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閱讀教學的研究方案

2022-08-01 01:15:03 字數 4872 閱讀 7545

一、課題的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就進一步強調了語言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學的能力,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語文教學的最高層次。長期以來,學生缺乏語言和素材,成為作文教學工作中的難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語言的發展。

呂淑湘先生早在2023年就曾指出:「中小學教學效果很差,中小學畢業生語文水平低。」20多年過去了,這種現象並沒有多大改觀。

調查表明,導致這種現狀的因素是:學生閱讀量小,閱讀範圍侷限,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基礎。葉聖陶先生認為,指導小學生作文「空口說是沒有用的,該去尋找它的源頭。

有了源頭,才會源源不斷地注出真的水來。」作文的源頭在於學生「心中的積累」。即來自課外的多讀和熟讀。

因此,我校認為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有選擇地多讀、熟讀,在大量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在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自由成文,注重其個性差異,肯定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其創新意識。因此我校特提出「大量閱讀自由成文」課題進行研究,並多方考證認為該課題的研究有以下可行之處:

1、幫助學生擴充套件資訊的傳送渠道。從資訊理論角度講,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取決於有效資訊的多少。大量閱讀可以拓寬視野,使學生不斷獲得資訊。

2、符合閱讀先於寫作的認知規律。

3、有利用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

4、可以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5、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

二、課題提出的依據

1、現實依據:

作為一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現代的孩子都願意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看電視和看漫畫書上,而不喜歡閱讀文字比較多的書籍。這樣的孩子外表看起來聰明伶俐,見聞廣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識雖多但流於膚淺,反應雖然敏捷卻未經推理思索。而那些閱讀能力強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大多喜好讀書。

我校老師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一致認為課外閱讀是增長學問的主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良好途徑。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必須指導學生有選擇地多讀、熟讀,在大量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在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自由成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多讀胸中有本、勤寫筆下生花的效果。

因此我校最終確定了實驗課題——大量閱讀自由成文。

2、理論依據

心理學研究表明,閱讀是內化的吸收,是對基礎知識理解的過程;作文是外化的表達,是對基礎知識運用的過程。通過閱讀記憶,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表達才具有心理前提。此外,閱讀還能為作文提供範例,提供技能模仿運用的直觀形式。

作文又可以激發學生產生模仿的需要,從而帶動閱讀、促進閱讀。「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

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閱讀習慣不良,一定會影響到表達,就是說,寫作能力不容易提高。」(葉聖陶語)所以說這個實驗有著堅實的理論依據,有其教育科學規律可循。

同時《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作文要「對寫話有興趣」,「樂於書面表達」,「能不拘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不僅是一種教學要求,更重要的是反映一種新的教育觀念。學生說話、寫話、習作都是自內而外的表達,最能體現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需要、願望,最能反映學生獨特的性格特徵和氣質特點。

課程標準中提出: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絡,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要求說真話、說實話、說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要求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

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自主寫作、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小學淡化文體,鼓勵不受拘束地表達,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多寫觀察日記、生活筆記、書信和隨感,重在激發學生練筆的興趣,在具體要求上,不再從中心、條理等方面提過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實用的書面表達能力。低年級強調「對於寫話有興趣,樂於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中年級強調「能夠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高年級強調「習作指導要有利於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

總之,要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三、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讀為基礎,以讀**,以寫促讀,使學生能夠主動查詢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閱讀,並能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爭取三年級學生在期末時,40分鐘內能寫出不少於的習作,達到四年級水平。

四年級學生在期末時,40分鐘內能寫出不少於的習作,達到五年級水平。五年級學生在期末時,能不拘形式,自由表述自己的真實感想。

四、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一)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實驗操作過程是以學生學習為主,讓全體學生積極閱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學習知識,提高認識,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雙軌性原則

「雙軌」指的是課內訓練一條軌,課外訓練一條軌。「課內訓練」指的是按照教學計畫的課程安排,按照大綱教材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有計畫,有步驟地對學生統一進行訓練。「課外訓練」指的是教學計畫以外的活動。

如利用每週的兩節閱讀課所開展的閱讀摘抄比賽活動,以及背誦比賽等。課內外一起抓,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3、主動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兒童是發展的主體,教師的主導要以發揮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為轉移,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主動性原則要求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採用多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和讀書興趣,使聽、說、寫成為學生的需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的物件與範圍

2023年1月,我們在各年級中選擇了三(1)班、三(3)班、四(1)班、四(3)班為實驗班,三(2)班、三(4)班、四(2)班為對比班,進行「等組法」實驗研究。

2、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作業分析法

以學生的作業為研究物件,通過對作業的研究來認識學生思想、學習、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的方法。學生的作業包括迴圈日記、作文、閱讀記錄本等。分析學生的作業,認識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進行教育教學診斷、改進等。

