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與任務的區別

2022-08-23 14:48:05 字數 1401 閱讀 7139

-----孟志強

做任務,不等於做結果,做任務是執行的假象。原來做任務與做結果是截然

不同的兩個概念,而我們有時卻將之混為一談。

舉個例子,就拿我們平時發傳真給對方來說吧,有的員工拿起**,撥通之後把傳真發過去了,就算完成了任務。經理問:「傳真發過去了嗎」?

答:「領導,放心吧,發過去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結果呢,好幾天過去了,對方來**問職經理,傳真呢?

什麼是發傳真的結果,是收到。收到什麼?是清楚、不少頁的傳真;誰收到?

是收件人收到。所以,收件人及時收到清晰完整的傳真才是結果。結果定義清楚了,做法將大不相同,除了發過去之外,還要打**問一下對方收到幾頁,是否清楚,如果是由別人轉交的,一定要叮囑這個人立即或幾點前轉交,並請他承諾。

最後打**或發簡訊與收件人確認是否收到。這才是乙個完整的過程和乙個合格的結果。

我們之所以執行難,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不清楚什麼是結果,就像發傳真一樣,傳真發了是結果嗎,當然不是,那麼傳真發了是什麼呢?我們管它叫任務。

什麼是結果?什麼是任務?給大家三個要素去衡量。

結果的三要素是「三有」,即有時間、有價值、可考核,結果一定是客戶要的。結果的情形有多種多樣,有的是好結果,有的是壞結果,有的是差的結果,有的是合格結果,有的是超值結果。

任務有三要素是「三事兒」,即完成差事---領導要辦的都辦了,例行公事---該走的程式走過了;應付了事---差不多就行了。對程式負責、對形式負責、對苦勞負責,就是不對結果負責,就是做任務。

你問銷售員今天做什麼了?他說拜訪客戶去了,你問:「結果呢?」。答:「結果就是拜訪客戶了」。這就是不懂得什麼是結果與任務。

拜訪有訂單或回款,那是合格結果:有時間---今天,有價值----公司收益了,可考核---合同或支票可以看得見。如果客戶很滿意,表示再次購買,那就是超值結果了。

但是,每次拜訪不一定都有合格結果,可以是差一點的結果,比如簽訂個意向書,比如得到客戶購買承諾,比如約定下次見面的時間,比如得到客戶對我們服務的3條改進意見,等等,最差最差的結果,如果客戶拒絕了,也要寫乙個拜訪總結發給大家吧,總結一些經驗教訓,與大家做個分享,對同事是乙個好結果,以後你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這些都是結果,只是價值的高低不同而已,但畢竟是結果,唯獨拜訪本身不是結果,沒有價值,不可考核,是做任務。

如果我們不懂得結果與任務的區別,我們就會有許多發傳真、拜訪客戶這樣做任務,不做結果的情況發生。質檢員和安全員把「走了一遍」當成了結果;技術人員把圖紙「畫出來了」當成了結果;生產工人把產品「生產出來了」當成結果;保安員把「巡邏了」當成了結果;會計把報表「交上去了」當成結果;部門經理已經把任務向下屬「安排了」當成了結果,總經理把計畫「進行了」當成結果,董事會把「開會了」當成結果,股東把「舉手了」當成結果,我們都把每天上班「8個小時了」當成了結果,如此這般的認識結果,我們的公司最後就只有倒閉的結果!

所以,學習執行力,從什麼是結果開始,每做一件事,都要問問自己,問問對方,這做的是結果?還是做的任務?

結果與任務的區別

很管理者和員工都知道 任務 和 結果 不一樣,但在現實的工作中,會看到有的管理者只知道布置必須完成的 任務 卻不知道強調好的 結果 這樣導致很多任務作 結果 不佳 執行沒有到位 事與願違 一些員工也是只管 做任務 把事情做了,至於做到什麼程度,卻沒有考慮太多,這類員工似乎也很忙,但忙得無所適從,忙得...

測量結果與誤差的概念區別

武漢大學葉曉明 你也許會說,太搞笑了吧,難道還有人連測量結果和誤差的概念都區分不清嗎?但是,老葉今天說,目前測量學理論中實際都沒有分清楚這二個概念,甚至諸多有名望的學者大佬實際都在經常混淆這二個概念。老葉這些年推廣誤差無類別理論,所受到的阻擾首先就是來自這種混淆概念的思維方式。首先看乙個例子 人們通...

結果與責任 陳樺

在5r培訓之前,一直不清楚這個5r指什麼?教會我們做什麼?經過幾個月來一系列的培訓,李哲賢老師形象生動的講解與案例解析,讓我對這個5r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認識。我個人認為5r是個系統性的工程,它追求結果為導向,它講究工作的認真,它告訴我們結果證明尊嚴 結果證明價值,通俗的講 有結果,無藉口。這個5r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