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類節目解說詞的寫作

2022-08-21 01:03:02 字數 3099 閱讀 2385

專題類節目解說詞的寫作 (2006-08-30 13:13:25)

乙個好的電視專題解說詞應當符合電視節目的普遍特點,應當與畫面相得益彰、互為補充,通過獨到的視角,揭示出畫面背後無法表達而又引人深思的東西。如果說專題片整個畫面是龍,已經初步闡述了事物的原生態,那麼專題片解說詞就應該是點睛之筆,它應該給整個節目注入精神與靈氣,專題節目解說詞與電視新聞界說詞尤其共同的特點,都要求撰寫這有較強的巨集觀把握能力,有較好的文字功底,而專題類節目解說詞更強調作者精神和思想上的把握能力。新聞報道講究把握事物的真實性,而專題類節目更注重引導觀眾進行思考。

如何寫好專題類電視節目的解說詞?現結合我們的實踐,談點粗淺體會。

一、深入採訪,全面了解報道內容

撰寫一篇好的電視專題片解說詞,不深入到採訪一線,閉門造車,或僅僅通過間接了解,或**記者採攝的電視畫面來寫作,是難以想象的。只有深入採訪全過程,直觀地了解報道物件和報道內容,才能全面地把握好題材。電視片與**創作一樣,注重故事性,但電視專題片更忠實於原始素材,它基本上不對素材進行內容上的加工,只是在對素材進行報道的基礎上,進行深度的挖掘,以期達到震撼觀眾心靈、引發觀眾思考的目的,從而達到巨集揚真、善、美的目的。

對電視專題片解說詞而言,忠於原始素材永遠是第一位的。能否對素材進行深度挖掘,挖掘到什麼程度,這要看作者對題材把握的能力。要打動觀眾,那麼首先必須打動自己,觀眾的思考是通過電視節目得到的,而解說詞撰寫者的思考,必須從採訪的過程中引發。

不深入到採訪第一線,不零距離地了解採訪物件,我們就無從對題材進行挖掘,有時甚至會出現歪曲事實的現象。

二、注重情感和意境

電視專題片與電視新聞一樣,都具有新聞性,要用事實說話,用採訪攝影手段選擇生活中典型的事物進行報道。但是,它又不同於短新聞那麼概括、簡要,而是更深刻、更詳細,它要交待事物的來龍去脈、矛盾的發展與解決,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對事物進行細微的刻畫和氣氛的渲染,它更注重藝術技巧的運用,更注重原型的刻畫,更注重情感和意境,它要調動一切藝術因素去感染觀眾。優秀的電視專題片,總是情與景、意與境的交融和統一,從而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電視專題片的情感與意境,是畫面與解說詞共同作用的結果。一組畫面可以讓觀眾產生一千種思考,而能否讓觀眾按照創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則完全決定於解說詞的情感與意境。精彩的解說詞,往往讓人忍不住想哭想笑,但哭後笑後卻會陷入沉思,應該說一篇好的解說詞就是一篇好的敘事散文,情感與意境就是它的終極追求。

三、做到含蓄與簡約

專題片藝術效果的產生,要求創作中表現手法的含蓄與簡約,在解說詞的撰寫上這一點尤為重要。繪畫講究神似,詩詞追求意韻,含蓄是一切藝術創作的共同手法。電視專題解說詞講究含而不露,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讓觀眾更為主動地參與到節目中來,從欣賞中達到互動的效果。

一篇好的專題片解說詞要求情景上的實寫與意境上的虛寫相統一,做到引而不發,把主動權交給觀眾。

當然,簡約不代表簡單,言簡意駭是一切藝術追求的共性。電視專題類節目有篇幅上限制,我們不主張專題片的創作像**創作一樣,可以長篇巨制,想寫多長就寫多長,電視專題片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很強的藝術效果,解說詞的簡約就顯得十分重要。電視專題片是聲與畫的統一,畫是主體,聲為輔助,專題片撰稿人講求要麼不解說,要解說就要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所以應當盡量做到簡約。

談電視解說的非獨立性 (2006-08-30 13:11:47)

一、電視解說的非獨立性

電視解說詞不去獨立地完成對事件的全面報道,也不去獨立塑造電視藝術形象,它必須和電視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畫面一道配合起來,才能最終完成對事件的全面報道,對形象的整體塑造。解說詞自身不獨立承擔這些任務,因此,電視解說詞不能孤立存在,不能獨立成章,這就叫做電視解說的非獨立性。

電視解說詞的寫作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夫,但不能將解說詞寫成文章,解說詞寫作與文章寫作有很多不同,總結為一句話就是:為看而寫。寫作中,腦中始終要有畫面形象的伴隨,字裡行間要包含有潛台詞:

