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路小學校本課程彙總方案

2022-06-25 04:00:04 字數 1648 閱讀 4117

校本課程就是學校的個別教師、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根據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在分析本校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學校和地區的課程資源,針對本校、本年級或本班級特定的學生群體,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校本課程,集中體現「以學校為本」的理念,它是以學校為基地,自主進行的課程開發,它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參與性,交流性和合作性。它有利於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有利於學校辦出特色,有利於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需要,也有利於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校本課程的開發是當前進行課程改革的一種策略。

本方案包括:校情分析、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七個方面。

一、校情分析

1、課改現狀

近幾年來,我校緊緊抓住課程改革這條主線,以市級重點課題《小學生學會提問的實踐研究》為抓手,開展了有利於培養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學會學習」的課堂教學研究,為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奠定了紮實的基礎。為了配合市級課題研究,我校還開發了校本課程:《**性課程》、《發展思維課》和發展學生想象能力的《童話課》等,而且在教學上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為了大面積開設校本課程《**型課程》,我們在2003學年度第一學期,抓了試點工作。

2、教師隊伍

在課題研究和課程改革的培訓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得到了提高,教學方式正在轉變,教師的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的調動,在課改和課題研究中培養了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其中,還有兩名區級青年明星教師。在課題實踐中,不少教師學會了科研方法,它對開展校本課程,打下了一定的教學基礎。

3、學生基礎

通過市級課題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改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提高,這為本校實施校本課程奠定了基礎。

4、社群與家長

學校和社群及家長的關係比較密切,且有較好的課程資源,學校開發和實施的校本課程,會得到社群和家長的歡迎與支援的,在必要時,可將社群力量與家長資源,請進學校。

二、課程理念

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改變學習方式、培養人文精神、關注學生興趣、面向生活世界、豐富學習經歷、以評價促發展」的課程新理念。在實施校本課程中,要努力做到:以素質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為根本,以主體性發展為主線,以培養「三個學力」為中心,以多種激勵為槓桿,全面實施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並以積極的姿態,創新的舉措,完成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任務。

三、課程目標

四、課程內容

五、課程實施

六、課程評價

七、課程管理

(一)管理流程

反饋反饋

(二)工作量認定

1、校本課程工作量,按課表上所排課時1:1.1計算。

2、每學期結束前,由任課老師自報、教研組彙總,教導處和學校根據所提供的有關資料審核認定。

(三)獎勵辦法

1、設立「課改獎」,對開發校本課程成績突出者給予嘉獎;

2、對積極實施校本課程,並形成有一定價值經驗和成果的教師,給予一次性的單項獎。

對彙總方案的說明:

1、除了上述五門校本課程外,學校在每週五下午還開設了資訊科技、美術、小記者、模型、思維訓練等十多種課,讓學生根據興趣特長,走班制學習。

2、各門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和計畫安排比較具體,在本方案中均略去。

3、各門課的學生學習評價,本文均給予一級指標,詳細的評價表及方法也均略。

(2023年9月)

小學校本課程規劃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以學生活動為主,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 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 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 培養目標 我校開設校本課程其主要目的在於學生能力的培養。現在知識已不再具有永遠不變的絕對價值,教育...

小學校本課程計畫

千佛寺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1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2 以推動我校 以校為本 的校本教研為目標,加強本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 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個性,加強校本課程研究,建立合作 的校本教研氛圍。二 教學目標 1 提高孩...

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的基本精神為指導,調動學校自主開發課程和自主管理課程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我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研究 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形成適應地方 學校和學生特殊需要的,體現學校辦學特點的學校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