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生長點」,您找準了嗎

2022-06-03 21:42:02 字數 1248 閱讀 3062

作者:黃秀文

**:《課程教育研究·下》2023年第08期

【摘要】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3年版)》提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3年版)》明確提出"四基"目標要求,即: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學生四基情況,做好科學的分層分類,能提高課題效率,更好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分層教學把握四基學生分層生長點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8 -0026-01

「生本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課堂」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現狀為起點,強調學生是資訊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然而學生在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如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並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特別是在數學學習上如何實現「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這既是義務教育的需要,也是「生本教育」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分層教學是教師為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較好發展,以學生存在的差異為著力點,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和潛力等綜合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組間水平相近的群體,並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分層策略區別對待的一種差異教學。

[1]如何更好在小數數學課堂上落實以生為本?筆者認為,應該充分分析學生的四基情況,找到每層的生長點,方可更有效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一、分析基礎知識,固著生長點

基礎知識一般是指數學課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法則、基本公式等。《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3年版)》中說:「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而應以理解為基礎,並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

」?這就是說,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應該注重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學生受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理解和掌握的層次也是不同的,有的只能達到了解的層面,可能有的可以靈活運用。

比如小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有的學生學完後只知道它的內容,能正確說出內容;有的學生則知道3.0和3.00為什麼是相等的;有的學生則能夠應用小數的性質來改寫小數。

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分層,基礎知識依賴死記硬背的了解為一般層次,能夠理解基礎知識的為較好層次,能夠掌握應用基礎知識的為高層次。如果能夠較好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情況,就能夠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立好知識的固著生長點,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空著」進教室,「飽著」出教室,收穫知識能力的廣度。

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是課堂的生長點

作者 孫海燕 教書育人 教師新概念 2014年第05期 長期以來,傳統的評價方式和話語權過於單一並出現了眾多的問題,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新課堂評價的理念。積極 正面的課堂評價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評價理所當然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用評價發現 發展學生潛能 用評價幫助學生重新認...

讓課堂成為學生生長的沃土

作者 朱卓君 江蘇教育 中學教學版 2013年第10期 摘要 生長課堂 是一種立足學生的現實性,著眼於學生發展的可能性,以追求 生長 為核心價值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內驅力 學習力和創造力 是 生長課堂 的生長點 積極主動地思考,生動活潑地參與 是 生長課堂 的形態 先學 合學 提問 求證 傾聽 表達...

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生長與培養

作者 何善亮 江蘇教育 2013年第22期 創新是乙個民族的靈魂,是乙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標。創新能力普遍存在,創新能力可以開發,國內外從腦生理學到教育改革成效方面的大量實踐證明,人的創新能力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而激發出來,全面而系統地實施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