「請看畫面。」例如:「過去,南極只在我們的心中、夢中,如今,南極來到了我們眼中。

」在電視解說詞裡,應有大量的、足夠的指代性語言,「這」、「那」、「這裡」、「那裡」,這些指示代詞,使解說向畫面靠攏,不用具體地描述畫面。

解說詞自身不是獨立的,它不能離開電視語言的其他手段而獨立存在。它是一種鑲嵌的藝術,不畫龍,只點睛。在一般情況下,解說的最後完成應當在畫面完成之後,即先編畫面,再配解說詞。

所謂鑲嵌點睛,是對畫面而言的,能用畫面表達的盡量用畫面,在畫面表達不了或表現不好的時候使用解說詞。

由於解說詞的非獨立性特點,在寫解說詞時,不能追求文字形式的完整。好的解說詞是與畫面相輔相成、相互交融的。只看解說詞,會認為其邏輯結構不完整、語言不連貫、因果關係殘缺不全、指代關係不清。

而與畫面合起來,則顯得天衣無縫。解說詞擴充套件了畫面的資訊,喚起了觀眾的想像和聯想。

二、解說詞寫作是一種處理和安排

在立體交叉的電視語言環境中,解說詞與畫面、聲樂、音響、同期聲等表現手段相互補充地作用於電視觀眾。解說詞必須尋找、建立它與各表現手段之間自然的或創造性的合作。這個過程就是解說詞的處理和安排過程。

電視畫面擅長表現直接資訊,不擅長表現間接資訊,解說則擅長表現間接資訊,表現過去和未來、抽象的數字或內心體驗。二者都必須揚長避短,充分挖掘每種手段獨特的表現力,達到聲畫結合的最佳效果。

由於處在複雜的電視語言環境中,寫解說詞必須瞻前顧後、左顧右盼。解說詞何時進畫、何時出畫、寫多少字,要考慮安排好,要使「巧勁」。

由於電視解說詞是作用於觀眾的聽覺,因而,在考慮與其他表現手段的配合之外,還要考慮其聽覺效果,這是語言文字電視化的過程。比如:數字用聽覺表現,觀眾往往反應不過來,需對數字進行形象化處理。

若數字量特別大,數量觀念陌生,解說詞中需增加參照系、可比量。如:「每到夏天,清潔工人每天要多清理垃圾5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每天搬走一座景山。

」再如:「修黃河大堤,動用土石方7億立方公尺,相當於建十三座長城,開掘一條蘇伊士運河。」這兩段表述解說詞,前面的數字對觀眾來說都很陌生,而後面的形象化的比喻,則給觀眾以形象化的印象,使觀眾在收看電視的同時,瞬間領會了夏季西瓜皮垃圾數量的驚人和黃河大堤工程的浩大。

同時,為了造成電視解說的最佳聽覺,還要注意語言的節奏、韻律、色彩等。

解說詞寫作的三字要訣是:跟、貼、讓。即:

跟主題、貼畫面、讓給其他手段去表現。畫面的多視性、多意性,需要解說詞將其往主題上拉。同時,要注意各種手段的辯證處理。

畫面如果是虛的,解說應該是實的,畫面如果是實的,解說應是虛的;畫面展現的如果是整體,則解說應講述個體,畫面如果是個體、解說可以表達整體。總之,通過聲畫的對立、錯位,使其成為有機整體。

解說詞的寫作要求

1 解說詞 是一種配合實物或 錄影 聲音 幻燈等形象來說明 解釋人物或事物的一種應用性的文體。2 分類 風景名勝解說詞 實物 展覽解說詞 影視新聞記錄片解說詞 3 寫作格式及寫作要求 標題 好山好水出奇石 某奇石藝術展解說詞 古龍山風景解說詞 前言 介紹事物的名稱 價值 意義等。常有表示歡迎的內容。...

人物類專題片解說詞的寫作特點

駕馭語言的能力。二 解說詞是畫面的補充 對純文字的創作,景物的描寫 環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對電視而言,畫面已經一目了然,看圖說話式的解說詞只能是畫蛇添足。因此在寫解說詞之前應該先把畫面裝在胸中。事實上什麼型別的 需要哪些畫面,有可能拍攝到什麼鏡頭,編導應該心中有數。如果畫面已經提供了的資訊,解說詞就...

電視解說詞寫作的藝術追求

作者 付娥 新聞愛好者 2008年第16期 電視解說詞寫作是電視節目製作過程中乙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從構思 行文到表現形式都有許多同文學創作完全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概括起來就是要為 看 而寫。解說詞的寫作要盡量做到充實具體 含蓄簡約,有創造性 感染力,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深度。總的來說,要提高解說詞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