(2)、調查法

實驗前、實驗中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進行訪談、問卷等,藉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探索教學規律,採取系統的步驟和方法,確定實驗方法;然後通過對實驗班及對比班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及時了解實驗效果。

(3)、實驗對比法

對於教改實驗過程中一些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經常採用此法,求得資料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此,我們選定三(1)班、三(3)班和四(1)班、四(3)班為實驗班,其它同年級班為對比班。這四個班的學生基礎、教師素質、歷年統考成績基本相當。

每學期進行各項對比,用以了解研究情況。

(4)、資料分析法

掌握各種資料,不斷對實驗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分析,是指導、調控這項實驗的方法之一。我們從每年的調查資料中發現,實施「大量閱讀自由成文」實驗以來,實驗班學生閱讀量高於對比班。其中差生轉化率最高。

這就足以證明對待差生的最好辦法就是閱讀。這也正說明了「學生的智力開發決定於良好的閱讀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語)。

(5)、經驗總結法

實驗教師對所從事的乙個完整的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加以主觀的回顧、反省、總結,通過分析與思考,認識教育教學措施、教育現象與教育效果之間的一些必然與偶然的聯絡,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典型經驗,以供借鑑。

(6)、文獻研究法:

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素質教育等基礎理論的學習,查閱有關政策資料,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出自己的研究結論。

(7)、等組實驗法:

在實驗班和對比班同時使用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教材,實驗班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模式進行教學。而對比班用同樣教材,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進行教學。

①、自變數:

a、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課堂教學由原來的圍繞書本講,緊扣字詞訓練轉變為讓學生欣賞語言,學習寫作方法,增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興趣。

b、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教師講、學生聽,變為自己動手查資料,互相學習。同學間、師生間資源共享。

由老師選材料摘抄逐漸轉變為自己自覺積累語言;由老師提示作文、日記內容變為學生自己寫內容各異的習作。學生始終參與閱讀和寫作的全過程,由原來的「要我讀」「要我寫」變為「我要讀」「我要寫」。

c、家長觀念的轉變。家長由一味地追求分數,不管能力的高低轉變為比讀書多少,比寫作文好壞;由批評孩子讀閒書轉變為鼓勵學生多讀書。

②、因變數:

在實驗前、實驗中及實驗後,分別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小組合作能力、創新精神、學習成績等因素進行測評,同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模式,教師的科研水平及研究能力等因素進行測評。根據測評情況,隨時調整實驗。

③、無關變數:

實驗班與對比班的教師水平相當。實驗班與對比班的教學、活動安排都按照學校常規教學要求。實驗班不搞任何特殊,不加班、加點,多占用時間。

五、研究基本過程與內容

(一)本課題分以下幾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23年1月--2023年4月):準備階段

成立領導小組,確定研究物件,制定研究方案。教師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語文課程標準》等基礎理論,使教師認識到,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應具有開放的教育觀念,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除了讓學生學好書本知識外,還要大量閱讀,經常練筆,自由成文,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今後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2023年5月—2023年11月):實驗研究階段

要求各教師認真備課,上好閱讀指導課,寫好實驗課後的教學後記。並採用各種辦法調動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堅持寫日記的習慣。教師之間要做好實驗交流工作,每週利用教研活動時間,教師口頭交流本週實驗的得失情況,每月進行一次書面交流,發現問題共同**,相互借鑑先進經驗。

每月都要進行集體備課,選定一位教師上觀摩課,及時聽評,相互交流。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課題實驗階段性成果匯報。

第三階段(2023年12月):結題階段

六、主要參考文獻

1、葉讕著:《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寫人記事文章閱讀教學研究方案

幹安鎮中心校 一 課題的確立 根據總課題的思想 方法要求和新大綱 現代課堂教學理論,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改革閱讀教學結構,優化閱讀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自主學習活動中進行充滿富有個性和積極思維的語文學習活動,培養閱讀興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學習寫人 記事的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具有基本的自學...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方案

實施方案 課題負責人 李錦富 課題組成員 李錦富周洪新孟天玲廖祥豔王靜王婷陳小琴謝守毅陳誠 總體策劃 李錦富 實驗學校 銀龍小學 實驗物件 語文學科 設計時間 2006年9月 2010年7月 課題研究內容提要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三 課題研究目標 四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五 課題...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方案

實施方案 銀龍小學語文教研組 課題名稱 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課題負責人 李錦富 課題組成員 李錦富周洪新孟天玲廖祥豔王靜王婷陳小琴謝守毅陳誠 總體策劃 李錦富 實驗學校 銀龍小學 實驗物件 語文學科 設計時間 2006年9月 2010年7月 課題研究內容提要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