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思想,方法,策略專題 數學方法之特殊解法

2022-05-05 22:36:03 字數 5087 閱讀 3500

高三數學思想、方法、策略專題

—數學方法之特殊解法

一.知識**:

1.換元法

解數學題時,把某個式子看成乙個整體,用乙個變數去代替它,從而使問題得到簡化,這叫換元法。換元的實質是轉化,關鍵是構造元和設元,理論依據是等量代換,目的是變換研究物件,將問題移至新物件的知識背景中去研究,從而使非標準型問題標準化、複雜問題簡單化,變得容易處理。

換元法又稱輔助元素法、變數代換法。通過引進新的變數,可以把分散的條件聯絡起來,隱含的條件顯露出來,或者把條件與結論聯絡起來。或者變為熟悉的形式,把複雜的計算和推證簡化。

它可以化高次為低次、化分式為整式、化無理式為有理式、化超越式為代數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式、數列、三角等問題中有廣泛的應用。

換元的方法有:區域性換元、三角換元、均值換元等。區域性換元又稱整體換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個代數式幾次出現,而用乙個字母來代替它從而簡化問題,當然有時候要通過變形才能發現。

例如解不等式:4+2-2≥0,先變形為設2=t(t>0),而變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數方程的問題。

三角換元,應用於去根號,或者變換為三角形式易求時,主要利用已知代數式中與三角知識中有某點聯絡進行換元。如求函式y=+的值域時,易發現x∈[0,1],設x=sinα ,α∈[0,],問題變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式值域。為什麼會想到如此設,其中主要應該是發現值域的聯絡,又有去根號的需要。

如變數x、y適合條件x+y=r(r>0)時,則可作三角代換x=rcosθ、y=rsinθ化為三角問題。

均值換元,如遇到x+y=s形式時,設x=+t,y=-t等等。

我們使用換元法時,要遵循有利於運算、有利於標準化的原則,換元後要注重新變數範圍的選取,一定要使新變數範圍對應於原變數的取值範圍,不能縮小也不能擴大。如上幾例中的t>0和α∈[0,]。

2.待定係數法

要確定變數間的函式關係,設出某些未知係數,然後根據所給條件來確定這些未知係數的方法叫待定係數法,其理論依據是多項式恒等,也就是利用了多項式f(x) g(x)的充要條件是:對於乙個任意的a值,都有f(a) g(a);或者兩個多項式各同類項的係數對應相等。

待定係數法解題的關鍵是依據已知,正確列出等式或方程。使用待定係數法,就是把具有某種確定形式的數學問題,通過引入一些待定的係數,轉化為方程組來解決,要判斷乙個問題是否用待定係數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數學問題是否具有某種確定的數學表示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係數法求解。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數列求和、求函式式、求複數、解析幾何中求曲線方程等,這些問題都具有確定的數學表達形式,所以都可以用待定係數法求解。

使用待定係數法,它解題的基本步驟是:

第一步,確定所求問題含有待定係數的解析式;

第二步,根據恒等的條件,列出一組含待定係數的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組或者消去待定係數,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3.引數法

引數法是指在解題過程中,通過適當引入一些與題目研究的數學物件發生聯絡的新變數(引數),以此作為媒介,再進行分析和綜合,從而解決問題。直線與二次曲線的引數方程都是用引數法解題的例證。換元法也是引入引數的典型例子。

辨證唯物論肯定了事物之間的聯絡是無窮的,聯絡的方式是豐富多采的,科學的任務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發現事物的變化規律。引數的作用就是刻畫事物的變化狀態,揭示變化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絡。引數體現了近代數學中運動與變化的思想,其觀點已經滲透到中學數學的各個分支。

運用引數法解題已經比較普遍。

引數法解題的關鍵是恰到好處地引進引數,溝通已知和未知之間的內在聯絡,利用引數提供的資訊,順利地解答問題。

4.配方法

配方法是對數學式子進行一種定向變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過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聯絡,從而化繁為簡。何時配方,需要我們適當**,並且合理運用「裂項」與「添項」、「配」與「湊」的技巧,從而完成配方。有時也將其稱為「湊配法」。

