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細胞的結構總結

2022-05-19 09:41:06 字數 4321 閱讀 2847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普通顯微鏡結構示意圖

(一)、機械部分

粗準焦螺旋: 位於鏡臂的上方,可以轉動,以便使鏡簡能上下移動,從而大幅度調節焦距。

細準焦螺旋: 位於鏡臂的下方,它的移動範圍較粗準焦螺旋小,可以小幅度調焦距。

轉動方向與公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公升。

(二)、光學部分

1.目鏡: 它是插在鏡簡頂部的鏡頭,是由一組透鏡組成的,它可以使物鏡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例如5x、10x、15x、20x。 平時不觀時用塑料片壓住鏡筒。

目鏡:直插式規格:5x/10x/16x/40x 特點:長度和放大倍數成反比。

2.物鏡: 它安裝在轉換器的孔上,也是由一組透鏡組成的,能夠把物體清晰地放大。

物鏡上刻有放大倍數,例如10x、40x、60x、100x等。 物鏡:螺旋式

特點:放大倍數與長度成正比,放大倍數和與蓋玻片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低倍物鏡:放大倍數小, 凸度小,直徑大,通光量多,視野亮;

高倍物鏡:放大倍數大, 凸度大,直徑小,通光量少,視野暗;

所以換上高倍鏡後可能會出現視野暗,物像模糊。

注意:顯徽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倍數乘以物鏡的倍數。

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x目鏡放大倍數

鏡頭長度與放大倍數之間的關係

物鏡: 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鏡頭越短,放大倍數越小

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鏡頭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口訣:物正目反說明;放大的是二維空間的長度和寬度,俗稱線性放大,並不是面積放大。

3.反光鏡: 有平面和凹面兩種鏡面,兩面反射光線的強度不同。平面鏡反射平行光線,它的反射強度較凹面鏡弱。人們可以按需要翻轉反光鏡。

平面鏡:反射的光線較弱,當光線過強時需要用弱光時使用。

凹面鏡:反射的光線較強,當光線過弱需要用強光時使用。

4.遮光器: 遮光器呈圓盤狀,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光圈)。光圈對準通光孔時,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

大光圈:光線強,視野亮,當光線過弱時需要光時使用。

小光圈:光線弱,視野暗,當光線過強時需要弱光時使用。

二、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安放玻片 4、調焦 5、觀察 6、整理

具體步驟:

(一)安放:右手握,左手託,放台邊,略偏左,安鏡頭,莫出錯距桌沿6-7cm左右。

(二)對光:(要「三轉」:轉動轉換器、轉動遮光器、轉動反光鏡)

低倍鏡,大光圈,一眼看,一眼睜,轉反光。直到通過目鏡可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公升,然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②用手指轉動遮光器(或片狀光圈),使最大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向目鏡內注視,同時轉動反光鏡,使其朝向光源,使視野內亮度均勻合適。

(三)調焦並觀察:壓標本、下鏡筒、左眼看、調焦距,標本要正對通光孔中心,眼睛要看著物鏡,先粗準焦螺旋,後細準焦螺旋.

先低後高。先用低倍鏡,後用高倍鏡觀察。先降後公升。(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 )

先粗後細。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公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先用低倍鏡調焦及觀察(物鏡10x、目鏡10x)。觀察之前,先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使物鏡逐漸接近切片。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鏡觸及玻片,以防鏡頭將玻片壓碎。

然後,左眼注視目鏡內,同時右眼不要閉合(要養成睜開雙眼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習慣,以便在觀察的同時能用右眼看著繪圖),並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公升,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注意:如果在視野內看到的物像不符合實驗要求(物像偏離視野),可慢慢移動玻片。移動時應注意玻片移動的方向與視野中看到的物像移動的方向正好相反。

高倍鏡觀察:如果進一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應在轉換高倍物鏡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至視野**(將低倍物鏡轉換成高倍物鏡觀察時,視野中的物像範圍縮小了很多)。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顯微鏡,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基本齊焦,在用低倍物鏡觀察清晰時,換高倍物鏡應可以見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轉動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

(五)在轉換高倍物鏡並且看清物像之後,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光圈或聚光器,使光線符合要求(一般將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觀察時,視野要稍變暗一些,所以需要調節光線強弱)。

(六)觀察完畢,應先將物鏡鏡頭從通光孔處移開,然後將鏡筒緩緩落下,再將光圈調至最大,並檢查零件有無損傷(特別要注意檢查物鏡是否沾水,如沾了水要用鏡頭紙擦淨),檢查處理完畢後即可裝箱。

注意: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視野中有黑點,如何判斷黑點的位置?

