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

2022-03-30 18:36:30 字數 5515 閱讀 2956

第一章總論

一、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 內部控制意識相對薄弱

2、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3、 資產管理和控制制度有待加強

4、 對預算控制缺乏剛性(未逐筆核對,未涵蓋所有專案)

5、 費用支出方面缺乏有效控制(審核不嚴,專項經費被擠占)

6、 固定資產管理比較薄弱

7、 票據管理不夠嚴格到位

8、 崗位設定不夠合理

二、內部控制的目標

1、合法合規性

2、資產安全性

3、資訊披露真實完整

4、提高管理服務的效果

5、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實現發展戰略

三、內部控制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1)在設計內容上,必須突破會計控制的界線

(2)在設計物件上,應當包括對人、物、活動的全面控制

(3)在設計的流程上,應當考慮各流程的風險控制點

2、重要性原則

3、制衡性原則: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定、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宮效率

4、適應性原則:與單位規模相適應、與業務範圍相適應、與競爭狀況相適應、與風險水平相適應

5、成本效益原則

四、以coso為框架的內部控制5要素: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內部監督

(一)內部環境

1、行政事業單位的法理結構

2、內部機構的設定及權責分配

3、內部審計機制

4、單位的人力資源政策

5、單位文化

(二)風險評估

內容: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對單位內外風險進行分析、關注固有風險,特別是剩餘風險

常常使用比較分析法(橫向和縱向比較)

常用的風險應對策略: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風險承受

(三)控制活動

常用的控制活動:不相容職務分離、授權審批、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風險預警機制、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四)資訊與溝通:真實、及時、有用

(五)內部監督:有效性

五、內部環境

(一)誠信和道德價值觀

1、領導的操守和道德價值觀念具有槓桿作用:主要取決於單位領導。管理者必須立言、立行以昭示其高水平的道德標準。

2、制定行為準則和其他原則:對員工精神規範、儀容儀表、工作紀律、待人接物、環境衛生、組織管理以及違反守則的處理辦法規定;對員工的廉潔、資產安全、保密等的規定。旨在提高個人誠信及操守。

3、管理者對干涉正常程式或凌駕制度行為的規定

4、面臨不現實的目標壓力

(二)管理哲學和經營風格:是控制環境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因素。

1、管理層的主導作用

2、管理理念:包括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層對內部控制以及對具體控制實施環境的重視程度。控制理念反映在管理層制定的政策、程式及所採取的措施中,而不是放映在形式上。

3、管理層的經營風格:(包括:管理層是否對內部控制給予適當關注;是否由一人或幾人控制,監督、檢查機構對其是否實施有效制約;管理層在承擔和監控經營風險方面是風險偏好者還是規避者;管理層在選擇處理問題的對策時傾向於激進還是保守;管理層對於資訊管理人員以及財務人員是否給予適當關注;對於重大的內部控制事項,管理層是否徵詢專家的意見,或經常與專家存在不同意見)

4、機構設定及權責分配(遵守的原則:任務目標;有效管理幅度;分工協作;權責對等;動態適應性)

5、單位文化(四個要素:制度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

6、人力資源政策(具有勝任能力和正直品行)

7、內部審計機構設定(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

六、風險評估

(一)設定目標:風險承受度是單位能夠承擔的風險限度,包括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和業務層面的可接受風險水平。如果能夠恰當地設定自身的風險承受度將給單位帶來長遠利益,但單位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承受設定風險度範圍內的風險,即最大可能損失。

(二)風險識別:收集損失原因、危險因素及其損失暴露等方面的過程。

內部風險因素:管理人員的職業操守;組織機構;研究開發、技術投入;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營運安全、員工健康。

外部因素:經濟形勢、產業政策、融資環境;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安全穩定、文化傳統、社會信用、教育水平、消費者行為;技術進步、工藝改進;自然災害、環境狀況。

(三)風險分析:定性分析方法:訪談、集體討論、專家諮詢、問卷調查以及標桿分析。定量評估:概率技術、情景分析、壓力測試法、敏感性分析。

(四)風險應對

1、風險規避

2、風險降低

3、風險分擔

4、風險承受(單位對風險承受度之內的風險,在權衡成本效益之後無意採取進一步控制措施的,可以採用風險承受策略。風險規避策略在採用其任何應對探施都不能將風險降到單位風險承受以內不得情況下適用)

5、風險評估的監督和評價(主要考慮的因素:1)單位是已建立、溝通整體目標,並輔以具體策略和具體管理服務活動的開展計刂92)是否建立風險評估制度並保證執行 3)是否建立某種機制,識別和應可能對單位產生重大且普遍影響的變化;

4)風險制管理部門是否嫻立某種流程,以識別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發生的重大變化)

七、控制活動(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

(一)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6大類主要的不相容職務

1、授權與執行分離

2、執行與審批分離

3、執行與記錄分離

4、保管與記錄分離

5、保管與使用分離

6、執行與監督分離

(二)授權審批控制:明確責任

1、授權控制的範圍:

1)不經合法授權,不能行使不能審批

2)有權授權不得越權;

3) 單位業務不經授權不得行使,一經授權必須執行。

2、授權按形式分:常規授權和特別授權

1)常規授權:是按既定的職責和程式進行,

2)特別授權:對非經常經濟行為進行專門研究後授權,處理特定業務的具體條件及其有關具體人員。

3、遵循的原則:

