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校本課程開發 實踐 探索

2022-08-30 21:42:12 字數 3673 閱讀 4811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 ,美育對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重要。具有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培養美感和愉悅身心的作用。

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我根據學校周邊有大片樹林的特點,開發根雕校本課程,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美育的薰陶。讓學生從根雕入手,開展了德育、勞技、美術一體化教育教學的有益嘗試。

四年來,我們學校以根雕教育為載體,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發展創新能力的美育特色之路作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美育、根雕、校本、特色、審美、創新。

(一)、抓住機遇,規範管理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學校開發課程資源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給學校課程創新創造了機遇,滿足學校發展的需求,提公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地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課程一開課,我校教務處就出台了相應的「規定」,包括:「五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指導教師和參加人員、定活動場地、定活動經費。

「五有」,即有詳細計畫上報、有精心設計的教案、有能力達成的培養目標、有理論學習的材料、有每學期的經驗總結和成果展示。這一規範舉措為我校開展特色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根藝是一門「奇」,「巧」結合的造型藝術,它在藝術創作上既和美學原則有共同之處,又有它獨有的特點。所謂共同之處,就是它具備了木雕,雕塑,石刻等藝術的表現形式,要吸收它們創作的長處,來補其短處。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根藝是採用根的自然形態,與天同創。

而我校身處城郊農村。學校附近有大片的樹林,學生大多都是打工子女,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很符合製作根雕的條件。

而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自然、人文資源,發掘特色教育,培育教育特色。

考慮到這些因素,更加強我開發根雕校本課程的信心,於是開始大膽的制定教學計畫,自學根雕的製作方法,自編教案,選定校本課程實施班級.開始授課.

(二)、選定載體,大膽嘗試

我校身處農村,周邊有大片樹林,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根材隨處可見隨手可得,選擇和利用自然界的樹根和樹杈、樹枝等各種根材的自然形態,加以打磨、雕琢、上漆、拋光,配上形狀不同的底座,便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藝術品。在根雕創作實踐中,我更是認識到:根雕創作實踐活動的過程有助於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動手動腦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大大充實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

學生在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體驗美的一系列過程中既錘煉了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陶冶了美的情操,又使學校順利達成了「學會勞動、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育人目標。還值得可喜的是,我們搞根雕校本課程活動激起不少家長參與的熱情,他們認為,孩子們在課餘時間不再是無所事事了,而是變得更有作為,更有想法,更懂得珍惜勞動成果了。

但「萬事開頭難」我校的學生大多數是農民工的子女,雖然和市裡的孩子相比更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見識較少,知識含量有限,就更不用說對根雕的理解了。大部分的學生從來沒有見過根雕藝術品。所以開課之初,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對根雕藝術品的欣賞能力。

針對這個問題我利用兩周的時間在三——六年級分別上了根雕藝術品的欣賞課,並讓學生根據在課上學習的欣賞根藝的知識,有針對性的尋找根材。課程一開講,學生就興趣濃烈,紛紛從樹林裡,家中的柴火堆,農田間找到很多的根材,但尋找的根材的質量都不太高,有很多學生甚至找來了樹幹型的玉公尺根,學生還是缺乏把想象力和根雕作品聯絡在一起的審美能力。於是我多次親自帶學生外出選根材,在選根材的現場就上起了根雕課,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這樣學生選擇的根材質量就有了明顯的提高。

考慮到低段的學生年齡太小,不光是對根雕的理解能力還是製作能力都受到限制.因此根雕校本課程只針對三—六年級學生進行,三四年級每週上一節根雕欣賞課;五六年級每週上一節根雕製作課。然後根據學生自願原則並結合學生的製作情況每週二下午第三節課為根雕製作開放日,三—六年級學生由我組織指導在根雕室學習並製作根雕。

在開放日裡已經學會基本製作方法的五六年級學生可以帶動三四年級學生,使他們順其自然的進入製作狀態.結合三四年級的根雕欣賞課就省去他們在製作初級階段的摸索時間,盡快的進入了根雕的製作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一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製作根雕的基本方法並製作出第一批富有童趣但略顯幼稚得根雕作品。

(三)、精心實施,形成特色

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欣喜若狂,但我卻陷入了沉思:如可才能盡快的提高學生的藝術意識,使作品更加成熟,更具有藝術觀賞性。我想,突破口在於營造一種藝術的學習氛圍,讓少數藝術天分高的學生帶動整體的學習氣氛!