最常見的配方是進行恒等變形,使數學式子出現完全平方。它主要適用於: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式、二次代數式的討論與求解等問題。

二.命題趨勢

配方法、待定係數法、換元法、引數法是幾種常用的數學解題方法。這些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它們不僅有明確的內涵,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有實施的步驟和作法,事半功倍是它們共同的效果。

縱觀近幾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在題目上還是很注意特殊解法應用,應為他起到避繁就簡、避免分類討論、避免轉化等作用。

**高考命題趨勢為:

(1)部分涉及函式性質、三角函式變形及求值、方程不等式的引數最值、解析幾何求值等知識點的題目會用到這幾種特殊解法;

(2)這些解題方法都對應更一般的解法,它們的規律不太容易把握,但它們在實際的考試中會節省大量的時間,為後面的題目奠定基礎;

三.例題點評

1.配方法典例解析

例1.(1)(06全國卷i)設p是橢圓短軸的乙個端點,為橢圓上的乙個動點,求的最大值。

解析:依題意可設p(0,1),q(x,y),則 |pq|=,

又因為q在橢圓上,所以x2=a2(1-y2) , |pq|2= a2(1-y2)+y2-2y+1=(1-a2)y2-2y+1+a2 =(1-a2)(y-)2-+1+a2。

因為|y|≤1,a>1,若a≥,則||≤1,當y=時,|pq|取最大值;

若1(2)已知長方體的全面積為11,其12條稜的長度之和為24,則這個長方體的一條對角線長為( )

(abc)5 (d)6

分析:設長方體三條稜長分別為x、y、z,則依條件得:

2(xy+yz+zx)=11,4(x+y+z)=24。

而欲求的對角線長為,因此需將對稱式寫成基本對稱式x+y+z及xy+yz+zx的組合形式,完成這種組合的常用手段是配方法,故=62-11=25。

∴ ,應選c。

點評:本題解答關鍵是在於將兩個已知和乙個未知轉換為三個數學表示式,觀察和分析三個數學式,容易發現使用配方法將三個數學式進行聯絡,即聯絡了已知和未知,從而求解。這也是我們使用配方法的一種解題模式。

例2.(1)設f1和f2為雙曲線的兩個焦點,點p在雙曲線上且滿足∠f1pf2=90°,則δf1pf2的面積是( )

(a)1 (bc)2 (d)

分析:欲求 (1),而由已知能得到什麼呢?

由∠f1pf2=90°,得 (2),

又根據雙曲線的定義得|pf1|-|pf2|=4 (3),那麼(2)、(3)兩式與要求的三角形面積有何聯絡呢?我們發現將(3)式完全平方,即可找到三個式子之間的關係.即,

故∴ ,∴ 選(a)。

點評:配方法實現了「平方和」與「和的平方」的相互轉化。

(2)設方程x+kx+2=0的兩實根為p、q,若()+()≤7成立,求實數k的取值範圍。

解析:方程x+kx+2=0的兩實根為p、q,由韋達定理得:p+q=-k,pq=2,

7,解得k≤-或k≥。

又 ∵p、q為方程x+kx+2=0的兩實根, ∴ △=k-8≥0即k≥2或k≤-2

綜合起來,k的取值範圍是:-≤k≤-或者≤k≤。

點評:關於實係數一元二次方程問題,總是先考慮根的判別式「δ」;已知方程有兩根時,可以恰當運用韋達定理。本題由韋達定理得到p+q、pq後,觀察已知不等式,從其結構特徵聯想到先通分後配方,表示成p+q與pq的組合式。

假如本題不對「△」討論,結果將出錯,即使有些題目可能結果相同,去掉對「△」的討論,但解答是不嚴密、不完整的,這一點我們要尤為注意和重視。

2.待定係數法典例解析

例3.設雙曲線的中心是座標原點,準線平行於x軸,離心率為,已知點p(0,5)到該雙曲線上的點的最近距離是2,求雙曲線方程。

分析:由題意可設雙曲線方程為,

∵,∴a=2b,因此所求雙曲線方程可寫成: (1),故只需求出a可求解。

設雙曲線上點q的座標為(x,y),則|pq|= (2),∵點q(x,y)在雙曲線上,∴(x,y)滿足(1)式,代入(2)得|pq|= (3),此時|pq|2表示為變數y的二次函式,利用配方法求出其最小值即可求解。

