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運作與管理考試內容

2022-08-18 02:15:02 字數 4930 閱讀 1926

第一章基本概念

1. 生產概念

生產是社會組織將其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過程

2. 社會組織的基本職能與關係

社會組織的基本職能有三項:生產運作、財務和營銷。

生產運作是一切社會組織最基本的活動,財務就是為社會組織籌措資金並合理地運用資金,營銷就是要發現與發掘顧客的需求,讓顧客了解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並將這些產品和服務送到顧客手中。

三項基本職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中,發現需求是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有了資金和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的能力,如果該產品或服務沒有市場,那將毫無意義;有了資金和市場,但卻製造不出產品或提供不了服務,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市場被別人占領;有了市場和生產能力,但沒有資金購買材料、支付工資,顯然也不行。所以三項職能都相互依賴於其它職能。

3. 生產運作管理的概念,目標,內容

生產運作管理是對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執行與維護過程的管理,它包括對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畫,組織和控制。傳統生產管理主要是以工業企業,特別是製造業為研究物件,其注目點主要是乙個生產系統內部的計畫和控制,一般稱為狹義的生產管理學,其內容主要是關於生產的日程管理和在製品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包括產品或服務的選擇和設計、生產運作設施的定點選擇、生長運作設施的置、服務交付系統設計和工作設計。生產運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高效、靈活、準時、清潔地生產合格產品和提供滿意服務。

4. 製造型生產的分類幾個型別特點

按工藝過程的特點分為:

(1)連續性生產:工藝過程連續的生產

特點:地理位置集中,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協作與協調任務少

(2)離散性生產:工藝過程離散的生產

特點:地理位置分散,協作關係複雜,生產管理任務重

按組織生產的特點分為:

(1)備貨型生產:按已有的標準產品或產品系列進行生產。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庫存,通過成品庫存隨時滿足使用者需求

(2)訂貨型生產:按使用者訂單進行生產。訂單反映了使用者的需求,包括產品的效能、數量、**、交貨期等,然後按照訂單組織設計和生產

按生產的重複程度分為:

(1)大量大批生產:品種單一,產量大,生產重複程度高

(2)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品種不單一,每個品種均有批量,生產有一定的重複性

(3)單件小批生產:品種繁多,每個品種的產量小,生產重複程度低

5. 組織過程生產的原則與具體要求

(1) 工藝專業化原則(process focused) :按照工藝特徵建立生產單位(車間或工段),即將完成相同工藝的裝置和工人放到乙個廠房或乙個區域內。如鑄造廠、鍛造車間、車工車間等。

(2) 物件專業化原則(product focused):按產品或零部件建立生產單位,即把加工某種產品或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藝過程集中在乙個廠房或乙個區域內,相應地該區域內集中了加工該產品或零部件所需的裝置、工藝裝備和工人。多採用流水線組織。

具體要求:合理組織生產過程的基本要求是要使生產過程保持連續性、比例性、平行性、均衡性 (節奏性)與準時性,以縮短生產週期

6. 服務型生產的分類

(1)按是否提供有形產品分為:純勞務生產,一般勞務生產

(2)按顧客是否參與分為: 顧客參與的生產,顧客不參與的生產

(3)按勞動密集程度和與顧客接觸程度分為:大量資本密集型,大量勞務密集型,專業資本密集型,專業勞務密集型

第二章企業戰略和運作策略

1. 企業戰略與生產策略關係

生產運作戰略服從於企業經營戰略。在企業整體經營目標之下,企業的不同職能部門分別建立自己的職能部門戰略和自己力圖達到的目標。因此包括生產運作戰略在內的各個職能級戰略的制定,都受企業整體目標的制約和影響。

因此,制定生產運作戰略的目的是為了使企業的生產運作活動能夠符合企業經營的整體目標和整體戰略,以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 生產運作策略內容(重點:生產運作設計策略)

