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尺與公釐教研活動內容

2022-07-30 12:12:03 字數 4196 閱讀 9415

目錄教研活動安排表

(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評議孫玉花老師《分公尺與公釐》

教研活動點名表

(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

《分公尺與公釐》說課稿

說課人:孫玉花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公尺與公釐》。

一、教材分析

認識分公尺和公釐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6~28頁的內容。

教材第乙個例題先通過討論鉛筆盒的長和寬的資料,引出10厘公尺是1分公尺,20厘公尺是2分公尺的描述。在此基礎上,教材設計了一些列活動來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進一步感知一分公尺的實際長度。最後要求學生在公尺尺上數一數一公尺有幾分公尺,來推算出分公尺與公尺的進率從而在已經學過的長度單位之間建立起完整的聯絡。

第二個例題讓學生用尺測量數學書的厚度,引出不足1厘公尺引起小朋友的認知衝突,教材再引導小朋友數小格仔來明確測量結果。由此揭示:直尺上一厘公尺中間每一小個的長度是1公釐。

然後要求學生用筆尖指著尺上的小格數數,一厘公尺有多少公釐,藉此明確厘公尺與公釐的關係。隨後還呈現出一些1公釐的物體,借助這些直觀的例子更加充分的使學生感知1公釐的實際長度。最後教材提出「你知道那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公釐作單位嗎」這一問題,啟發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豐富對1公釐或幾公釐實際長度的感知,並初步建立相關長度的表象。

隨後想想做做6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分公尺,1公釐實際長度的認識。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分公尺和公釐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簡單換算。在二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公尺和厘公尺,也初步學會用厘公尺分公尺作單位測量或估計物體線段的長度。分公尺和公釐不僅是認識長度單位的基礎之一,也是學生逐步掌握測量方法和技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二、教學方法:談話法、直觀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練習法

三、學法:自主學習、**學習、合作學習

四、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公釐和分公尺,初步建立1公釐、1分公尺的長度觀念,知道各單位間的進率。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 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公釐、1分公尺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的用分公尺和公釐測量或者描述物體、線段的長度。

五、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請同學們猜一猜,孫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學生猜完後,教師說明自己的身高並板書。

公尺和厘公尺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畫一下,1公尺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公尺作單位?再比畫一下,1厘公尺大約有多長?

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公尺作單位?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數學課程標指出,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知這個環節,我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自主**,展開活動。

第一層次:體驗和感受1分公尺。

1:指一指,讓學生量鉛筆盒的寬引出10厘公尺是1分公尺。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乙個1分公尺,從**到**是1分公尺,指給同座位看一看。

可以從刻度0到刻度10,也可以從刻度1到11,從刻度2到12 ,體現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2、畫一畫

讓學生畫一條1分公尺長的線段,學生在小組裡自由畫,然後上台來演示交流各自的畫法,畫完後交給同桌的同學測量一下,以檢查畫的是否正確,這裡可以從0厘公尺畫到10厘公尺,這時教師要乘機引導學生如果老師的尺子沒有0刻度,你還能畫出1分公尺嗎,在感受不同畫法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3、說一說

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想一想那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公尺,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找一找、說一說、比一比,在此過程中初步形成有關1分公尺實際長度的表象,學生通過上面這3個活動充分體驗到1分公尺的長短,建立1分公尺的表象,並且再次感受1分公尺=10厘公尺這個單位間的關係。

第二層次.認識1公尺=10分公尺

對於這個環節,除了要求學生通過在公尺尺上數一數獲得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適當推算:因為1公尺=100厘公尺,1分公尺=10厘公尺,100裡面有10個10 ,所以1公尺=10分公尺。

第三層次、認識和感受1公釐

1、 引出公釐,讓學生分小組測量本冊教科書的厚度,當學生在測量過程中發現「這本書的厚度不到1厘公尺時」,教師適當提示:既然這本書的厚度不到1厘公尺,那麼測量結果可以怎麼說呢?你有沒有注意到在直尺上刻度0到刻度1之間還有很多小格,這本書的厚度大約是幾個小格,由此說明,直尺上1厘公尺中間的每乙個小格的長度是1公釐,通過測量教科書的厚度,引起學生的問題與已有知識經驗發生矛盾衝突時,讓學生通過比劃感受到這裡需要乙個更小的單位來表示,自然引入公釐,在情感上,學生是很自然的接受了公釐,知道這個單位是因為生活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2、明確公釐和厘公尺的關係,可以先提出問題,你知道公釐和厘公尺有什麼關係嗎,提示學生可以用鉛筆尖指著直尺上的小格並數一數,為了使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在數時不僅要數0到刻度1之間這一段,也要數數其他相鄰的整厘公尺刻度間的小格數。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1厘公尺=10公釐

