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學複習

2022-08-19 16:27:02 字數 4319 閱讀 1728

1、心理就是人在睡醒狀態下的感知、情感起伏、所進行的思考、回憶和對一切外界刺激的反應與行為方式。實質上,這一切都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

2、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系統觀察法、實驗法、測驗法、調查法。

3、科學心理學的誕生標誌是:馮特於2023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乙個心理實驗室。

4、現代心理學對人性的誤讀:1)否認人的主觀能動性;2)物化的人性;3)搖擺的人性;4)神話的人性。

5、後現代心理學對人性的理解:1)強調人的去中心化;2)強調人的餓多元性;3)強調人的獨特性和差異性;4)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6、心理學人性觀對當代教育的啟示:1)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豐富多彩的;2)每個人都是自主選擇的;3)每個人都是情感動物;4)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5)每個人都是發展著的;6)每個人都具有創造性。

7、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1)關注每一位學生;2)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3)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8、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物件的指向和集中。

9、無意注意是由客觀刺激引起的。

10、注意的品質:1)注意的廣度;2)注意的穩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轉移。

11、感覺的規律性:1)感覺適應性;2)感覺對比;3)感覺相互作用。

12、知覺的特性:1)知覺的整體性;2)知覺的選擇性;3)知覺的理解性;4)知覺的恆常性。

13、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它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基本環節。

14、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定律:先快後慢;先多後少。

15、如何組織複習:科學複習,克服遺忘,1)及時複習;2)分散複習;3)複習多樣化;4)適當過度學習。

16、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1)知覺情境;2)功能固著;3)定勢作用;4)原型啟發;5)動機水平。

17、知識:是個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資訊及其組織。可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兩類。

18、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餓效率,用以調節個人學習行為和認知活動的一種抽象的、一般的方法。其成分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19、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早期的遷移理論主要有:形式訓練說、相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論和關係理論;現代認知結構遷移理論:可利用性、可辨別性、穩定性。

20、促進遷移的教學措施:1)精選教材內容,促進普遍遷移;2)改進教材的組織和呈現方式,塑造良好的認知結構;3)教授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能力。

21、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智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包括言語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智力、自我內省智力、認識自然智力八種。

22、創造性思維的主要特點:直接性、快速性和跳躍性。

23、情緒情感的功能:1)調節功能;2)動力功能;3)感染功能;4)訊號功能;5)遷移功能。

24、情緒的類別:心境、激情、應激、熱情;情感的類別: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25、情商是指情緒智慧型活動水平的高低。促進學生情商發展:1)確立教學中的情感目標;2)創設問題情景,挖掘各學科知識內在的情感成分,豐富學生理智感;3)實行愉快教育,緩解情緒緊張。

26、如何提高學生自我管理情感情緒的能力:1)學會情緒規則,恰當表達情緒;2)學會心理調整,保持快樂心境;3)學會自我調節,控制不良情緒。

27、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有意識地根據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28、克服困難是意志的本質特徵。

29、意志的品質:1)自覺性;2)堅定性;3)果斷性;4)自制力。

30、心理衝突的種類: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趨避衝突、多重趨避衝突。

31、人格是個體內在身心系統的動力組織,它表現為個體適應環境時在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信念、價值觀和體質等發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具有個人特色的身心組織。

其特徵包括;1)人格的獨特性和共同性;2)人格的整體性;3)人格的穩定性和可塑性;4)人格的社會性和生物性四方面。

32、教師人格與學生發展:1)對學生的發展缺乏了解;2)輕率地對學生進行處理;3)情緒化;4)缺乏批判性,過分盲從;5)主觀臆斷,感情用事。

33、氣質是指個體與生俱來的心理活動動力方面的特徵,這種動力特徵主要表現為心理過程的速度、強度、穩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點。其型別有: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仰鬱質。

34、氣質差異的教育意義:1)克服氣質偏見;2)根據學生的氣質特徵因材施教;3)指導學生自我分析、自我調控;4)根據學生的氣質特點進行職業指導。

35、性格是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徵。它包括性格的態度特徵、性格的意志特徵、性格的情緒特徵和性格的理智特徵四方面。

36、氣質與性格的聯絡:1)性格可以部分掩蓋或改造氣質,使氣質更符合自身社會角度要求;2)氣質也影響著性格的行為特徵,使性格帶有明顯的氣質烙印。區別:

1)氣質受遺傳因素影響,相對性格變化較難;2)性格通過後天環境、教育塑造、變化較容易比較快。

37、人格教育,是指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統

一、健全和諧的心理結構,適用現代社會生活目的的教育。它具有如下特點:1)人格教育著眼於人格的健全和諧發展;2)人格教育側重於培養自我調節和控制的能力;3)人格教育有別於傳統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38、人格教育的價值定位:1)人格教育是教育物件心理發展的實際需要;2)人格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終落腳點;3)人格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迫切要求。

39、學生健康、積極的人格特徵應具備的特點:1)智慧型結構健全、合理,具有學習能力;2)認知客觀、準確;3)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競爭意識;4)積極樂觀的情緒和情感;5)人際關係融洽,具有合作精神;6)獨立自主、善於選擇;7)較強的心理承受裡和自我調控能力。

40、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的方法:榜樣示範法、說理教育法、行為訓練法和環境薰陶法。

41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種內部緊張狀態,是個人活動積極性源泉。

4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將人的基本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七種。

評價:首先它向教育提供了內容框架,即學校除了要向學生提供安全保障,教授知識、培養能力,滿足安全需要,認知需求、審美需求等之外,還要讓學生在教育中體驗歸屬感、感受愛、學會愛人、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其次,它構建了乙個人性化的教育氛圍,為新型師生關係提供了借鑑。

43、動機是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目標行動,並維持這種行為的一種內在的心理過程或內部的動力。

4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動機水平與成績水平不呈正比,而是呈一種倒「u」型的關係:當動機水平中等時,成績最好:動機過弱或過強都不利於取得好成績。

45、親社會行為指那些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影響它的因素有:情緒因素、行為者的個體因素、被幫助者的特點。

46、攻擊行為是故意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其影響因素有:生物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三大類。

47、「教師期望」是指教師對學生所作的關於當前與未來學業成績和一般課堂行為的推斷與**。「教師期望效應」它是指某種可能的事,由於期望持有者深信它們總會出現而成為事實。

48、課堂中常見的教師問題行為:強制、放任自流、不恰當的表揚與批評、角色扮演偏差。

49、影響教師教師教學行為的因素:教師的人格、心理健康狀況、社會期待與壓力、教師的態度與教學情緒、職業倦怠。

50、課堂中常見的學生問題行為是指干擾學生和班級團體發揮有效作用的行為。

51、影響學生課堂行為的因素:教師行為的影響、家庭影響、同伴與社會的影響。

52、課堂中學生問題行為:1)教師無條件的積極關注;2)運用行為矯正的技術;3)通過團體改變問題行為;4)積極取得家長的合作。

53、活動是人通過和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有目的地影響客體以滿足自身需要的過程。其特點有:物件性、社會性和目的性。

54、活動對心理發展的作用:1)活動對運動機能發展的作用;2)活動對認識發展的影響;3)活動對自我意識發展的影響;4)活動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冉石工作室

55、人際交往是人們利用各種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傳達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過程,它是人類的一種特定社會現象。

56、人際交往活動的意義:形成個性、傳遞資訊、保障健康和提高效率。

57、人際交往的心理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光環效應、投射效應和刻板效應。

58休閒活動是人在餘暇時間所從事的活動。它可使我們輕鬆、滿足、愉快、可以調和情感,促進身心健康,豐富生活經驗。它對學會生活、充實人生、發揮生命價值都具有重要意義。

其功能有:鬆弛身心、滿足個人的需要與興趣、拓展知識經驗和促進個人的身心發展。

59、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與各種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內外條件許可範圍內,能不斷調整自身心理結構,自覺保持心理上、社會上的正常或良好適應的一種持續而積極的心理功能狀態。判斷標準有:統計學標準、社會學標準、醫學標準和心理學標準。

60、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智力正常、保持良好的情緒、人際關係和諧、意志標準和行為反應協調。

《公共心理學》試卷

心理學 模擬考試試卷 3 時間120分鐘 一 填空題 每空1分,共20分 1 文學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進行想象 2 當知覺條件在一定生活方式上發生變化時,知覺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這就是知覺的 3 記憶策略包括解釋策略 組織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4 是指對行動目的的堅持性,並能在行動中保持充沛的精力...

心理學複習

角色,亦稱社會角色,它指個人在特寫的社會環境中相應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並按照一定的社會期望,運用一定權力來履行相應社會職責的行為。教師同時扮演著多重的角色 1 知識傳播者 學習發動者 組織者和評定者。這是教師的中心角色,教師的特殊功能是傳授知識,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

心理學複習

一 名詞解釋 每題2分,共8分 1.感覺 人腦對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對感覺器官的持續作用,從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現象。感覺對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聯覺 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2.知覺 人腦對客觀事物許多屬性及其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