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的準備

2022-05-05 05:54:05 字數 3583 閱讀 6898

進行實驗是學生進行親自動手,主動進行科學**的重要活動形式。通過實驗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實驗中進行科學**。要進行實驗就必須要有實驗材料,而且要有好的實驗材料。

課前準備實驗材料就成為了科學教學乙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只有精心準備實驗材料,才有可能指導學生進行好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自主**,提高能力。我覺得所需材料不僅教師應準備,還要發動學生去準備,那麼,如何讓學生收集、準備材料呢?

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準備實驗材料的重要性

「巧婦難為無公尺之炊」。實驗材料是學生進行實驗活動的必要條件,沒有實驗材料,實驗根本就無從談起,那只能「紙上談兵」,「畫餅衝飢」了。因此,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必須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材料。

因此,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不僅要準備好實驗所需要的全部材料,還要準備好有利於學生實驗觀察的材料。

二、確定需要實驗材料的原則

1、根據教學需要確定材料

科學實驗教學中使用的各種觀察實驗材料,都應是達到教學目的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必須根據教學需要確定所要準備的材料。首先,要根據觀察實驗的專案、內容和方法,確定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實物、模型、標本、儀器、工具、試劑、藥品等。

例如,《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傳播》這兩課的實驗教學都與聲音有關,但這兩課教學目的不一樣,實驗所需要準備的材料就是不一樣的。《聲音的產生》一課實驗是為了讓學生認識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鋼尺子、小刀、音叉、鑼鼓、裝水的燒杯等較多能產生聲音的材料;《聲音的傳播》一課實驗是為了讓學生認識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需要的材料有:

音叉、鑼鼓等較少的能產生聲音的材料,還需要一些研究聲音傳播途徑的材料:桌子、盛水的水槽、泡沫小球等。

其次,根據觀察實驗的組織形式確定需要準備的材料的數量。觀察實驗是科學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不準備材料,觀察實驗就無法進行。但絕不是準備的觀察實驗材料越多越好,過多的觀察實驗材料會擠掉其它的教學活動時間,導致通過觀察實驗所獲取的感性知識,來不及思考上公升為理性知識。

例如,《溶解》一課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水的溶解現象,就只需要準備幾種較為典型的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質:食鹽、高錳酸鉀、石子等,而不必準備窮盡學生所知道的所有在水中溶解的物質。

2、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材料

確定需要的實驗材料還要根據實際條件。特別是材料有多種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選擇那些既安全,又高效;既便宜易得到,又實用的材料。例如:

《溶解》一課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認識水的溶解現象,要準備燒杯,但實際沒有那麼多的燒杯,怎麼辦呢?可以用其它的杯子來代替嘛。

總之,確定需要的實驗的材料既要根據教學需要,又要根據實際條件,二者兼顧,綜合考慮。

三、準備科學實驗材料的要求

準備科學實驗材料總的要求是要精心選擇提供「有結構的觀察實驗材料」。所謂「有結構的觀察實驗材料」是指這些材料既要能揭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一系列的現象,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水平,使他們能通過對材料的觀察實驗來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同時,這些材料還要盡可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材料,使學生有興趣擺弄。也就是說設計或選擇這些材料,既要簡單而效果明顯,又要普遍而有趣。

「有結構的觀察實驗材料」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1、科學性和典型性相結合

準備的觀察實驗材料既要符合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和科學原理,又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使學生能通過觀察和實驗較為直接的獲取感性知識。例如,在《植物的果實》一課,師生蒐集來的果實種類可能很多,但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建立「果實」概念時,應該選取那些能明顯地觀察到種子的果實(梨、桃子、蘋果等)作為材料,最好不要用果實特點不明顯的果實(無籽西瓜、香蕉等)。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材料有利於學生認識,符合建立概念從一般到特殊的科學規律。

在指導學生認識溶解現象時,應先選用能明顯地觀察到溶解或不溶解現象的材料(食鹽、高錳酸鉀、砂、石子等),不要先選用麥片等成分複雜的材料。

2、自然性和可塑性相結合

科學觀察實驗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大自然,因而就決定了要盡可能的讓學生認識的是自然界的、活生生的事物。準備材料就當然要具有自然性。同時,在不改變材料的性質的前提下可以對材料進行一些人工處理(模擬放大或縮小、染色、襯托等),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例如,在《莖的作用》一課的材料準備時,為了更好的觀察到莖裡運輸水分的管子,就要讓莖吸收有色的水,使管子染色。