依次調換目鏡、物鏡,如果視野中的黑點還在,則黑點在玻片上

[, , , , , , ]

換高倍物鏡後,應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得清晰;視野會變暗,可調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鏡的凹面鏡來使視野變亮。

總放大倍數等於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放大倍數是指細小物體長度或寬度的放大倍數。

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越大、數目越少、視野越暗。

如何區別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核和液泡?一般來說,細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淺色的。此外仔細觀察,液泡中液體是流動的,細胞核裡面的結構是固定的,看起來有雜質的樣子。

第二節觀察植物細胞

(一)三種不同的玻片標本

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製成。如人體組織切片。

塗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塗抹而製成。如血液塗片。

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製成。如: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玻片標本的製作,需要載撥片(託載玻片的玻璃片)和蓋玻片(覆蓋標本的玻璃片)。

(二)、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方法步驟 「七字步驟」(擦、滴、取、展、蓋、染、吸)

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製作和觀察:擦 →滴→撕→展→蓋→染→吸

1、 擦: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

2、 滴:用滴管在載玻片**滴一滴清水。

3、 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內表皮葉上撕取一塊。

4、 展:展平放於水滴**。(避免出現幾層細胞的重疊。)

5、 蓋:蓋蓋玻片,從水滴一邊逐漸放下,防止產生氣泡。

6、 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

7、 吸: 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 使染液浸潤標本。

(三)討論問題

學生通過剛才的製作和觀察,討論以下問題

1.製作臨時裝片時,染色會對細胞產生什麼影響?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不經染色的臨時裝片?

(染色可以使細胞的結構顯示得更加清楚,但是染色劑對活細胞的生物活性往往會有很大影響,有時甚至是致死的。因此,在觀察活細胞及其生物活性時,應該使用不經染色的臨時裝片。)

2.怎樣區別顯微鏡視野中的細胞和氣泡?

(一般來說,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顯現為較黑、較寬邊緣的影象,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裡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就會變形或移動。)

例:製作黃瓜表層果肉細胞的裝片。

方法步驟:1、用刀片將洗淨的黃瓜表皮削掉。洗淨刀片後,再用刀片輕輕刮取少許黃瓜表層果肉。均勻地塗抹在載玻片的水滴中。

問題:為什麼只需刮取少許?為什麼要均勻塗抹?

(刮取少許便於觀察,均勻塗抹避免細胞太多、太厚引起重疊)

2. 在低倍鏡下觀察製成的裝片

(五)討論

1、果汁主要來自細胞的哪一部分結構?(主要來自液泡中細胞液)

2、通過對這兩種細胞的觀察,同學們是否能列舉出植物細胞主要具有哪些結構?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學生分析、交流,得出結論:植物細胞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相同的結構:

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援細胞的作用。

細胞膜:在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時候起重要作用。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

細胞質:包含很多細胞器(如:液泡、葉綠體、線粒體),對維持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液泡,能夠貯藏糖、澱粉等營養物質。葉綠體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起重要作用。

小結:植物細胞的各種結構分別具有各自的功能,相互調配,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第三節觀察動物細胞

實驗: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方法步驟

(1)擦潔淨的紗布,蓋玻片和載玻片

(2)滴載玻片**,一滴生理鹽水(保持人體細胞的正常形態)

(3)刮消毒牙籤,漱淨口腔內側壁(臉頰對應的內側)

(4)塗均勻塗抹

(5)蓋用鑷子,一邊先接觸水滴,緩緩蓋

(6)染蓋玻片一側,稀碘液

(7)吸另一側,吸水紙

觀察順序:先低倍後高倍觀察條件:暗視野

三、比較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異同

動植物細胞的功能比較

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細胞壁保護支援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質代謝的生命物質

細胞質代謝的生命物質細胞核貯藏遺傳資訊

細胞核貯藏遺傳資訊

葉綠體光合作用

液泡貯藏營養或廢物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實驗目的 主要是通過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這個實驗,學會製作臨時裝片.知識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學習製作和觀察動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認識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過程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製作並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以及進一步練習畫細胞結構圖的技能。通過比較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不同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觀察細胞結構練習題

班級姓名座號 一 選擇題 50分,每小題2分 1 使用顯微鏡對光時,下列哪些結構應在一條直線上 b a.目鏡物鏡通光孔反光鏡b.目鏡鏡筒物鏡通光孔 c.目鏡鏡筒物鏡反光鏡d.目鏡物鏡轉換器反光鏡 2 使用顯微鏡時,觀察 操作步驟正確的是 c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 ...

《觀察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學案

5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後緩緩放平。注意不要在蓋玻片下留下氣泡 蓋 6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複2 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染 製作裝片 根據實驗的步驟,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優秀作品展評 從班內挑選幾個製作精美的在班內展示表揚。四 思考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