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及心理健康培育

2022-04-07 19:03:27 字數 1040 閱讀 5399

[摘要] 大學生心理素質是與大學生的學習.學術研究和生活實踐密切聯絡的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與能力、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創造力既有密切的關係,又存在著差別。

大學生心理素質建構應以人的大腦發育規律為基礎,以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為依據,將理論思考與實證研究結合起來。本文擬將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心理健康教育聯絡起來,做一分析研究。

1.心理素質的涵義及其特徵

關於心理素質的涵義,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許燕認為,心理素質是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後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並發展起來的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基本說明了心理素質的本質,但是沒有說明心理素質與人的單個的心理品質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各種實踐的關係。劉華山認為,心理素質是個性心理品質在人的生活實際中的綜合表現。

這一定義抓住了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及特徵,但這個定義中所說的生活實際比較籠統,其針對性不夠。張大均認為,心理素質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將外在獲得的東西內化成穩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並與人的社會適應性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絡的心理品質。這一定義清楚地說明了心理素質形成及其特性,該定義中強調心理素質與人的社會適應性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絡,這種觀點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學生心理發展有其年齡階段特徵,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結構的重點應有所不同,社會適應性行為與創造性行為並非對所有年齡的學生都同等重要。

綜合上述幾種看法,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是在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後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並發展起來的,與大學生的學習、學術研究和生活實踐密切聯絡的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

2.心理素質與幾個相關概念的關係

心理素質與能力、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創造力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心理素質與上述幾個概念也存在著差別。

至於創造力,在直覺的水平上,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為止,恐怕還找不到乙個學者乙個學者們公認的創造力定義。心理學家曾提出了多個關於創造力的理論模型,其中,斯騰伯格(sternbers)提出創造力三維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創造力包括創造力的智慧型、創造力的智慧型風格和創造力的人格層面,代表著學者們傾向於將創造力的認知、人格和社會層面統合起來理解創造力的發展趨勢。

論大學生心理健康

摘要 目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較多。據此,提出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採用激勵 補償 轉嫁 昇華等積極的心理防禦方法和文飾 潛抑 投射和反向等消極的心理防禦方法及有效的心理調節手段以消除心理障礙,使之達到心理健康標準。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是社會關注的問題之一。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一代,其生理 心理...

大學生心理素質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人們比學歷,比背景,比相貌,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能力,良好的應變力,適應力,口才等實質的能力,而這些少不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那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又如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旦形成,就有固定的方向性,會對...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學生心理素質發展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心理學家提出 二十一世紀需要生理 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來的竟爭是心理素質的竟爭。因此,我們教育者必須大力加強中小學生的心靈陶冶和心理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