3、獨立性和結構性相結合

在一節課的實驗教學中要準備的觀察實驗材料往往不只一種,各種材料是為了完成各自的任務而準備的,也就是說各種材料具有獨立性。同時各種材料之間又應該具有內在聯絡,是一組組的材料,而不是孤立的一件件的材料。材料的構成和搭配要根據所要學習的知識和認知原理精心設計的,使這些材料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比較豐富的感性材料,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朝著認識某種性質、發現某種差異、建立某種概念、歸納出某種規律的方面發展。

各種材料具有獨立性和結構性相結合。例如在《水》一課中,老師準備如下材料:一杯水、一杯醬油、一杯鹽水、一杯醋、紅墨水、白紙、石子、沙等,就是一組具有結構性的觀察實驗材料,有利於學生認識水這一自然物質。

如果只準備一杯水,學生就難以從觀察實驗水中形成「水」的概念了。

4、趣味性和高成功率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準備能激發學生濃厚興趣的材料,就一定能激發學生觀察實驗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準備材料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材料。材料熟悉就容易操作,使實驗效果明顯、成功率高一些。

同時,實驗效果明顯、成功率高也能起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實驗**的強烈慾望。

四、準備科學實驗材料的途徑

科學教學中的觀察實驗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各種自然事物,使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鍊和發展。這樣,科學教學中需要的觀察實驗材料就比較多。難怪常常會聽到一些教師抱怨:

「我們的教學條件太差了!缺這少那的,簡直就沒法上課!」的確!

就小學科學所研究的內容,學生所認識的物件,以及所使用的方法來看,即使有乙個再完備的實驗室也難以滿足要求。看來所需要的材料只有通過多種途徑來準備。

1、科學實驗室裡準備。科學實驗室裡儀器、材料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要求配備的,從實驗室裡可以為我們準備一些較為基本的儀器材料。

2、教師在平時生活中為學生準備。科學教學所研究的物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貼近生活的。有些材料可以自製,有些材料可以用代用品,有些材料可以在平時收集積累。

如鐵釘、易拉罐、雞蛋殼等。

3、讓學生自己參與準備。科學教學中觀察實驗研究的物件大多是學生身邊的自然事物和現象。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到他們生活的周圍,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材料。

如學習「葉」,讓學生到校園、田野採集各種各樣的葉子;學習「銅、鐵、鋁」,讓學生觀察學校、家裡用銅、鐵、鋁製的物品、蒐集一些廢銅、鐵、鋁;認識「昆蟲」,讓學生到學校周圍、家的周圍觀察蟲子,捉一些蟲子。

讓學生參與材料的準備好處多多,既能減輕老師準備材料的工作負擔解決材料不足的問題,又能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親身經歷、感受科學**的全過程,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還要說明一點的是:課內實驗應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貼近大自然。學生課內進行的觀察實驗所認識的東西,畢竟不是自然狀態下的物體,學生還是在間接認識大自然。

因而,要把課內進行的觀察實驗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課外的觀察實驗能力,又能彌補觀察實驗材料的不足;既能豐富學生的活動空間,拓寬學生的視野,又能鍛鍊學生的**能力。

總之,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工作不僅細小,而且繁雜,需要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紮實的工作作風,也需要領導的支援與關心。相信只要我們給以必要的重視,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科學課的教學一定能更加高效,也一定更有利於學生的科學**活動的進行。

2023年5月

談談小學科學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作用

鄭營小學 趙蓮英 摘要 小學自然科學是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 形成科學意識為宗旨的教育課程。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和觀察。實驗教學作為科學教學的乙個主陣地,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的一片沃土。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課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 全...

小學科學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王莊鎮中心小學實驗 小學科學教學是科學基礎教育,擔負著兒童科學啟蒙的重任。小學科學實驗既是科學教學的重要基礎,又是科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 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是培養學生 能力的重要手段。實驗不僅能使兒童有效的獲得知識 掌握知識,而且能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愛好,使兒童學會正確的學...

芻議小學科學實驗材料的優化策略

作者 周偉軍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5年第02期 摘要 科學學習以 為中心,科學 實驗離不開實驗材料。學生只有通過對有結構材料的操作 擺弄和思考,才能從中感悟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過程,從而培養科學創造性思維,提公升科學素養。優化科學材料應從材料的準備 選擇與運用等方面著手,切實完善科學材料的結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