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城市總體規劃 年 》說明

2022-04-02 14:22:36 字數 4816 閱讀 9418

中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3年)

(簡本)

一、規劃範圍與期限

(一)規劃範圍

本規劃確定中山市城市規劃區範圍為中山市域範圍,即中山市行政轄區範圍;在地域空間上分為市域、中心城區兩個層次。

1.市域規劃範圍

包含陸域總面積1784.00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176.00平方公里。

其行政建制包括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火炬開發區、小欖鎮、南朗鎮、三鄉鎮等24個街道辦事處及建制鎮。

2.中心城區規劃範圍

包括主城區(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4個街道辦事處)、火炬開發區(不含馬鞍島部分)及港口鎮、五桂山街道辦事處(不含桂南、南橋部分),陸域總面積362.60平方公里。

(二)規劃期限

2010-2023年

二、城市發展目標與策略

(一)城市發展目標

堅持全面改革創新,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打造新型專業鎮,加強兩岸四地區域合作,走國際化道路,與粵港澳共同建設世界級城鎮群,把中山建設成為適宜居住、適宜創業、適宜創新的創新發展與專業製造中心城市、珠三角宜居建設精品城市、全國改革先鋒示範城市。

(二)城市發展策略

1.經濟發展策略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顯著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2)構建以現代專業製造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體,區域創新服務業為支撐,都市休閒農業協調發展的創新型特色產業體系,提公升中山區域與國際競爭力。

(3)加快專業鎮與傳統製造業公升級轉型,打造新型專業鎮,發揮經濟轉型引領作用。強化生物醫藥、健康保健、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與粵港澳和灣區合作力度,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休閒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研發、教育、資訊、文創等高階服務業。

發展特色休閒農業,為珠三角都會區提供觀光、休閒、教育等服務。

2.空間發展策略

(1)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加強兩岸四地合作,圍繞珠江口灣區打造世界級城鎮群,形成與港澳共建的世界生態宜居灣區。借助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與珠江三角洲東部地區的聯絡,構築面向區域綜合發展的城鎮空間結構。

(2)強化市域空間管制,優化整體空間結構,提公升外圍組團中心服務功能,培育翠亨新區等戰略性發展節點,構築分工明確的多層次空間結構。

(3)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強化地域文化特色。通過城市有機更新,提公升城市品質,改善城市環境,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

3.社會發展策略

(1)加強人口服務和管理。完善積分制入戶城鎮政策,建立全口徑的人口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加快人口市民化程序。不斷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完善社群服務體系,改善人居環境質量。

(2)完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率先實現城鄉資源要素市場、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美麗鄉村。

促進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3)積極促進社會公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保障型住房建設,關注弱勢群體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保障事業社會化,改善創業環境,建設完善的社會事業體系,推動社會均衡發展。

(4)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設。大力發展資訊服務業,打造**現代資訊化管理服務平台,建設生態低碳智慧型城市。構建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完善防災減災和應急保障設施系統,建立有效應對各種公共突發事件的預警和防範機制。

4.宜居城鄉發展策略

(1)優化市帶鎮模式下的城鄉協同發展與管理機制,完善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與公共服務平台。

(2)強化城鄉空間分割槽分類指引,實施差異化的空間管制措施,構建生活、生產、生態一體化的景觀體系。形成現代城市與傳統鄉村相融合的城鄉空間格局。

(3)優化城市功能,全面提公升城市生活品質,營造優良的人居環境;在滿足不同人群對住房、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需求的同時,重視低收入人群對於住房和服務設施的基本需求。

三、城市性質與規模

(一)城市性質

珠江三角洲地區性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專業製造基地,國家生態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二)城市職能

1.中山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

2.高新技術及現代製造業的創新型產業基地;

3.珠江口西岸現代服務中心;

4.珠三角優質生活圈的宜居城鄉示範區;

5.以香山名人文化、嶺南水鄉為特色的旅遊服務中心。

(三)城市規模

1.人口規模

規劃期末市域常住人口約為420萬人,其中城市(鎮)人口約為403萬人,城鎮化水平約為96%。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約為167萬人,其中城市(鎮)人口約為164萬人。

2.用地規模

(1)市域城鄉建設用地規模

規劃期末市域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695.00平方公里以內,其中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584.00平方公里左右,強化全域範圍內的土地集約利用,加強城市建設用地管理,逐步降低人均建設用地規模。

(2)中心城區城鎮建設用地規模

規劃期末中心城區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205.71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鄉建設用地控制在123.18平方公尺左右。

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96.41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鎮建設用地控制在119.76平方公尺左右。

四、市域資源利用和空間管制

(一)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目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節約用地,全面規劃,嚴格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與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全市規劃期內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保持在43867公頃,對基本農田保護區實施嚴格保護。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國策,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按照已批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嚴格管理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城鎮建設布局應注重耕地保護,應主動避讓城區周邊基本農田。

(二)空間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結合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城市綠線劃定生態控制線,控制資源環境底線。

2.嚴格保護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內禁止安排汙染工業;加強濕地、人工濕地等的建設和保護。

