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體工程學重點知識整理

2022-06-21 14:54:04 字數 4926 閱讀 8109

1、人體工程學是4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一門技術科學。國際功效學會定義:這門學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等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機器—環境系統中的相互作用著的各組成部分在工作條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環境裡,如何達到最優化的問題。

2、2023年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人類工效學會,其名稱為《英國人類功效學協會》。。2023年9月美國**創辦了《人的因素學會》。2023年建立了《國際人類工效學協會》,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第一次國際會議。

3、2023年成立了《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

4、人體工程學的研究的研究內容。⑴生理學,研究人的感覺系統、血液迴圈系統、運動系統等基本知識。⑵心理學,研究感覺、知覺、注意、警覺、擁擠、領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⑶環境心理學,研究人和環境的互動作用,刺激與效應,資訊的傳遞與反饋,環境行為特徵和規律等知識。⑷人體測量學,研究人體特徵,人體結構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等知識。

5、人的感覺系統是由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組成。主要感官是眼、耳、鼻、口、**及由此產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即「五覺」,另外還有平衡系統產生的運動覺。

6、神經系統式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可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系統。前者包括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高階部分,又把管理內臟活動的神經稱為植物性神經。

7、大腦對人體控制的關係式左右腦半球與左右側人體的交叉倒置關係。大腦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大腦對人體的管理師一種交叉倒置關係。

大腦上部管理人體下半身,而下半個大腦正好相反。人的大腦,左半球偏重於語言功能,右半球則偏重於有關空間概念的功能。

8、眼睛是人體最精密、最靈敏的感覺器,外部環境80%的資訊室通過眼睛來感知的每只眼球直徑約為25mm,重約7g。

9、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鼓室下部有一咽鼓管,通到鼻咽部,當吞嚥或打哈欠是管口被開啟,使鼓膜兩側氣壓保持平衡。

10、人的鼻子是由外鼻、鼻腔與副鼻竇三部分組成。鼻毛有阻擋灰塵吸入過濾空氣的作用。一般人可辨出約二百種不同的氣味。

鼻子聞一種氣味持續時間過長,由於嗅覺中樞的「疲勞」,反而感覺不到原有的氣味。

11、**是人體面積最大的結構之一,具有各式各樣的機能和較高的再生能力。人的**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等三個主要的層和**衍生物。成年人的**面積約有1.

5~2㎡,其重量約佔體重16%。它使人體表面有了一層具有彈性的脂肪組織,緩衝人體受到的碰撞,可防止內臟和骨骼受到外界的直接侵害。**有散熱和保溫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內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它是人體最大的乙個感覺器官。

12、人體的血液迴圈系統又心臟和血管組成。血液在大迴圈裡流一圈只要20~25s的時間,在小迴圈裡流一圈只要4~5s。人體的血液迴圈式抗重力迴圈。

13、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和肌肉組成。骨骼人體的支架。人體中有206塊骨頭。

骨骼連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韌帶和軟骨的直接連線,另一種是通過關節的間接連線,連線處運動靈活。

14、肌肉是人體運動系統的動力。人的全身有639塊肌肉。

15、關節是人體槓桿的重要聯結方式和鏈結結構。

16、人體重力最後主要傳至足上。足弓還可以緩衝行走對人體產生的**和衝擊,保護人體。

17、合適的工作高度,可減少脊椎骨不必要的彎曲,以免引起腰肌勞損。

18、人的運動是靠肌肉收縮實現的,收縮就要耗費人的肌力。

19、疲勞的主要特徵有:疲勞通過機體的活動產生,通過休息可減輕或消失;人體的耐疲勞能力可以通過疲勞和恢復的重複交替而得到提高:人體能量消耗越多,疲勞的產生和發展越快;疲勞程度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損傷人的肌體。

