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上好一節語文課

2022-04-30 16:48:02 字數 4375 閱讀 4164

第三,雜。由於語言文字訓練不落實,語文活動沒有很好的開展,因而另一種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頭,即以犧牲工具性為代價的所謂張揚人文性,成了課堂上另一道風景線。它所表現出來的現象是:

語言文字太淺,思想內容太深。教師用大量時間去深究思想內容。有些問題脫離了時代背景,遠離了學生實際。

雜的表現之二是各種非語文現象、非語文活動佔據了課堂。課堂上吹拉彈唱盡顯其能,與文字本身沒有多大的關係,有的只是老師才藝的展現。還有一些好像是語文活動的東西也塞進了課堂,耽誤了教學時間。

比如舉辦記者招待會、電視訪談、實話實說,等等。這些形式偶爾為之也可以,但需要嚴格控制時間,且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由於只是給少數優等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大部分學生是旁觀者,教學不是面向全體學生,效果不大。

第四,碎。課文是乙個整體,即內容的整體,語言形式的整體和形象的整體。當前有些課隨意宰割、支解,弄得課文支離破碎。

在教學中,要學生憑興趣選讀某個段落,難道不感興趣的就不讀了嗎?最後又不返回整體;有的課脫離了上下文,脫離了文章整體,讓學生孤立地理解課文中的一句話;有的老師讓學生在預習後寫下對這篇課文最感興趣的一句話,難道學生就對一句話感興趣,其他都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就不學了嗎?隨意性很大。

由於大量使用課件,課本被閒置一旁,讓學生唯讀螢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詞,脫離了課文整體。

第五,偏。當前語文部分教師出現了輕視「雙基」的現象,尤其是輕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小學處於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是基礎的基礎,無知即無能,沒有知識就沒有創造。

有位教育家說得好,什麼叫智慧型,智慧型就是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由於輕視知識,導致輕視講解、輕視講授等這些基本的教學方法,把接受性學習和自主、合作、**對立起來。由於輕視知識傳授,還導致了完全否定分析。

我們過去所否定的是繁瑣分析,新課標修改稿明確提出:「不應完全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思考」。說明部分的分析還是必要的。

比如說,面對文章整體要找乙個切入點,當然要分析;在具體形象的描繪後,或在情感活動的薰陶後,教師以簡明的語言,對文章某部分進行分析、講解、提煉、歸納,作出小結,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當然要分析;對段意的歸納,對主題思想的體會,都離不開必要的分析。當然,分析不宜多而雜,更不能變成繁瑣分析。所以,分析要適時,不宜處處分析,盡可能以讀或其他個體的言語實踐取代。

再者,由於語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因此要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盡量讓學生去感悟、體會、揣摩、體驗。總之,分析和綜合要交替使用,分析是在綜合的基礎上的分析,是在整體背景上的分析,分析之後又必須回到整體。

偏,還反映在弱化教師職能,不敢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中錯誤的言行也不敢批評,廉價表揚,普遍肯定。我們說,賞識學生是必要的,嚴格要求學生也是必要的;愉快學習是必要的,勤奮學習、刻苦學習更是必要的。當前,尤其要培養學生學習的決心、恆心和信心,培養學生的韌性和知難而進的精神。

平凡、真實、快樂地生活正是人們對自身解放的籲求。冷靜思考著這個簡單而又平凡的生活真理,樸素地追問語文教學的問題和希望,讓我們平淡地、簡單地、紮實地、輕鬆地教語文,難道不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發自內心的希望嗎?

一、平平淡淡教語文(學科性質,語文本源)

平淡即平實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飾,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矯情,不故作姿態,不故弄玄虛,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語文,本體語文,本真語文。

平淡為真。返於自然之色,歸於純淨無欺。教師持這種心態,就會心平氣和,以真心跟文字、跟學生作平等的對話,以真情和作者和學生作真誠的交流。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平淡緻靜。教師心靜如水,學生雅靜無聲,不講奢糜,不求浮華。師生之間,師生和文字之間有心靈的絮語,有自然的默契,有隨機的暗示,有會心的微笑。

這就是潛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即所謂「蕭條淡泊,閒和嚴靜」(歐陽修)。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時也會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來之筆;有時也會峰迴路轉,有曲徑通幽,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語文,方露語文本色。如司空圖在《詩品》中所言「生氣遠出,妙造自然」。又如蘇軾所言「無窮出清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可見對教師的綜合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的要求更高了。在某種意義上說,平平淡淡更像一種心態,一種風格,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二、簡簡單單教語文(點面結合,一課一得)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課。不要硬給語文課加碼,加重任務,拔高要求,也不要脫離學生實際,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學環節設計得過於複雜,也不要使教學方法花樣翻新,更不要讓課件充斥課堂,喧賓奪主。

不要因為語文的綜合性強,把什麼都「綜合」了起來,也不因為語文和其他方面的關係、聯絡很多和什麼「結合」、與什麼「統一」很多,結果把自身也「綜合」掉了、「『統一」掉了,使語文本體淡化了,削弱了,甚至銷溶了。

當前,有些課,尤其是公開課,容量太大,節奏太快,課件太多(畫面太多、**太響)。 教師連珠炮式地講話。手忙腳亂地演示,學生急匆匆地對答,掃瞄式地**,沒有迴旋的餘地,沒有咀嚼回味的時間,知識如浮光掠影,訓練似蜻蜓點水。

如此,知識如何能內化?技能如何能熟練?

