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演講 大愛無限

2022-08-15 17:39:02 字數 1225 閱讀 2433

大愛無限

讀了《中國教師報》第375期的《夏丏尊與愛的教育》一文,頗有感觸。文章中提到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注重人格感化的愛的教育」、「使學生養成『實力』」,我想這一點,即使穿越古今,也有相通之處——即基於人的「愛的教育」。

凝望「過去的教師」——梁漱溟、錢穆、啟功,那時的教育,無論教學裝置、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理念都沒有現在先進,但他們卻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傑出人才,究其根源,我想還是源於對學生的愛,源於尊重學生作為人的前提。作為一名現代教師,我想,「人」的教育應該體現在以下「三心」中。

一、愛學生,要有「平等心」

日常教學中,教師眼中看到的常常是所謂「差生」的缺點和不足,時間一久,這些不足和缺點會被放大,漸漸就成為橫亙在學生與教師間的一條鴻溝。潛在的隔閡有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平等了,教師被定格為糾正錯誤的人,學生被定格為犯錯誤的人,學生只有「聽」的自由,教師才有「講」的權利。

可這對任何乙個成長中的孩子,或者對乙個人來說,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不平等的。學生首先是人,然後才是學生,作為教師,應該發自內心地平等尊重每乙個學生。有了這個基礎,教師才有可能傾聽每乙個孩子積極的、悲觀的,抑或快樂的、失落的聲音,平等地對待每乙個人。

二、愛學生,要有「寬容心」

「愛生如愛子」,說到容易做到難,有多少孩子能在家長和老師面前表現得一模一樣?學校是孩子接受學習,並慢慢糾正自己錯誤習慣的地方。但是我們似乎都弄錯了一點,總希望孩子一到學校,各種行為馬上就能符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我們容不得學生犯絲毫的錯誤,於是,學校不再是重「教育」,而是重「懲罰」,等待學生的往往就是批評和談話。

殊不知,沒有乙個把教育進行內化認可的緩衝期,孩子又怎會輕易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呢?作為教師,我們是不是應該多一點讓孩子犯錯誤、改正錯誤的「寬容心」?

三、愛學生,要有「平常心」

我們的學生和教師都處在乙個非「比」不可的時代,對於學生,沒有考試,就比不出成績的優劣;對於教師,「年終評比」、「學期賽課」、「學科競賽」等,更是充斥眼球,沒有「比」,似乎就不能證明教育的能力。但作為乙個有教育理想的教師,要有「平常心」,不會因一點外在的榮譽而沾沾自喜,不會因教學上的一點挫折,而失去對美好的教育未來的憧憬。教師個人的得與失,不能排在第一位,既明白「得」的含義,更懂得「失」的意義,做乙個有「平常心」的「平凡」人。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學生的方法的確在不斷更新,但有些教育理念卻是一成不變,甚至日久而彌新,正如《夏丏尊與愛的教育》文中所談及的教育理念。從基於人的「愛的教育」出發,生髮對教育的熱情,繼而產生對教育的高度責任感,最終演變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絲絲情感和點點智慧型。

教師節演講稿愛的奉獻

小時候,我做過許多夢,這些夢都是色彩斑瀾的,像童話充滿了孩童的幻想。長大了,這些夢都離我遠去,只留下了三尺講台。當我第一次走進小學,當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聚集在我身邊時,看著他們充滿稚氣的臉我突然感覺,我原本也可以這麼高大。十幾年來的工作經歷,使我學到了許多為人師表的真諦。工作閒暇之餘,內心深處時常有...

教師節演講稿為了愛的執著

一點點學著愛學生,慢慢的融入彼此的生命中,是學生充實著我們原本簡單的每乙個日子,昇華著我們的思想。1998年二十六歲的我得了卵巢囊腫,五月初就發現左下腹有硬塊,但工作忙沒當回事,挨到放暑假去醫院檢查時當即就留住院,腫塊已達17 9cm了,第二天就安排了手術,醫生擔心的說 再晚就有生命危險了。手術拆線...

教師節演講稿師愛與責任

師愛與責任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 師愛與責任 2008年7月,我告別了學生時代,走上了神聖的講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理學院,年輕的我頭腦充實了許多,心靈也得到了進一步淨化,老教師們的那種兢兢業業,勤於奉獻的精神更讓我感動 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