3、感知1公釐的實際長度。教師在課前要盡可能多準備一些厚度大約是1公釐以及適合用公釐作單位測量長度或厚度的物體,比如,一枚1分硬幣、1張**卡、10張紙等物品,直接告訴學生,這些物品的厚度大約是1公釐,在組織學生討論「你知道量那些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可以用公釐作單位嗎」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在討論中初步認識到可以用公釐作單位測量的物體大多是比較短的或比較薄的,

(三)、鞏固應用,理解掌握。

第一層次:操作性練習。

想想做做1,讓學生用大拇指和食指比畫1分公尺和1公釐大約有多長,充分建立他們對分公尺和公釐的表象,

「想想做做」第4題。(出示題目)與同桌合作:量一量課桌和凳子的高分別是多少厘公尺?

再說說各接近幾分公尺。  先要求學生目測,估一估大約是幾分公尺,寫在紙上,再實際測量。學生認識了1分公尺後,通過估一估,再實際測量,進一步強化對分公尺的長度觀念的印象,培養其估算能力。

「想想做做」第3題。

每人拿出一塊橡皮和一支鉛筆,同桌合作先選定合適的長度單位,然後量出橡皮的厚度和鉛筆的長度大約各是多少?這一題主要是加深學生對厘公尺和公釐的單位比較。

第二層次:綜合練習,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說出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各是多少公釐?這一題要重視讓學生看清楚是怎樣看出測量結果的,要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題目)在()裡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鐵釘長床長黃瓜長大公尺寬

比較雖然數字都是2,但單位不同所以表示的長度也有所不同。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長度單位的大小。數學知識**於生活還原於生活,通過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四件物品,結合給定的數思考選擇什麼樣的長度單位比較合適,使所學知識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加深對這些物體實際長度的印象,完善學生的知識網路結構。

第三層次:改錯題

出示題目:早晨,我從2公尺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衛生間,拿起1厘公尺長的牙刷刷牙,洗完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不遠,大約有90公釐,上學路上我看見了一棵高2公尺的樹被風颳斷了,連忙找來一根長1厘公尺的繩子把小樹綁好,跑步到學校,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我趕緊從書包裡翻出1公釐長的鉛筆和4公尺厚的筆記本,認真做起筆記。

該題的練習設計,注重了綜合性和生活性,而且也突出了趣味性和挑戰性,將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構建了有效的練習情境,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深了對四個長度單位之間關係的理解,深刻體會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和學好數學的現實意義。

(四)、全課總結,課後練習。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你能給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排排隊嗎?你是按什麼順序排的?

《分公尺與公釐》教案

孫玉花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公釐和分公尺,初步建立1公釐、1分公尺的長度觀念,知道各單位間的進率。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 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公釐、1分公尺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的用分公尺和公釐測量或者描述物體、線段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請同學們猜一猜,孫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學生猜完後,教師說明自己的身高並板書。

公尺和厘公尺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畫一下,1公尺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公尺作單位?再比畫一下,1厘公尺大約有多長?

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公尺作單位?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數學課程標指出,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依靠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知這個環節,我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自主**,展開活動。

第一層次:體驗和感受1分公尺。

《公釐 分公尺的認識》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

知識目標 建立公釐 分公尺的長度觀念。技能目標 能測量周圍的事物,提高估計物體長度的能力。能在具體的情境中合適地運用長度單位。情感目標 體會到身邊的數學知識,會用公釐,分公尺刻畫日常生活重的事物,從而更加喜歡數學。教學重點 建立公釐 分公尺的長度觀念。學會單位之間的轉化。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情境引...

教研活動內容

培訓材料 幼兒園教師如何評課 評課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及對構成課堂教學過程各要素 幼兒教師 學生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等 作用的分析和評價,即幼兒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 幼兒教師與教學方法的相互作用 教學方法與學生的相互作用等,包括課堂上的教與學 講與練 主導與主體 學知識與學做人 學知...

經貿系經濟教研室教研活動內容

經濟教研室於本周三開展了以 專業建設規劃 為主題的教研研討會,高玉豔系主任親臨我教研室參與討論。會議中分為兩小組進行有關專業建設的討論,其中市場營銷專業為一組,參與人員有 高玉豔 李由 王微 張茂秋 關鵬 許鳳華 王義龍 會計專業為另外一組,參與人員有 李秋 姜志松 戴玉 孫萌 孫海洋 張贏盈 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