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鎮一中傳統文化地方課程實施方案

2022-07-01 18:57:01 字數 3886 閱讀 6544

傳統文化是乙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中的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積累的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它博大精深,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

學習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習誦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了解歷史名人、名勝古蹟、科技發明、藝術創造(如建築、繪畫、書法、戲曲)和民俗風情等傳統文化內容,對學生人格的陶冶和智慧型的啟迪,對培養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

(一)典範性

本課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選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典範作品作為教育內容,通過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滋養,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趣味性

本課程貼近學生生活,注重興趣培養,教材的呈現形式應符合學生的接受心理,學習形式力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樂趣。

(三)啟蒙性

本課程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價值觀的薰陶和影響,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應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體現啟蒙性。

(四)開放性

本課程的學習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應充分利用課內外各種可利用的學習資源,組織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參觀遊覽、調查訪問、參加村鎮或社群傳統文化活動等,讓學生在感悟、體驗中接受傳統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一)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認識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感受傳統文化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逐步提公升傳統文化素養,培養民族精神

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傳統文化長期薰陶、影響的結果。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對於培養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發揮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僅能鍛鍊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而且能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經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加強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如參觀文化館、博物館,遊覽文化古蹟、文化名勝等,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感染。

三、課程目標

(一)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型,初步感悟、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初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形式,自覺拓展學習視野,積極參與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

(四)培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掌握學習傳統文化的科學方法,養成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

(五)學習傳統文明禮儀,提高個人修養。

(六)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培養合作意識。

四、教學建議

傳統文化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正確把握本課程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努力提高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實效。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文化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通過傳統文化課程內容的薰陶感染,潛移默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通過活動性學習,使學生在誦讀、感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如詩歌朗誦、書法比賽、藝術節等,充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通過參觀遊覽文化古蹟、尋訪歷史文化名人、參與傳統節日活動等,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社會意義。

(四)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組織學習活動,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小養成喜歡讀書、認真書寫、勤於思考、踴躍發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體現教學的層次性

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的不同特點,體現教學要求的層次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在原有基礎上都能循序漸進,得以發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學要求。

(六)重視對學生的文化薰陶

學習經典重在積累感悟。通過品味經典之韻、感受志士之魂、領略山水之美、參與藝術之樂,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滋養,獲得文化積累,從而提公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品格。

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力求以情動人、以情啟智、以情養德,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七)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初步的鑑別意識

傳統文化因歷史的侷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現代價值觀念的內容。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初步的辨別和鑑賞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鑑別意識。

(八)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傳統文化是一門新課程,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與研究,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大膽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資源

要建立開放的課程資源網路,充分利用農村、社群等本地文化教育資源,並發展校外指導教師隊伍,選擇不同的教育活動方式和型別,對學生進行教育。

(十)注意處理好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係

本課程既有自己的獨特性,又與其他課程有一定的聯絡,在實施本課程的過程中,應注意與語文、品德等學科的教學或校內外其他教育活動相結合,相互促進,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五、評價建議

本課程對學生的評價要貫徹激勵性為主的原則,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情。

(一)把握評價的目的

傳統文化課程要以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為評價目的,突出課程內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全面考察。

(二)重視激勵性評價

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激勵性評價的作用,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表揚,及時鼓勵,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興趣和發展的動力。

(三)重視過程性評價

要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特別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態度和情緒,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愉悅體驗;關注學生閱讀興趣和文化視野的拓展;關注學生把握和內化傳統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價值追求和人格內涵的過程。

(四)評價主體多元化

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甚至可以請學生家長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學、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的互動活動。

(五)評價內容多元化

對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要求,也要關注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關注學生學習中的感悟和情感體驗,還要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評價尺度多樣化

不用乙個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承認學生發展的差異,要考慮到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城鄉文化差異、思維個性差異等因素,考慮學生的不同起點,關注每乙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學校和教師應具有資源開發和利用意識,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各學校、教師應積極與社群和文化民俗部門建立長期的聯絡,為學生創設傳統文化教育的環境,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

本課程主要的課程資源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圖書(包括教材)、報刊、**等文字資源。

(二)錄影、錄音、影視節目、網路等音像資源。

(三)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名勝古蹟等文化設施和人文景觀資源。

(四)各地傳統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民間藝人等人力資源。

(五)各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傳統文化節日等生活資源

大義一中教務處

2023年9月

1紅星一中傳統文化工作總結

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總結 蘭西縣紅星鄉第一中學校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型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延續不絕,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力量的客觀要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需要,更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和學...

1紅星一中傳統文化教育工作計畫

認識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型,初步感悟 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 審美理想 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感情 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了解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形式...

小學四年級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教案山東大學版

四年級傳統文化教學計畫 2012 2013 上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對於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提公升學生的人才素養,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起著重要作用。傳統文化教育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為切實搞好這一工作,特定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