(1)產品或服務的選擇戰略:

產品或服務選擇需要考慮以下因素: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外部需求與內部能力之間的關係,原材料、外購件的**,企業內部各部門工作目標上的差別。

(2)產品或服務的開發與設計戰略:做跟隨者還是領導者,自己設計還是外包設計,花錢買技術或專利,做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

(3)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戰略: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對生產運作系統的執行有先天性的影響,它是企業戰略決策的乙個重要內容,也是實施企業戰略的重要步驟。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存4方面的策略,即:

選址、設施布置、崗位設計、工作考核和報酬。 (1)選址:**市場,確定所需能力;評估市場,決策「建新」還是「擴現」;選區定址。

(2)設施布置:選擇物料傳送辦法和配套服務;選擇布置方案;評估建設費用。(3)工作設計:

確定崗位;正確處理人機分工;流程、方法改進。(4)工作考核和報酬:設定標準;工作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報酬掛鉤

第三章產品開發和技術選擇

1. 生產流程的分類及特徵

(1)按產品進行(product-focused)的生產流程。以產品或提供的服務為物件,按照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要求,組織相應的生產裝置或設施,形成流水般的連續生產,國內又叫物件專業化形式,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型別。生產周期短,運輸路線短,減少車間之間的協作聯絡,簡化計畫管理,便於質量管理,可划小核算單位,有利於經濟核算,生產過程適應性差,不便於工藝管理,不能充分地利用生產裝置和面積。

(2)按加工路線進行(process-focused)的生產流程。裝置和人力按工藝內容組成乙個生產單位,每乙個生產單位只完成相同或相似工藝內容的加工,不同產品有不同的加工路線,

國內又叫工藝專業化形式,適用於多品種中小批量和單件小批生產型別。能較好適應產品品種的變化,便於工藝管理,能充分利用生產裝置和生產面積,生產周期長,運輸路線長,

生產單位之間協作往來頻繁,使計畫管理、在製品管理、質量管理等各種管理工作變得複雜

(3)按專案進行的生產流程。每個專案都不相同,所有的工序或作業環節都按一定秩序依次進行,有些可並行作業,專案是特殊的單件生產型別

2. 產品開發的基本環節

(1)產品構思

構思**於對市場需求所進行的分析,**於技術的推動,或**於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

(2)結構設計過程

包括從明確設計任務開始,到明確產品的具體結構為止的一系列活動。產品結構設計一般分為:總體設計,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

(3)工藝設計過程

工藝設計是指按產品設計的要求,安排或規劃出把原材料加工成產成品所需要的一系列加工過程、工時消耗、裝置和工藝裝備需求等的說明。

(4)產品設計的原則和績效評價

3. 產品流程矩陣內容及作用

該矩陣最初由海亞斯和威爾懷特提出。應用該矩陣:

第一,根據產品結構性質,沿對角線選擇和配置生產流程,可以達到最好的技術經濟性,換言之,偏離對角線的產品結構—生產流程匹配戰略,不能獲得最佳的效益。

第二,傳統的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僅僅調整產品結構的戰略,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因而它忽視了同步調整生產流程的重要性。

因此,產品—生產流程矩陣可以幫助管理人員選擇生產流程,對制定企業的生產戰略有輔助作用。

4. 併行工程主要思想

併行工程是對產品及其相關過程,包括製造過程和支援過程,進行並行、一體化設計的一種系統化方法。這種方法力圖使產品開發者從一開始就考慮到產品全生命週期從概念形成到產品報廢的所有因素,包括質量、成本、進度和使用者需求。其主要思想為:

(1)設計時同時考慮產品生命週期的所有因素(可靠性、可製造性),作為設計結果,同時產生產品設計規格和相應的製造工藝和生產準備檔案。(2)產品設計過程中各活動並行交叉進行。(3)與產品生命週期有關的不同領域技術人員的全面參與和協同工作,實現生命週期中所有因素在設計階段的整合,實現技術、資源、過程在設計中的整合。

