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隨筆

2022-04-29 07:15:03 字數 3811 閱讀 7593

李瑛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參加初中數學教學工作12年了,在這12年中,我擔任初三教學工作8年,親眼目睹了教育改革的變化,傳統的教育觀念與新課改之間的矛盾。古人云「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為我敲響警鐘。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何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在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這些年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不能正確把握教師的角色,轉變思想,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通過深入學習研究我們知道,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還要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有些時候我們做的還不到位,沒有真正的做到讓學生成為你的朋友。

2、」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資訊,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3、有些時候,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分層次,劃梯度的教學,導致學苗的兩極分化。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中考熱點和中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4、對中考的研究不夠,對中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了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5、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 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 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回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 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畫,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 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 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中考的把關者,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 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做好反思工作。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公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

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公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

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

「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

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充套件教學設計面。

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公升為理論。

2、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

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資訊,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中考的資訊,拓寬教學內容。

3、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4、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

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5、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公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物件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溫故而知新」,做好複習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基本條件之一。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乙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

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路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初中英教學隨筆

三 精彩,生成在師生 互動 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型,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師生 生生之間任何一些小小的交流都有可能產生寶貴的生成性資源,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個性化的語言 個人思想情緒的流露,鼓勵學生創造性的反駁和個性上的張揚。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可在課堂討論的氣氛中卻讓學生思索到有些...

初中英教學隨筆

我的教學隨筆 昌邑市奎聚中學翟偉英 自從1992年畢業至今,站在講台上已近二十年了。這二十年裡,把一屆又一屆學生送到了上級學校,由於我身處城區中學,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壓力大 責任重。整天除忙於備課 上課 批改作業外,還要抽出時間和學生談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生交流學習方法...

數學教學隨筆

他們 2 啟聰班楊新方 袁丙鑫也是乙個很優秀的孩子,動作模仿能力很強,而且動作表現能力很強,頭腦也很聰明但是調皮搗蛋,有聾生的特點,思維能力稍差,計算能力強,在言語理解上稍微強點,記憶能理也很強,特別是在啞劇的表現上,他只要往台上一站,就能吸引大家,就能引得哄堂大笑,他的動作誇張而且很到位,表現力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