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生安全防範意識的途徑探索

2022-07-11 06:57:02 字數 2329 閱讀 9122

我們天天講「安全」,但有關青少年「安全」的事件卻總是不斷出現。學校是人口相對比較密集的地方,也是意外事故容易發生的地方。一旦意外事故發生了,而事故現場在沒有老師或專業醫務人員的情況下,實施急救的只能是學生自己或在現場的同伴。

因此,在開展和加強安全教育的同時,要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有計畫、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切實可行的安全防範和自護、自救教育,使學生初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小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在此我從以下幾點和大家共同**小學生安全防範的途徑:

一、在常規教育中滲透安全防範教育

培養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能力應從培養其良好的常規習慣開始。要讓學生明確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和各項活動的具體要求,知道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小學生年齡小,自覺性和自制力都比較差,而習慣的養成又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湊效的。

教師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給學生方法外,還要注意督促和檢查,經常提醒,使學生良好的習慣不斷得到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動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滲透安全防範知識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是對學生進行安全防範和自護教育的主陣地。對於小學生而言,課堂教學具有機會多、號召力強等特點,因此,把安全防範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課堂教學的內容與課堂教學的環節蘊含著不少的安全教育資源,對小學生進行安全防範教育應立足課堂,利用學科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安全防範知識的滲透教育,來不斷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範和自護意識。

要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在增長學科知識、提高學科能力的同時,樹立安全防範和自護的意識。很多語文課文都是滲透安全防範和自護教育的好教材。如:

在上《會說話的燈》一文時,除了給學生介紹「交通紅綠燈」、「汽車指示燈」的交通作用之外,老師可以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安全自護教育,把內容相機進行拓展,讓學生參與找找交通標誌、畫畫交通標誌的實踐活動。在數學課中,很多主題圖是以道路為主要場景的,教師就可結合實際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三、通過遊戲、演練活動,強化學生的安全防範和自護能力

遊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但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若不經常進行教育,並利用遊戲規則約束,則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課間遊戲時,首先要對學生講清遊戲規則,並利用遊戲規則約束學生的行為。學校也可以組織一些消防演練、緊急疏散、溺水救護等自救自護技能訓練活動,使學生在演練活動中真正掌握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禦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能力。

4、以活動為載體,增強安全防範教育的效果

學校的活動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根據安全防範和自護教育的內容,圍繞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教育,組織各類與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水火安全等相關的課外活動,通過「學生參與——老師指導」的方式來加深印象,讓學生感受到安全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強化效果。如,可以組織**交通安全宣傳片或者交通安全知識**展,使學生通過親眼目睹車禍慘狀,深刻體會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隨意攀爬等行為一旦引發交通事故給家人帶來的傷痛,提高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5、通過主題課程進行安全防範知識教育

心理學表明:學生要掌握一項技術,必須進行強化訓練,否則,收效甚微。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能力的培養也一樣,學生只有在獲得一定的安全防範和自護知識後,才會有一定的安全防範和自護的意識、行為。

為了增強教育的有效性,學校可結合學校實際和課程標準,開發和實施安全防範教育校本課程,使學生能夠熟知交通安全常識,明確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活動應注意的問題,學會使用「水、電、火、氣」,穩妥處理突發事件

六、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強化安全防範教育的效果

育人活動是多種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復合活動,在乙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學校並不是唯一的受教育場所,家庭和社會文化也扮演著教育的角色,發揮著教育的功能。安全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是每位家長的首要任務和責任,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對學生實施安全自護的家校同步教育,是學生健康、安全成長的必要保證。因此,學校可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有關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指導家長如何更好地管理子女、在家庭中的各種安全行為及學生校外安全的防護措施,增強學生家長重視子女安全的自覺性和防範意識。

也可邀請家長到學校參觀和參加各種形式的安全活動,實現家校互動;還可以動員和邀請家長直接參與學校的安全管理機構和組織,並監督和檢查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家校聯絡密切,使家長明確他們以及孩子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取得家長與教師在安全教育上的合力,便能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使學生形成安全行為,從而在學習生活中遠離安全事故。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使之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沉著對付突發事件,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說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項內容。學校在安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學生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擁有知識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擁有美好的生命、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

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基本途徑

一 培養寫作興趣,激發寫作慾望 s.p a5 u y e0 n 培養濃厚的作文興趣,是推動學生自覺主動作文的動力。這就要求教師,每節作文課都必須積極地做準備。作文教學主要有兩種思路設計,能培養起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一種設計是,由學生熟悉的寫作素材人手,逐步深入地進行寫作訓...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我安全防範意識

其二,要增強法律意識,讓大學生學會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總有一些學生,初入社會,急於通過一些兼職來證明自己或賺取零花錢,但是由於社會經驗不夠,法律意識不強,嚐嚐不通過合法程式,這就給許多不法分子造成可趁之機了,不僅可能因此上當受騙,沒辦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危險的是甚至可能使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到傷...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安全防範意識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價值觀 2.形成健康的心理 3.增加閱歷,開拓視野,增加判別是非的能力第一,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切實加強防範能力。大學生的經歷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社會經驗不多,思想較為單純,對社會的陰暗面和複雜性知之甚少,因此,大學生對自身安全關注不夠,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要做乙個善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