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語文作業於活動中」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2022-04-30 17:39:04 字數 5166 閱讀 8773

常州市潞城中學語文教研組

執筆:沈麗英、沈靜娟、陳華萍

一、研究背景

1、 實際情況

「大語文」早已深入人心,老師起勁教,學生賣力學,結果卻往往是事倍功半。

中國人的母語是漢語,語文則是漢語的濃縮,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花了大力氣而效果卻甚微,所以,我們不得不反思,不得不深入研究。我們發現:教學中,總有一部分學生不願意做作業,要麼乾脆不交作業,要麼偷工減料,有的即使完成也只是應付而已,而作業正是鞏固消化所學知識、提公升能力的最好形式,學生若不能認真對待,當然會直接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看來,作業問題解決不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就難以提高,語文成績自然就上不去。

為此,我們專門對學生進行了有關語文作業完成情況的調查。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從重視程度上講,很少有學生把語文作業放在第一位的,而且,學生大多埋怨作業量大,認為語文作業枯燥、單調,成就感沒數理化明顯,學習語文興趣不濃,語文成績很難提高。

看來,我們不僅要巧妙設計語文作業,優化語文作業的結構,更要外化語文作業的形式,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法培養他們對語文作業的興趣。學生只有對作業充滿了樂趣,才會迸發出最大的主動性,正如心理學原理指出的:「興趣導致歡樂,學起來得到內在的滿足,濃厚的情趣又會促發強烈的求知慾,出自內心的迫切需要而學習,學習中的艱辛再不感到苦。

」語文作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總是圍繞著聽、說、讀、寫等方面展開的。語文作業的設計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手段,一種過程,它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 各類語文作業,它能促使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在實踐的基礎上生成素養與能力。

2、 以課改為核心任務

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改變學生原有的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而各類語文活動的創設,就其本身而言,它改變了原來較死板的作業形式,它可以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造成一種假象,認為這只是一種活動,而不是所謂的作業。活動的設定,可以為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實踐機會,在他們參與的過程中,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開發他們的思維和智力,能發揚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無形中,轉變學生的作業態度,使他們樂意搞活動、主動做作業,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熱情。

有了興趣,當然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3、理論依據

《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到關係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上來認識。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每乙個教育工作者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而語文活動的開展剛好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了一種寬鬆民主的環境。

語文活動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是有其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依據的。

心理學表明,學齡兒童的智力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處在學齡中期的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逐步佔主導地位,但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也就是說,初中學生的思維一般是"經驗型"的,而不是"理論型"的,即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需要具體、直觀的感性經驗作支援。而主要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自經歷的各種實踐活動,如觀察、製作、表演、參觀、調查、訪問等豐富多彩的感性活動中得來的。因此,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就不能抽象地傳授學科有關的知識、法規、原則,而必須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活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

初中語文活動課將語文教學與語文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活動,使教學成為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具體運用的一種實際嘗試或"模擬",學生通過參加活動,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覆,上公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僅是準確可靠的,也是比較全面深刻的、切實有用的。

從教育學看,學科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在於促使學生由知識向能力遷移,只有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的文化素質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主體實踐。當代教學論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過程是學生合理運用知識解決多種實際問題和選擇活動方式的過程,是一種知識轉化為行動的結果。

學生學到的知識要轉化為技能,沒有在一定實際活動中反覆練習和運用,是不可能實現的。語文作為交際工具,必須通過作業的形式進行反覆的訓練,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把握要領,形成技能,進而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語文活動課強調活動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的積極參與,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設計、自我活動和自我感受、體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活動課可以說是可行性強、操作過程具體的實踐應用課,它將有力地促進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以作業為載體進行消化、吸收並轉化為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1、新課程背景下語文作業的內涵

指的是體現新課程的目標、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以新的語文教材為依託,在語文作業的形式、內涵、科學定量、載體運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和突破,它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性的特點。

2、 活動的基本含義

活動是指主體通過行為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實踐過程,它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基礎,是意識能動性和個體能動性的高階形式。學生活動是指學生主體通過動作操作與一定範圍的客觀環境(包括人和物)進行互動作用的實踐活動。學生的所有活動可分為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兩大類。

內部活動主要是主體心理的"無形活動",外部活動主要指實物性的操作,感性的實踐性的"有形活動"。任何一種學習活動,都沒有"純"的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它們是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在活動中,學生不但認識了客觀環境,也在活動中改造自身,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 語文活動課的概念

語文活動是「語文+活動」的課程。它突出表現為語文學習在活動中進行,以學生為活動主體,以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活動為主要形式,讓活動貫穿始終。為此,在設計語文活動時,既要將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培養目標有機整合,又要重視學生收集、運用、創造資訊能力的訓練,還要關注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競爭意識、情感薰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質訓練等,發揮活動的多重功能,使每項活動都能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 語文作業與語文活動的關係

實際上,語文作業與各類語文活動可以有機整合,融為一體,語文作業的設計可以巧妙地安排在語文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如:開故事會,我們可以提供主題,先讓學生寫,再讓學生講。