(4)高效率的組織結構

第四章生產與服務設施的選址與布置

1. 影響選址的因素及選址評價方法

影響選址的因素:經濟、政治、社會、自然因素。如:產品經營戰略,產品及發展方向,建設投資(土地、政策等),原材料**(**、運輸費用),顧客的分布,能源,勞動力資源。

選址的評價方法:

(1)評分法。根據影響選址的因素,全面比較不同的選址方案。權重的確定,決策方法,淘汰法,設定最低指標,加權和。

(2)量本利分析法。對不同的選址方案,從經濟上進行比較

量本利分析法

2. 典型的布置型別及常見布置方法

典型的布置形式:(1)按物件布置(product layout ):產品式布置。

(2)按工藝布置(process layout):機群式布置。(3)按成組單元布置(group tech.

layout)。(4)固定式布置(fixed position layout)。(5)u型單元布置。

車間布置的方法:原則:物料的流程盡可能短。(1)物料運量圖法 。考慮物料的流向及運輸量(2)作業相關圖法。考慮部門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

裝置布置的方法:從至表試驗法,線性規劃法,計算機輔助布置

3. 裝配線平衡概念,意義,方法

裝配線平衡,又稱工序同期化,是對於某裝配流水線,在給定流水線的節拍後,求出裝配線所需工序的工作地數量和用工人數最少的方案。裝配線平衡問題還可以表述為:對於特定的產品,給定工作地數量,求出使流水線節拍最小的配置方案。

這兩種表達方式都是要使各工作地的單件作業時間盡可能接近節拍或節拍的整數倍。

裝配線平衡的方法:以適當的方式將裝配線上若干個相鄰工序合併成乙個大工序(又稱工作地),並使這些大工序的作業時間接近或等於裝配線的節拍,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流水線的生產節拍 (cycle time)。生產節拍:指被加工產品通過每一工作單元所允許的最長時間。

工作單元內作業工序所需操作時間超過流水線的生產節拍,該工作單元會成為流水線的瓶頸。生產節拍=每日可供作業時間/每日產出量(或需求量)

(2)計算裝配線上需要的最少工作地數。

tm ——所有 ti (完成s所有工作單元內作業工序所需時間)

ti ——工作單元內完成第i項作業工序所需的時間

r ——流水線生產節拍

m ——工作單元內作業工序的數目(i = 1,2, ..., m)

(3)組織工地——分配小工序。保證各工序之間的先後順序,每個工作地分配到的小工序作業時間之和不能tei,不能大於節拍,各工作地的作業時間應盡量接近或等於節拍( tei r),應使工作地數目s盡量少。

《生產與運作管理》複習內容

一 問答題 1 大量生產 單件小批生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2 簡述流水生產的特點。3 工藝專業化 物件專業化車間有何特點?4 什麼是生產能力?其影響因素有哪些?5 服務業的主要特點是什?6 簡述組織流水生產的條件。7 生產運作的基本戰略及其含義。8 工序同期化的意義及措施。9 jit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生產與運作管理考試習題

二 判斷正誤 1 生產運作是一切社會組織都要從事的活動。2 運作管理包括系統設計 系統運作和系統改進三大部分。3 對於顧客化的產品,只能採取多品種和小批量生產策略。4 平均平方誤差就是對誤差的平方和取平均值。5 採用測時法中的被觀測的操作者是一般工人。6 產品的開發周期 成本 質量和製造的效率無不受...

生產與運作管理考試A卷

2009 2010學年第一學期 生產與運作管理 課程考試試卷 a卷 專業 08管理類考試方式 閉卷學分 3.5分考試時間 120分鐘 一 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 1.生產運作管理的主要內容是 a 運作系統的設計 b 運作系統的執行 c 運作系統的改進 d 以上都是 2.以下那項不是服務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