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品社教學計畫

2022-04-26 10:39:03 字數 1569 閱讀 8782

一、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宗旨在於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紮實的基礎。

本冊教學內容主要突出了視野的全球化。共分三個單元:放眼看世界、珍愛和平生活、只有乙個地球。每個單元下設3個學習主題。

(1)放眼看世界。1、世界有多大;2、多彩的世界;3、與世界同行。

(2)珍愛和平生活。1、戰爭的記憶;2、和平衛士;3、放飛和平鴿。

(3)只有乙個地球。1、地球哺育了我們;2、地球的傷心事;3、為了地球的明天。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大多數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很感興趣,學生對社會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社會常識和社會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體驗」、「嘗試」、「調查」、「討論」等方面,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促進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會良好發展,特制定本學期教學計畫。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世界政區.世界的大洲大洋.世界上的國家的多少.引導學生對世界的**和學習。

2.使學生了解戰爭的炮火給人們帶來的死亡和流血,帶給被侵略民族的恥辱,帶給人的心靈的創傷,了解友愛.和平和幸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夢想,應該讓和平鴿永遠飛翔在世界上空。

3.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唯一適合生存的家園,保護地球拯救人類共同的家園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教學重.難點

1. 學會在世界政區地理位置分布大小等特點。

2. 在世界地圖上正確地了解世界的大洋和大洲以及他們的相關資料,了解一些世界地理和世界之最。

3. 放眼世界了解燦爛的古代文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

4. 了解中國正在邁開大步,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全面走向世界,與世界同步,了解中國對外交流的視窗和一些相關的世界組織。

五、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乙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在**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4、充實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絡,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絡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絡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六、教學進度安排:

(見下頁)

六年級品社教學計畫

六年級下學期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計畫 周青霞一 學生現狀分析 六年級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乙個又乙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在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品德與社會成績普遍較好。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

六年級上冊品社教學計畫

野鴨塘小學2014 2015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品德與社會 工作計畫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大多數學生對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很感興趣,學生對社會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社會常識和社會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 體驗 嘗試 調查 討論 等方面,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促進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會...

六年級品社教學總結

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這時更應該給他們創設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真實 親切,能使學生充分參與 積極表現,融入課堂教學,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認識,內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 設計開放式實踐活動 課標 中提出 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