三、研究目標

1、 階段性研究目標

(1)初一階段:側重積累,學會運用

主要由朱靜娟、陳華萍、巴進生負責,有老師或學生設計活動,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作業有意識設定在活動中,組織鋼筆字比賽、詩歌朗誦會、古詩詞的鑑賞、成語接龍、講故事等活動,活動形式可多樣化,大到年級、班級,小到小組、同桌、個人等,可以課內搞活動,也可搞課外實踐活動,於2023年9月——2023年9月完成。

(2)初二階段:強化運用,學著創新

主要由沈靜娟、李海炎負責,有老師或學生設計活動,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作業有意識設定在活動中,組織讀書筆記(札記)展覽、名著鑑賞會、蒐集資料展示、凡言評比、周記評比等活動,活動形式可多樣化,大到年級、班級,小到小組、同桌、個人等,可以課內搞活動,也可搞課外實踐活動,於2023年9月——2023年9月完成。

(3)初三階段:大膽創新,提公升能力和素養

由沈麗英、劉昌、蔣惠琴負責,有老師或學生設計活動,把聽說讀寫等方面的作業有意識設定在活動中,有老師或學生設計活動,組織采風、演講、自編格言、蒐集資料、寫作、製作課件等活動,活動形式可多樣化,大到年級、班級,小到小組、同桌、個人等,可以課內搞活動,也可搞課外實踐活動,於2023年9月——2023年9月完成。

(4)總結、鑑定、結題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匯集課題研究成果集、教師優秀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撰寫研究總報告、舉辦成果鑑定活動。

2、最終研究目標

學生愛做語文作業(調查學生對作業情況的反饋資訊及作業效果),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在各類活動中,有具體的評比情況和成果展示。教師在實踐中能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撰寫與課題有關的**。

根據研究情況,深入分析,撰寫研究報告,於2023年12月完成。

四、研究方案

(一)、理論學習階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1、確定課題名稱和研究內容,填寫「常州市教科研課題申報、評審表」。

2、召集課題組成員商討並制定研究策略,明確分工細則。

3、訂閱報刊雜誌,查閱相關理論資料,學習科研資料。

(二)、調查實況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10月、 2023年3月)

1、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語文作業的喜好程度,做作業的態度和質量以及對語文作業型別的看法,了解學生對語文作業的需求情況和困惑等。

2、由沈麗英、陳華萍、劉昌等老師擬定調查問卷。

(三)課題實施階段(2023年9月——2023年4月)

從聽、說、讀、寫、綜合性學習等五個方面進行研究,以2004屆學生為主角,2005、2006屆同時參與。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特點,把語文作業的布置納入到各項活動中。活動有大有小,形式多樣,有獨立完成的,也有幾個人合作完成的,一般情況是人人參與,一些難度較大的或選拔性的活動,則根據學生的能力,有部分人參加。

從這五個方面由淺入深開展,融聽說讀寫各類語文作業於活動的前前後後,使作業成為活動的必要,同時成為學生的需要。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和語文素養。

(四)結題階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1、回顧、反思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

2、討論布置有關結題的事宜。

3、對課題研究中的各類材料進行歸類、整理。

4、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五、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1)預診。通過調查、資料分析、查閱資料等方法了解情況,提出對策。

(2)制定計畫。盡可能地占有材料,制訂實施總體計畫,進而分解,制定階段性計畫。(3)行動。

研究人員根據計畫,逐步實施,並做好反思記錄,觀察學生的發展過程。(4)總結。對研究中獲得的資料、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對計畫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最後階段形成研究報告,對所有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形成理性認識。以上四中方法既貫穿於每一階段,又迴圈於大的過程。

2、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等與行動研究法綜合運用。

五、研究內容、過程及成果

我們語文組全體成員本著以課題的研究促使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原則,開設了《寓語文作業於活動中》這一課題研究。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語文作業入手,寓語文作業於活動中 ,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作業,從而開啟他們學習語文的主動心 ,讓他們真正感到語文作業的趣味性和享受性,而不再把語文作業看作是一種負擔。

各年級聽說讀寫典型作業與活動的結合

七年級:

1、鋼筆字比賽(訓練兩個月後開展比賽)

2、成語知識比賽(蒐集常見成語,要求掌握意思、故事等)

初二語文閱讀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八年語文高效閱讀方法指導研究 結題報告 一 課題的提出 1 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知識正以驚人的速度迅速膨脹,各種資訊正充斥著整個人類社會,可以說我們的時代是資訊時代 知識大 的時代。乙個人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立足或者發展,必須具備對資訊的接受 分析 處理能力,進而為我所用,反之將一無是...

高二語文組研究性學習課題結題報告

課題名稱 文言文固定句式總結及規律 成員 張冰馮冰劍邵水梅張妮吳劍鋒 目標 必修課本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整理及規律 分工 張妮 吳劍鋒 邵水梅整理課本文言文固定句式張冰 馮冰劍負責固定句式的規律 張冰最後整理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高三文言文的複習一直是乙個難點,新課程改革以來,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日益突...

課例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小學語文簡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簡約課堂教學的研究 課例研究報告 長葛市八七小學張海鳳 一 研究背景 為什麼要進行語文簡約教學研究?2009年以來,課例研究活動一直在我校轟轟烈烈地開展,在不斷地研究中,我不斷地發現,能真正達到有效課堂教學,困難重重 1 理解的片面 新的教學理念 新的教學模式帶著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不斷地衝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