20、與室內設計相關的主要是與運動有關的區域性尺寸,如樓梯的踏步高度和寬度,煤氣灶和洗盆的高度,生產流水線各種裝配件的位置等。

21、感覺特性。第一是感覺適應,第二是感覺疲勞,第三是感覺的對比,第四是感覺的補償。

22、人的心理是客觀世界在人頭腦中主觀能動的反映,即認得心理活動的內容**於我們的客觀現實和周圍的環境。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中常用三種維度來描述其活動的特徵:一是心理活動的過程,二是心理活動狀態,三是個性心理特點。

23、感覺是人的大腦兩半球對於客觀事物的個別特性的反映。感覺是最簡單的一種心理現象,是心理活動的基礎,它引導我們去認識世界,也提醒我們保護自己。感覺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反映外界各種事物個別特性的感覺,稱為外部感覺,第二類是反映我們自身各個部分內在現象的感覺,稱為內部感覺。

24、感受性就是能夠反映有關事物的個別特性的能力。感受性分兩種:第一是絕對感受性,第二是差別感受性。刺激強度須增加10倍,才能使感覺強度增加1倍。

25、知覺是我們大腦兩個半球對於乙個具有某些統一特徵的物件或現象所發生的反映。有四個基本特徵。一是知覺的選擇性。

二是知覺的整體性。三是知覺的理解性。四是知覺的恆常性。

知覺可以分為空間知覺、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三種。

26、人的各種心理活動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學上稱之為注意。注意分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證實,人們在瞬間的注意廣度一般為7個單位。

如果是數字,或沒有聯絡的外文本母的話,可以注意到6個;如果是黑色圓點,可以注意到8~9各,這是注意的極限。在建築環境設計時,為引起人們的注意,應加強環境的刺激量,常用方法有三種:一是加強環境刺激的強度,二是加強環境刺激的變化性。

三是採用新異突出的形象刺激。

27、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對外界刺激的資訊儲存。

28、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認識過程的高階階段。思維的基本過程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思維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

思維的品質是指人們在思維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自不同的特點,如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

29、想象就是利用原有的形象在人腦中形成新形象的過程。

30、當刺激物已停止作用於人的感官以後,人的感覺並不立即消失,這種現象稱為知覺暫留。視覺暫留是指當視覺的刺激物已停止發生作用的時候,人的視覺並不隨之立即消失,還會延宕若干時間,在刺激停止後若干時間內所延宕的視覺,又叫做視覺後像。消極後像的色彩是原刺激物的補色。

31、向光性是人類的本能和視覺的特性。

32、私密性指個人或群體控制自身與他人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在什麼程度上與他人交換資訊需要。

33、根據人類學家赫爾的研究結果:⑴親密距離。當事人一般相距0~50cm。

⑵個人距離,當事人一般相距50~130cm。⑶社交距離,當事人一般相距1.3~4m。

⑷公共距離,當事人一般相距4m以上。

34、領域是指人為了某種需要而佔據的一定空間範圍。人對空間的占有和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將領域人格化,這是人對領域占有的乙個共同特點。

領域不僅指有形的物質環境,個人的地位也是領域的另乙個顯著特性。

35、個人空間是指存在於個體周圍的最小空間範圍。個人空間有兩種作用:一是使人與人,人與空間環境的相互關係得以分開。

二是從資訊理論的觀點出發,個人空間又使個人之間的資訊交往處於最佳狀態。影響個人空間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個人因素,二是人際因素,三是環境因素。

36、人體測量學時通過測量人體各部位尺寸來確定個人之間和群體之間在人體尺寸上的差別的一門學科。影響人體測量的個體和群體差異的主要因素有:種族,地區,性別,年齡,職業,環境。

37、人體測量是工業產品設計、工業場所設計、室內空間設計的基礎。

38、人體測量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人體構造尺寸、人體功能尺寸、人體重量和人體的推拉力。人體構造尺寸主要指人體的靜態尺寸,人體功能尺寸是指人體的動態尺寸。

