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管理的三重境界

2022-08-29 14:09:10 字數 1863 閱讀 2313

在現實營銷管理過程中,營銷管理人員都是將「營銷」二字連在一起來使用的,最常見的有營銷策略、營銷觀念、營銷渠道等。但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營銷管理人員,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營」和「銷」是兩種完全不同層次,其蘊含的意義各有不同,所體現的本質內涵也有區別,在此基礎上存在營銷的第三重境界—文化效應。只有將營銷各重境界所蘊含的內涵,進行科學的細化分析,甚至能夠做到精心掌握,對於營銷管理人員來說,才是最為科學的營銷發展之路。

在中國漢字裡面,「營」字有好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有乙個含義就是謀生或維持生活,用英語來說就是earn a living,其實只有這個含義才與我們日常所談到的營銷有關係。對於營銷人員來說,營銷工作確實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因為要搞好營銷工作,首先要保證有乙份安定的生活,這是最為關鍵的,以此為基礎,營銷工作的開展才會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不斷取得勝利。這是「營」字的第一重境界,簡單點說,就是賣產品,領工資、拿提成,養家餬口,這是營銷的最原始含義。

企業的目的是什麼?按照傳統經濟學的概念,企業的目的是利潤最大化,是股東回報得以最大限度地實現。但是彼得·德魯克講過,組織目的是為了創造和滿足客戶。

乙個企業的目的必須在組織之外,而不是在組織之內。組織的基本功能是營銷和創新,只有營業額前進了,乙個企業才能夠前進。通過賣服務實現品牌溢價,在目標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儘管核心產品大同小異,但是服務可以彌補核心產品上的不足。典型的服務內容包括操作指南、故障診斷指南、諮詢或公升級服務、客戶培訓、維修保養等。但這套保障系統並不是靠銷售人員的力量達成的,而是靠系統、靠制度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核心產品的功效。

作為乙個企業,要想生存就得把賣出去的產品維護好,這才是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基礎,也是營銷的第二重境界。

當企業一直在以上兩個境界裡面徘徊的話,可以肯定的說,這個企業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一定要記住,失敗的企業其實不是自己被對手打敗,而是被消費者拋棄,不斷的追求消費者的需求才最為關鍵,這也是我要談到的營銷管理的第三重境界—賣思想,把企業的管理理念、價值理念銷售出去。在企業還沒有進入研發階段之前,就明確了某個新產品的價值訴求,即消費者非買不可的理由,這些價值訴求就是未來賣思想的基礎,這就是對新產品的定義。

面對紛繁的市場經濟環境,市場產品十分豐富,消費者的選擇餘地很大,一旦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個性訴求,就有可能有許多客戶流失。在此情況下,企業如何把握市場格局,實現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可以說不僅是對企業管理者的考驗,更是對企業營銷者的挑戰。市場日新月異,消費者的需求千差萬別,企業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成功的推銷給消費者?

不僅需要在產品質量、服務、差異化需求等方面下功夫,最關鍵的是在產品進入研發階段之前 「規定動作」,通過這樣一套動作,企業就能夠說服自己將要研發的新產品為什麼一定暢銷,一定賺錢,因為產品的思想已經被設計進去了。如果企業按照新產品定義的要求把價值訴求設計到產品裡面去了,產品就會有內涵。 也就是將產品所承載的企業文化、價值觀念銷售給消費者,做到像可口可樂那樣,讓人一想到碳酸飲料,就立即想到它。

當企業自己和別人一樣遇到困難的時候,搶占心智可以說遠比搶占城池更重要。為什麼健力寶在頻繁易主的狀況下,沒有破產,也沒有倒閉,而是與統一實現了成功的聯姻,並成功贊助了2023年廣州亞洲運動會,重新打出運動型飲料招牌,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存在一批忠心的經銷商和消費者,這與健力寶的創辦者李經緯的前期營銷理念是分不開的。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時候,國內有些廠家,並沒有急於擴充套件疆域,而是走訪客戶,專注於消費者特殊環境下的需求,改變差異化生產營銷策略,不但營業收入沒有降低,反而有較高的增長率。就像當時美國市場流行大而豪華的冰箱時,海爾卻另闢蹊徑地投產一種緊湊型的小冰箱,美其名曰,讓每個美國小孩擁有一台自己的冰箱,可以說,在差異化市場創新方面海爾做的是很不錯的。

所以,占有足夠的市場份額一者要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對產品的創新改進,通過搶占市場空白,做到「這」是客戶唯一的選擇;二是在產品售前、售中、售後提供完善、健全的服務體系;當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通過變賣公司的文化思想,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可並接受企業的文化理念和核心價值。

管理的三重境界

管理者三重境界 心駐芳華 新浪部落格第三重境界 無我境界。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天賦的管理者通過自身的不斷修煉,才能將自己提公升到最高境界。管理大師彼得 德魯克說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管理 他們管理的基本方法是 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 不是不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管有所不管。隨著管理理論的不斷豐富,管理...

管理的三重境界

從事管理實踐20年,邊做邊思索,認為管理雖難亦簡,雖簡亦難。管理有三重境界,分別是鋪路搭橋 建立系統 看人下菜 因人而異 不要管理 自動自發 首先是鋪路搭橋。管理者不是員工,管理是通過別人 下屬 完成任務,因此,管理者的工作任務是制定決策 分配資源 組織執行 協調控制,在管理的幾項職能組織 計畫 領...

管理的三重境界

我不大相信一考定終身的說法,雖然高考確實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高考的不如意,並不意味著喪失未來,人生之路很長,只要清楚自己的需要,並努力爭取,就能取得自己嚮往的成功。作為乙個普通的 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講,步入社會,只能獨立奮鬥 力爭上游,在社會中爭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靠自我的努力,來獲得環境的改善。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