(1)全市自然保護區即長江庫區水源林市級自然保護區,範圍涉及東區、五桂山辦事處和南朗鎮,總面積6.36萬畝,其中山地5.76萬畝,水面0.60萬畝。

(2)重點保護和建設崖口紅樹林灘塗濕地公園。

(3)嚴格保護城市內河流水系,劃定河道管理範圍,抓緊實施水利工程確權劃界,各級水源保護區嚴格執行國家與省市相關標準與規定。保護與培育山體林地,嚴格限制城市建設用地占用該區域內的土地,嚴格控制該區域內開採活動。

(4)規劃期末全市控制開發區域的總面積不低於全市陸域面積的50%。

4.嚴格保護海岸線資源,堅持深水深用的原則,合理安排港口深水岸線、旅遊岸線和城市生活岸線,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然岸線。

(1)港口倉儲岸線,主要分布在馬鞍島、小欖水道、磨刀門水道、石岐河岸段。應集約利用港口岸線,提公升港口運作效率和用地集約水平;專注發展貨櫃等高附加值業務及港口物流服務,改善港口物流產業結構;發展城市生活功能,建設綜合性港灣。

(2)工業岸線,主要分布在馬鞍島、雞鴉水道、拱北河岸段。應嚴格限制濱海工業發展,加大汙染整治力度,提高新入產業門檻;原有村鎮工業園區應優先納入舊工業區改造,限期改造、搬遷。

(3)城鎮生活岸線,主要分布在小欖水道、石岐河、黃圃水道、磨刀門水道及獅滘河岸段。引入會展、商務、購物等功能,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濱海城市中心區。

(4)自然生態岸線,主要分布在獅滘河、石岐河、北台溪、拱北河、小欖水道、雞鴉水道岸段。對其實行分類管理:第一類需重點保護的,納入各類保護區嚴加管理,禁止任何開發建設行為;第二類可適度開發的,在保護自然景觀、合理限定旅遊容量的情況下,進行高質量、低汙染的開發,並嚴格限定開發範圍;第三類已遭受破壞或生態價值較低的,採用人工保育的手段,恢復或提高生態價值與景觀價值。

5.規劃期內適度控制新的圍海造地。維護與保持近河海交界水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整治各大口門,疏通口門航道,保持其安全狀態。

6.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針對歷史文化名鎮和名村、歷史地段與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等制定相適應的保護措施和規定。

(三)空間管制

1.合理劃定生態控制線,生態控制線範圍包括一級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坡度大於25%的山地、相對高差大於50公尺的山地、林地、河流湖泊、水庫及濕地以及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生態廊道和隔離綠地和其他需要進行生態控制的區域。生態控制線內控制面積892平方公里,佔中山市域總面積約50%。

2.嚴格劃定市域開發邊界,開發邊界是基於生態控制線和城市合理發展形態下的建設用地選擇區域,可以有效防止土地無序**。結合生態承載力,中山市域規劃期末開發邊界面積約775平方公里。

3.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聯動,保證重大專案落實,促進 「多規合一」,實現城市「一張圖」管理和開發邊界管控。

五、市域城鄉統籌與空間結構

(一)城鄉統籌

1.城鄉統籌策略

(1)堅持生態優先,嚴格空間管制、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鄉村發展區,明確生態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地區。

(2)堅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以城鄉制度改革為動力、以經濟產業統籌發展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路一體化為措施,全面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城鄉社會的融合、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空間的合理布局以及地域特色的保護。

2.市域城鄉統籌分割槽

將全市劃分為城鎮發展區、城鄉協調區、生態控制區三類,構建統一的城鄉空間發展與管理平台。

(1)城鎮發展區範圍、統籌模式與引導策略

①城鎮發展區,即2023年城鎮增長邊界範圍內區域,包括主城區、火炬開發區、南朗中心區、港口南部地區以及沙溪與大涌,以小欖、古鎮為中心的北部地區,以三鄉、坦洲為中心的南部地區,是未來中山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

②城鎮發展區重在「提公升」,發展應主要集中於高品質城市組團的打造和融合,提公升整體服務品質和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

③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引導產業高階化發展,提公升服務品質;增加舊城區基礎設施投入,逐步改造舊城,改善生態環境與公共服務水平;加大工業汙染和城市生活汙染的治理力度,有效控制區內城市休憩用地、生態廊道等。

咸陽市城市總體規劃

摘要 市域 為咸陽市行政管轄範圍,包括兩區一市十縣,土地總面積10196.4平方公里 核心內容為編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區 包括渭城區和秦都區,興平市的西吳鎮 田埠鎮和南位鎮,以及涇陽縣的永樂鎮 崇文鄉和高莊鎮,面積約798平方公里,佔市域總面積的7.8 核心內容為編制中心城區規劃。規劃期限 ...

遵義市城市總體規劃

市域城鎮發展戰略 實施三大戰略 1 點軸成網。2 集約 強中心 農村城鎮化。3 協調發展 持續發展。以城鎮發展帶動鄉村發展,推進城鎮化程序,促進城鄉協調。市域城鎮空間結構 規劃到2030年在市域形成四大城鎮發展片區,構建 市域中心 片區中心 片區次中心 中心體系,打造 一核 兩軸 四帶 的城鎮體系空...

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一 公示內容 池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2009 2030年 綱要 公示一 上輪規劃回顧 1 2001年城市總體規劃要點 2 上輪規劃實施過程中的不足 1 對池州市經濟和城鎮化的迅猛發展估計不足,城市規模 城鎮化水平和gdp已接近或超過遠期 2020年 的水平,因此對2010年以後的發展已失去指導意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