測量人體重量的目的在於科學地設計人體支撐物和工作面的結構。測量人體推拉力的目的在於合理地確定櫥門的開啟力和櫥櫃抽屜的重量,進而科學地設計家具五金的構造。

39、如將被試的身高和肩寬等在尺寸上分為一百個等分,這就是百分位,又叫百分點。由於百分位是從最小到最大進行數值排列的。夠得著的距離,一般選用第5百分位的尺寸。

容得下的距離,一般選用第95百分位的尺寸。常用高度,一般選用第50百分位的尺寸。可調節尺寸,若確定百分位大小有一定困難,條件許可時,可增加乙個調節尺寸。

40、地球的表層是由空氣、水和岩石構成的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在這三個交匯處就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據科學檢測,人體血液中的60多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殼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接近。這表明人是自然環境的產物。

41、廣義地說,環境是包括我們周圍一切事物的總和,其內容和構成是複雜的。如按構成空間大小來分,環境可以分為微觀環境、中觀環境和巨集觀環境。如按構成性質來分。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生物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

42、人和環境的互動作用,表現為刺激與效應。

43、。

44、人體舒適度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行為舒適性,二是知覺舒適性。

45、人和環境互動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動,其外在表現和空間狀態的推移,稱之為環境行為。

46、環境行為有以下一些特徵:客觀環境,自我需要,環境制約,共同作用。

47、人的行為習性:抄近路,識圖性,左側通行,左轉彎,從眾習性,聚集效應。

48、人的行為模式就是將人在環境中的行為特性,總結和概括,將其規律模式化。空間裡的行為模式,按其目的性,有再現模式、計畫模式和**模式。按行為模式的表現方法分,有數學模式、模擬模式和語言模式。

按行為內容分類:⑴秩序模式,是用圖表來記述人在環境中的行為秩序。⑵流動模式,就是將人的流動行為的空間軌跡模式化。

⑶分布模式,就是按時間順序連續觀察人在環境中的行為。⑷狀態模式,是基於自動控制理論。

49、滿足大多數人行走要求的通道,最小寬度是60cm,最小高度是200cm。

50、根據室內環境的行為表現,室內空間可分為大空間、中空間、小空間及區域性空間等不同行為空間尺度。大空間主要指公共行為的空間,中空間主要指事務行為的空間,小空間一般指具有較強個人行為的空間,區域性空間主要指人體功能尺寸空間。

51、行為空間分布表現為有規律各無規律兩種情況。有規律的行為空間分布主要表現為前後、左右、上下及指向性等分布狀態。

52、可見光譜是400~760nm,即紅外線至紫外線之間的光譜。

53、視覺特性:光知覺特性,顏色知覺特性,形狀知覺特性,質地知覺特性,空間知覺特性,時間知覺特性,恆常特性。

54、視力是眼睛對物體形態的分辨能力。應用最廣泛的是朗多爾氏環。當視距為5m時,獲得的視角約為1°。視力與人的視覺生理有著密切關係,並隨年齡的增長而改變。

人體工程學

在裝飾工程設計時,必然要考慮室內空間 家具陳設等與人體尺度的關係問題 1 牆面尺寸 1 踢腳板高 80 200mm。2 牆裙高 800 1500mm。3 掛鏡線高 1600 1800 畫中心距地面高度 mm。2 餐廳 1 餐桌高 750 790mm。2 餐椅高 450 500mm。3 圓桌直徑 二人...

計量經濟學重點知識整理

1一般性定義 計量經濟學是以經濟理論和經濟資料的事實為依據,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研究經濟數量關係和規律的一門經濟學科。研究的主體 出發點 歸宿 核心 經濟現象及數量變化規律 研究的工具 手段 模型數學和統計方法 必須明確 方法手段要服從研究物件的本質特徵 與數學不同 方法是為經...

組織行為學考試重點知識整理

組織行為學 一 組織行為學的定義 1定義 研究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表現及其規律,提高管理人員 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以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科學。這一定義包括三層含義 1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物件是人的心理和行為的規律性。2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範圍是一定組織中的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3 組織行為學的研究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