1)全面控制和重點控制相結合;

2)事前審批和事後審批結合

3)相互牽制

4)程式定位

(三)會計系統控制

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會計制度。

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是規定各項會計工作崗位的職責和許可權並落實到每一會計工作崗位的制度。

(四)財產保護控制

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定期盤點,進行賬實核對。

(五)預算控制

明確各單位的職責許可權,強化預算約束。

一般單位全面預算體系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財務預算。

預算編製是單位實施預算管理的起點,也是關鍵。單位採用什麼方法編制預算直接影響到預算管理的效果。

(六)運營分析控制

內容包括:財務分析、經營分析、預算分析、專項分析和綜合分析

(七)績效考評控制

八、資訊與溝通

(一)資訊蒐集

對內部和外部資訊進行篩選、核對,提高資訊的有用性。單位應結合自身特點以及成本效益原則,選擇適合的方式蒐集有價值的資訊。

(二)資訊傳遞

(三)資訊共享

(四)反舞弊機制、舉報人投訴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

九、內部監督

(一)內部監督的組織機構

加強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和業務能力建設,提高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恍然效率,樹立監督檢查的權威性。

(二)內部監督的方式

1、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以及兩種方式相結合

內部監督分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其中日常監督是進行常規、持續的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是對單位的發展戰略,業務流程等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專項監督的範圍和頻率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以及日常監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確定。

2、持續性監督檢查和專項監督檢查以及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

持續性監督檢查是進行連續的、全面的、系統的、動態的監督檢查;專項性監督檢查是進行不定期的、有針對性的監督檢查

(三)內部控制評價

(四)內部控制檔案

妥善保管相關資料,確保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過程中的可驗證性

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評價

(一)內部控制評價的原則:

1、風險導向原則,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確定需要評價的重大業務單元、流程環節;

2、一致性原則,評價結果的可比性;

3、公允性原則;

4、獨立性

5、成本效益性

(二)內部控制評價考慮的因素

1、是否定期評價,是否都有適當政策;

2、單位人員在履行職責時,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執行的證據

3、與外部溝通是否能證實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4、管理層是否採納會計人員的建議

5、管理層是否糾正控制執行中的偏差

6、管理層是否及時根據監管機構的報告及建議採取糾正措施

7、是否存在協助管理層監督檢查的職能部門

8、監督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向誰報告;是否不承擔經營管理責任

(三)內部控制評價內容

1、職責分工的健全狀況

2、與單位內部組織管理是否吻合

3、業務處理程式是否規範、經濟,其執行是否有效。

4、各項手續是否完備

5、是否符合不相容崗位分離

6、是否有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度

7、關鍵控制點是否均有必要的獎懲措施,是否有效執行

8、在執行中受管理層的影響程度

(四)內部控制評價程式

(一)建立內部評價機構

(二)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況進行調查

(三)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測試

1、個別訪談法。

2、調查問卷

3、比較分析

4、標桿法,對組織內外部的相同或相似經營活動的最佳實務進行比較,做有效評價

5、穿行測試法,抽取乙份了解整個業務流程

6、 抽樣法,

7、 實地查驗法,對財產進行盤點清查

8、重新執行法,對某一活動的全過程重新執行來評價

9、專題討論法

(四)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

對差錯、浪費、損失、非授權使用等敏感問題進行評價,找出失控原因,提出改進、補救措施。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單位應當認定內部控制存在設計或執行的缺陷:

1. 未實現規定的控制目標;

2. 未執行規定的控制活動;

3. 突破規定的許可權;

4. 不能及時提供控制執行有效地相關證據。

(五)編寫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單位應當結合年末控制缺陷的整改結果,編制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至少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 目的和責任主體;

2. 內容和所依據的標準。

3. 內部控制評價的程式和所採用的方法。

4. 衡量重大缺陷嚴重偏離的定義以及確定嚴重偏離的方法。

5. 目標是否有效地結論;

6. 目標如無效,存在的重大缺陷及其可能的影響;

7. 造成重大缺陷的原因和相關責任人;

8. 針對這些缺陷的補救措施以及實施計畫。

第二章.貨幣資金控制

一、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目標

1、貨幣資金的安全性

2、貨幣資金的完整性,預防私設「小金庫」

3、貨幣資金的合法性

4、貨幣資金記錄的真實可靠性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

一 單項選擇題 1.本規範,第一章介紹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範的適用範圍 基本定義 主要目標及建立內控的原則,並明確 對內控的責任。a.單位負責人b.出納c.市場總監d.財務總監 2.內部控制的 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 資產安全 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

關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

最近,筆者參加了由赤壁市財政局舉辦的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培訓,但發現其中對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卻涉及甚少,而長期以來,由於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業務核算較企業來說相對簡單,涉及環節較少,內控度認識不到位 執行力度不夠,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財務收支無法控制 會計資訊失真等問題。如何通過建立符合行...

試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作者 付媛媛 科學與財富 2019年第01期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改革的不斷創新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也逐漸得到強化。同時,社會各界人士對行政單位重視程度也隨著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對其資訊發布的公開性 公正性更是提出更高要求。那麼,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要積極完善本單位內部各項管理制度,提高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