思考表達、勾畫批註、啟迪思想、陶冶情感。

b.總結:文字內容、思想情感、表達方法(用詞、句法、修辭、結構、順序、章法等)

c.表達:朗讀、誦讀、課本劇、交流討論、演說等;

d.精讀

e.略讀

(d、e、f三項按「a、b、c」的要義由指導,到幫扶,到放手的區別。)

f.自讀

(9)積累策略:表面像蒐集珠寶,本質是吸收營養。

a.建倉和立制;

b.規範和自主;

c.整理和展評。

(10)交際策略:形式是口語交際,內容是生活、思想和情感。

a.課堂中的交流討論、展示評議;

b.單列的口語交際課。

(11)習作策略:其要義是書面表達。

a.練筆:留白、感悟、說寫、仿寫等;

b.作文:明確要求,遷移方法,自主腹稿,口語交際,動筆成文,自主修改,互助評改。

(12)展評策略:重在過程展評,旨在激勵啟迪。

a.展示成果,更重過程;

b.評價激勵,重在議論。

(13)總結策略:其要義是收穫的明晰化。

a.收穫知識即語言;

b.收穫方法即能力;

c.收穫啟迪即情感。

(14)延伸策略:其要義是實踐。

a.作業:

a.目的:鞏固、拓展、提高;

b.流程:全做全交、全批全改、矯正到位、強化有效。

c.策略:以語文記事本為憑藉的作業布置、督查系統;以互助合作為主要形式收交批改系統;以強化練習為主的矯正系統。

b.生活:

a.目的:啟迪思想情感,指導生活。

b.流程:規劃——落實——評改

c.策略:收穫聯絡生活,制定和落實規劃,適時展示評改。

三、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

(一)小學語文的質量檢測模式:

1.目的:激勵、啟發、指導、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

2.內容:備課、上課、作業、檢測等。

3.策略:

(1)教師評價學生的學:激勵性、啟發性原則;共性、個性相結合原則;標尺多樣化;形式具體化;作業系統化。

如何學好小學語文

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對於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小學語文相對初中語文來說比較簡單,因此,若小學語文很差,那麼初中語文一般來說就會跟不上節奏。如何學好小學語文呢?請往下看 讀,即閱讀和理解 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

如何讓小學生學好小學數學

作者 李建堂 學週刊 a 2013年第10期 如何讓小學生學好小學數學,一直是數學教師討論的話題,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和大家一起切磋。首先整頓上課狀態,讓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培養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授課內容以基礎為主,先讓學生有成就感,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可以每天圍繞計算...

學好小學語文的幾種方法

語文 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每一篇文章都是語言規範優美 思想內涵豐富的佳作。小學語文教學 在編排和編寫上都具有科學性 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特點,但在這些共性上還有不同的側重,有的重在語言訓練,有的重在思想教育。這就是要教師在理解把握教材時,明確作者的編排寫作意圖,多點入手,在運用和處理教材時,抓住教材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