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品社教學計畫

2021-03-04 06:52:04 字數 1349 閱讀 5494

教師:朱曉冬

班級:三(2)班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結果不僅包括知識的獲得、認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確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和行為規範的養成,這學期將繼續教育學生既要學會做人,又要學會做事,在做事中學做人,在做人的啟迪下學做事。

二、教材內容分析。

品德與社會教材三年級的教育主題是:我的成長。在這一教育主題下,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對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具有重要影響的、在兒童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互動關係。

本冊由四個單元構成。第一單元主要是有關鄰里生活的教育;第二單元主要是學校生活的教育;第三單元主要是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關係的教育;第四單元主要是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

總要求: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初步了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懂得和平與發展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四、教學重難點:

「我的成長與他人」這一教育主題是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本主題以兒童的成長與他人的關係為教育內容,從自我勞動體驗出發,激發對勞動和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最後落實到對公共勞動成果的愛護上。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知識,提高參與社會的能力。

2、從人道的角度出發,尊重兒童的差異與感受。如:在涉及到家庭、父母、親情的教學時,要考慮自己班上是否有離異家庭,怎樣做才能使部分學生的自尊不受到傷害。

3、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要讓班上所有學生都有參與教學過程的平等機會。學生的平等參與不僅是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理重要的是為使他們都感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對自己的期望。

4、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提供發展的資源。根據學生需要的差異考慮教學資源的分配,為所有孩子的發展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服務。

5、尊重學生的理性思考,特別是在涉及個人體驗與判斷的問題上,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把握「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不把既定結論強加於學生。

6、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六、教學進度安排

三年級下冊品社教學計畫

堽城鎮陳店聯小2012 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 學科教學工作計畫 學科 品德與社會 班級 五年級 姓名 張德水 堽城鎮陳店聯小 二0一三年二月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一 教材分析 1 本套教材的編排體系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

三年級下冊品社教學計畫柴

一 學生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生知識 能力 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 他人 家庭 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 活動性 實踐性較強,本班絕大部分會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

三年級品社教學計畫

三年級 品德與社會 2015 2016學年 上期教學工作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課程。教材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 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 行為規範,集體主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