想到就要盡力去做到,於是我組織並引導三—六年級美術課程表現較好的學生組成了「快樂根藝」紅領巾社團,建立學生自主管理的領導班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並在每週四又開設了一節根雕社團的根藝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特殊輔導。這樣根藝社團的製作水平提高的很快,也在校本課程和周二開放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帶動作用,整體的藝術氛圍慢慢的營造起來了。

也出現了一些高水準的根雕藝術作品。

激勵在根雕製作活動中起重要作用。通過表揚、鼓勵、表彰、展示的激勵制度,調動學生的積極行為,使學生繼續保持高漲的熱情,逐步增強學生的潛在主動性和創造性,它的自我教育作用十分明顯。為了鼓勵先進,學校每學期評選明星藝術家,建立表彰制度。

學生積極性更高了,參與面更廣了,這不是一朝一夕所達到的,需要持之以恆的管理保障。

小學生受年齡與認知水平的限制,雖談不上創造與發明,但創新的意識、興趣卻處於超常活躍的階段。我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層次、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採用由淺入深、由高到低、由易到難台階式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現在,根雕小藝術家活躍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校園內環境整潔美觀,藝術氣氛濃郁,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學生在完成一件根藝作品後還自覺的寫出自己的製作感想。學生語言生動,情感真實。

(四)、形成模式,鞏固特色

1、「人的一生要活到老學到老!」根雕課程的開設對我來說也是乙個學習和提高的過程.給學生一口水自己就要先做到自己有一桶水!

通過查閱資料,詢問製作根雕的前輩,多方面的走訪學習和自己不斷地練習,摸索。我在三年中編寫了三十多課根雕教案,每學期都制定了詳細的校本課程教學計畫,在學期末也認真的回顧教學情況並寫出詳細的教學總結。

2、把根雕創作教育作為學校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內容。對學生不光傳授文化知識,更要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享受生活的快樂,培養其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觀察與思維的能力以及愛家鄉愛生活的情感。

3、積極推動根雕創作實踐活動,使活動貫穿於各科教學中。每週定期組織

三、四年級學生去根雕室參與製作活動一次,每月讓

五、六年級的學生走出校門進行根雕創作實踐活動一次。

4、充分利用校本課程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根雕創作實踐活動,做好「學科滲透」文章進一步發揮學校特色優勢。

(五)、凸現成果,展現特色

以根雕創作實踐活動促創新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根雕創作不但激發了學生對根雕藝術的追求,還促進了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如:學生在學習作文訓練中,他們的想象力空前高漲,寫作思路開闊,習作質量明顯提高,在美術、寫字等學科中,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思維和審美能力也得到超常發揮,學校的校本教學也推動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

學生在根雕製作的過程中積累了諸多的生動素材,學生在學習作文訓練中,他們的想象力空前高漲,寫作思路開闊,習作質量明顯提高.自從開展根雕創作活動以來,在美術、寫字等學科中,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思維和審美能力也得到超常發揮.由此看來:

各學科之間是相互促進和相互聯絡的.

於是我大膽設想.在今後的探索中,可以嘗試將語文學科的情景對話和根雕製作相融合:以根雕的形式製作出對話場景,加深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和對場景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喜悅.

利用學生對色彩的興趣,針對個別形態不夠清晰的根雕作品上色。將美術課程中的色彩知識和根雕相融合。既拓展了學生對根雕的創新思維能力又加強了對色彩知識的運用。

探索新課改理念下的校本課程開發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使各地擁有自主規劃 開發 管理好地方課程,發展學校課程的權利,以提高課程對不同地區 學校的適應性,走國家 地方和同建設課程的路子,多樣性。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了發揮創造性的空間。在開發 實施校本課程中,我們本著以學校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根本,以培養創新精神與...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課程開發的目的背景 2000年上半年,我校被鎮江市教育局定為 綜合活動教學實驗學校 綜合活動教學 是教育部重點課題。我校的 在綜合活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 便成為國家級子課題。受鎮江教科所 綜合活動教學 研究課題組和句容教育局教研室的領導,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們基本完成了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一 課程開發的目的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 是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出現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它以學生自主選擇的 直接體驗研究探索的學習為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 社會實踐為載體,是一種以學生的實踐為核心的生活課程。二 課程開發的背景 我校在積極探索小學生全面素質和個性特長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