由(3)式有(y≥a或y≤-a)。

二次曲線的對稱軸為y=4,而函式的定義域y≥a或y≤-a,因此,需對a≤4與a>4分類討論。

(1)當a≤4時,如圖(1)可知函式在y=4處取得最小值,

∴令,得a2=4。

∴所求雙曲線方程為。

(2)當a>4時,如圖(2)可知函式在y=a處取得最小值,

∴令,得a2=49,

∴所求雙曲線方程為。

點評:此題是利用待定係數法求解雙曲線方程的,其中利用配方法求解二次函式的最值問題,由於二次函式的定義域與引數a有關,因此需對字母a的取值分類討論,從而得到兩個解,同學們在解答數習題時應學會綜合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題。

例4.是否存在常數a、b、c,使得等式1·2+2·3+…+n(n+1)=(an+bn+c)對一切自然數n都成立?並證明你的結論。 (89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是否存在,不妨假設存在。由已知等式對一切自然數n都成立,取特殊值n=1、2、3列出關於a、b、c的方程組,解方程組求出a、b、c的值,再用數學歸納法證明等式對所有自然數n都成立。

解析:假設存在a、b、c使得等式成立,令:n=1,得4=(a+b+c);n=2,得22=(4a+2b+c);n=3,得70=9a+3b+c。

整理得:

,解得,

於是對n=1、2、3,等式1·2+2·3+…+n(n+1)=(3n+11n+10)成立,下面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對任意自然數n,該等式都成立:

假設對n=k時等式成立,即1·2+2·3+…+k(k+1)=(3k+11k+10);

當n=k+1時,1·2+2·3+…+k(k+1)+(k+1)(k+2)=(3k+11k+10) +(k+1)(k+2)=(k+2)(3k+5)+(k+1)(k+2)=(3k+5k+12k+24)=[3(k+1)+11(k+1)+10],

也就是說,等式對n=k+1也成立。

綜上所述,當a=8、b=11、c=10時,題設的等式對一切自然數n都成立。

點評:建立關於待定係數的方程組,在於由幾個特殊值代入而得到。此種解法中,也體現了方程思想和特殊值法。

對於是否存在性問題待定係數時,可以按照先試值、再猜想、最後歸納證明的步驟進行。本題如果記得兩個特殊數列1+2+…+n、1+2+…+n求和的公式,也可以抓住通項的拆開,運用數列求和公式而直接求解:由n(n+1)=n+2n+n得s=1·2+2·3+…+n(n+1)=(1+2+…+n)+2(1+2+…+n)+(1+2+…+n)=+2×+=(3n+11n+10),綜上所述,當a=8、b=11、c=10時,題設的等式對一切自然數n都成立。

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策略

作者 李勇 課程教育研究 2017年第06期 摘要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教育工作中的基礎內容,同時也是重要科目之一。而數學教育的精髓在於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知識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除教授學生數學知識之外,還應注重數學思想和精神的培養,逐漸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 轉化 歸納總結等數學思想...

高三數學中的思想方法教學

李秀菊於永濤郭海傑 高考試題重在考查對知識理解的準確性 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識的綜合靈活運用。它著眼於知識點新穎巧妙的組合,試題新而不偏,活而不過難 著眼於對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能力的考查。高考試題這種積極導向,決定了我們在教學中必須以數學思想指導知識 方法的運用,整體把握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絡。只有加強...

高三數學思想方法訓練1 學生版

特殊與一般的思想 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反覆認識的過程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過程之一,對數學而言,這種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數學問題的基本認識的過程,就是數學研究的特殊與一般的思想.在高考中,會有意設計一些能集中體現特殊與一般的思想的試題,例如 1 由一般歸納法進行猜想的試題 2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