鑑於此,語文課要「消腫」「**」「**」,化繁為簡,消枝去葉,突出主幹,凸顯主體,理清主線。所以要唸好「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寫字)」「十字真經」,緊摳「知識、能力、方法、習慣」「八字要訣」,強調「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應用」四項要求。再次倡行「一課一得」,即一堂課,目標要集中,任務要單一,要求要明確,訓練要落實。

言其少也、精也。不是說只有乙個要求,一項任務。也要重提「精講多練」,精講,即講精煉,講精華,講精髓,畫龍點睛,提要鉤玄,要言不繁,惜時如金。

當然也要求學生的問答簡明扼要。多練是相對精講而言,即讓學生多讀、多寫,自主參與言語實踐。當前語文教學中有「脫離文字,過度發揮」以及「用學生的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個體言語實踐」的現象,因此要強調,對話主要是和文字的對話,要深入鑽研教材,疑問主要從文字中來,答案主要到文字中去找,要不離文字,緊摳詞語,有時要咬文嚼字。

把複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瞭,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複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荀子說:「不全、不粹、不足以謂之美。

」教學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點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實,正是這種「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語文教學更精煉,更精彩。所謂「簡潔為美」,意在於此。

三、扎扎實實教語文(語文味道,語文意識)

語文學科是基礎工具性學科,母語是民族之魂,國家之根,智慧型之泉,創新之源。從小打好學習母語的基礎,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實,訓練紮實,效果落實。

當前,語文教學中虛化現象比較普遍,熱熱鬧鬧走過場,認認真真搞形式,語言訓練不到位,不落實。難認的字不多念幾遍,難寫的字不多寫幾次,該解釋的詞不解釋,該辨析的詞不辨析,該品味的句子不反覆品味,該歸納的段意不歸納,至於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識,標點符號知識更是一溜而過。要認真研究教學過程,這既是學生思維、想象的過程,也是能力培養的過程,是教學的「三維目標」統一的過程。

過程由各個環節組成,隨著教學程序,要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迂有錯誤要及時矯正,迂有遺漏要隨時填補,發現生成性的課程資源,要隨機應變,充分開掘利用。不要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按「預設」,一成不變,也不要虛晃一槍,虛以應付。由於語文學習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需要迴旋反覆,有時需要重槌敲打,有時又需要「輕攏慢撚」,有時甚至需要以退為進。

教師要善於審時度勢,穿針引線,因勢利導。

實,不是僵硬死板,應實中求活,活中求變,變中求新,使語文教師永遠充滿生機活力。

四、輕輕鬆鬆教語文(快樂語文,享受語文)

當前語文教學,師生都感到負擔重。為何老師負擔重、不輕鬆、不開心,有教育體制的制約,尤其是考試制度的羈絆,也有學校自身的問題。就語文教學而言,要求太高,任務太多,擠得滿滿的,填得死死的,作業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就一堂課而言,也是鋪天蓋地,傾盆大雨,教師氣喘吁吁地牽著學生走,學生匆匆忙忙地跟著教師跑。我認為,為了輕輕鬆鬆、開開心心地學習,要留下空白,留有彈性。所謂留下空白,就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鑽研文字,堅持和文字對話,善於從文字中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和聯絡中去發現文字中的空白,從文字的字裡行間去揣摩作者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從作者寫出來的文字中去發掘未寫出來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所謂留有彈性,即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勢,能伸縮自如,進退有節,開合有度。一是由淺到深之間的彈性,使全班學生在一定範圍內都能自由選擇,自主發揮;二是從一種思路到多種思路的彈性。教師要善於開啟學生的思路並梳理學生解決疑難的思路,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完成從一種思路到另一種思路的轉換;三是從一元結論到多元結論的彈性,學生閱讀文字,是重新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要鼓勵**多元結論。

輕輕鬆鬆學語文,並非降低要求,放鬆訓練,而是營造氛圍,研究策略,講求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聰明地學習,輕鬆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自己品嚐到智力活動的快樂,體驗到學習成功後的喜悅。

我們要理性的認識到:任何課堂,該改變的將會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單一的只是訓練,沉悶的課堂氛圍,被動的學習模式-----不應變的永遠不變:

回歸本源---魔王語文來時路;強化預設---熊藏萬壑憑吞吐;趨向簡潔---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注重細節---滴水之功,可藏大海。

讓語文還原本色,復歸本位,反璞歸真,與時俱進!

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之我見

作者 徐秀全 科學大眾 教師版 2010年第04期 摘要 本文作者就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關鍵詞 上好一節語文課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 3315 2010 4 031 001 上好每節課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怎樣上好一節課卻是眾說紛紜。教育專...

如何備好一節語文課

很多優秀的語文教師,他們常常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備課上,而四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則是他們對教材的理解 對學生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的驗證。備課相當於一場戰鬥的作戰計畫,語文教師就像乙個指揮官,只有充分了解了各方面的情況,對事情的發展有較為準確的預見,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有效的方案,進而取得戰...

聽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評課心得體會

聽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評課心得體會 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 今天教研室來聽課,收穫頗多,聽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評課心得體會。什麼課算是一節好課,張主任給我們道出了真諦,就是既要有理性的傳授,又要有感性的體驗,而現在許多老師往往很重視理性的教授,拼命的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理論毫無保留的傳授甚至灌輸給學生,講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