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於《運動和力》的教學建議

2022-07-05 05:54:03 字數 2212 閱讀 6144

初中物理第一冊的第八章開始學習力學。教材在這一章安排學習力的一些基本知識。第九章是《運動和力》。

我認為這一章最終的學習目標應該是,通過本章的學習,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起運動和力的關係的基本知識結構,即如下表:

初二年的學生初學力學,而且運動和力的關係是力學的難點之一,要完成上表的教學內容,建議採用「由外到內,由粗到細,由淺到深,由理想情況到實際情況」的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外」指的是先建立本章知識的框架。「粗和淺」是說先進行大標題知識的初步學習。先研究理想情況,再進一步**實際情況。

這一步驟體現在第一課的教學中,其基本教學內容是:物體受外力作用,會改變運動狀態;物體不受外力和作用,會保持運動狀態。這就是兩個大標題知識。

(教材只安排「牛頓第一定律」)這兩部分知識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於前者是新知識——牛頓第一定律,後者屬舊知識。在第八章中,教材把它作為力的基本知識作過些許描述。

因此,這一節課要在側重於「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前提下恰當安排兩大知識的教學。

「物體受力作用會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要以複習的形式進行教學。鑑於上一章對這部分知識論述不多,這裡應再費些筆墨。應用乙個簡單的演示,一輛小車靜止在水平桌面。

手對小車施加水平向右推力,小車從靜止狀態改變為運動狀態。再結合例項,如靜止的板車、汽車的起動,可以論證力使物體改變運動速度。使用典型的現象,運動的排球、羽毛球等受到手或球拍的力作用,證明力改變了運動方向。

由於這節課是定位在「粗和淺」的原則,所以分析時點到為止。

教學過程的第二部分是「牛頓第一定律」。課本的演示實驗是伽利略等人做過的類似實驗。實驗之前一定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原理、條件及觀察內容。

要向學生解釋實驗要使用同一輛小車,並且每次實驗要注意從同一斜面的同個高度滑下的原因。要提醒學生注意實驗中哪些條件保持不變,變化的是什麼條件,思考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滲透研究的方法。為了把實驗過程和推理過程銜接起來,又考慮減少學生對推理過程理解上的困難。

建議實驗要結合作圖,並在作圖中配上假設的數字。作法如下:(圖表略 )然後將伽利略的理想化實驗也應用作圖進行講述,完成進一步的推理。

(圖表略) 事實說明,學生較為迅速地接受了伽利略等科學家的推理。

對於「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教師應加以解釋。尤其是「將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句話的含義。要使學生明白,它的意思是「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做速度大小與方向都不變的勻速直線運動」。

課時的最後階段,將兩部分知識用列簡表的形式進行歸納,構建起知識框架,然後用一道思考題結束本課——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為什麼會保持運動狀態?(其實這也是學生正要提出的問題)

下一步就要進行上面知識框架內的小標題知識的學習,也就是對大標題知識的深一步理解,即進入到「內、細、深」的層次。

「慣性」是本章的難點之一,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學生聽說過「慣性」一詞。而且錯把慣性現象叫慣性,或把慣性視為一種力。因此「慣性」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不能只是「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慣性」,而要定位到使學生明白,慣性是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運動狀態的原因。

如果一開始就象課本,把慣性的定義生硬地塞給他們,是糾正不了他們認識上的錯誤。因此如何組織本課教學值得研究。

用上節課的思考題作為引入新課的問題,既承上啟下,同時學生也就明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自然而然地把牛頓第一定律和本課內容掛上鉤。然後用幾個常見的慣性現象設定教學情景。例如,拋出手的物體,射出膛的子彈、炮彈,作圖描述出它們的運動方向、速度和受力。

使用排除法確定,這些物體沒有動力而能保持運動狀態,是物體本身的原因。也就順理成章地引出慣性的定義。把建立的正確認識與引入的問題進行呼應,重溫牛頓第一定律,使兩節課知識有機聯絡。

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慣性定律」是「牛頓第一定律」的又一稱呼,也完成了慣性對牛頓第一定律的解釋——慣性是物體不受力時保持運動狀態的原因。

「慣性」與「慣性定律」的區別,也是本節課應重視的再乙個問題。關鍵在於講明慣性是所有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性質,慣性定律則闡明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律。可用「質量」進行模擬,說明不過稱的物體也有質量,克服學生認為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之錯。

把「慣性」比喻為「惰性」也不失為乙個好辦法。課程的後半段進行慣性知識的反饋和鞏固。通過實驗分析和列舉慣性現象分析,強化學生的新認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實現了「引入問題→展示問題→分析思考→整理聯絡→鞏固應用」的教學過程。

經過上階段學習,學生會感到,有些現象他們確實獲得了合理的解釋,還有些現象仍存有疑問。例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受重力與支援力,然而物體並沒改變運動狀態,而是保持靜止狀。所以接著要解決的是,對於牛頓第一定律,要從理想情況轉入實際情況的學習。

要使學生明白物體不受力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運動和力的總結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 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實驗得出得結論 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伽利略的推論是 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

力和運動的關係

知識點梳理 1 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或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通常又叫做定律。2 物體保持狀態或狀態的性質,叫做物體的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之一,即不論物體是否運動,怎樣運動以及是否受力,都有慣性只與物體的有關,而與其它因素 特別要注意與速度無關 3 慣性與慣性定律 二...

4關於員工建議的管理規定

為了完善酒店規章制度,針對酒店要求,對員工每日所提建議做規定如下 一 中層意見 1 前廳部 接待部 財務 後勤 保安 工程 採購 人力資源部 後廚等所有中層以上 部長以上 參加早例會人員每人每天至少一條建議 根據情況通知可另做具體規定 2 接待部每天所交建議菜品內容不算做每日意見 3 每天如有人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