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就是把認識和知識落實轉化為實踐

2022-03-25 08:48:02 字數 4858 閱讀 6094

習慣就是把認識和知識落實轉化為實踐,更從實踐中鞏固和加深認識,再轉化為更高的實踐;習慣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定持久的條件反向和自然需要,它體現了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哲學原理,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化學的關鍵。在平時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注意聽講、勤於思考、課後及時複習,並通過練習加以鞏固的學習習慣,下面我就課前預習,課上聽講和課後複習鞏固幾個重要環節分別加以闡述。

一、課前預習

首先我來談談為什麼要進行預習。預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因為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不是靠一次聽講就能做到的,而要通過多次強化,通過預習可使我們上課聽講更認真,注意力更集中,因為我們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課上通過老師的講解,會對知識理解更深刻,提高聽課效率。

預習可以培養我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中學生需要培養的諸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就能使我們的學習更主動,更有創造性,更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掌握了自學能力,就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的一把密鑰匙,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汲取新的營養。下面我來談談如何進行預習。

1、 首先要通讀教材,搞清楚課本上講了哪些內容,要解決什麼問題。通讀之後要掩卷而思,看哪些內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內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點等,要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大概了解。

2、 在通讀基礎上進行細讀,要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層的內容,在細讀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僅要知道書上講了什麼,還要思考「為什麼」,要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比較,對重要要領結論及關鍵字詞做好標記,對存在問題也要隨時記錄,這樣邊讀邊記,邊讀邊注,提高閱讀效果,培養了自學能力。

3、 在預習中還要注意分析,歸納,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找到預習中重點內容,對發現的問題帶到課上,看老師如何分析。這樣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總之,在預習中要做到先通讀,再細讀,並注意總結歸納,注意知識點間的聯絡,搞清楚哪些知識需要記憶,哪些內容還不太理解,使預習達到一較高層次。提高了自學能力。

二、課上聽講

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課,可使思維活躍,注意力更集中,聽講是學習中乙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聽講中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抓住重點,帶著問題聽課,對於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要看老師是如何分析的,自己為什麼沒弄清楚,這樣不但可以理解這部分知識,還有助於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帶著問題聽課,可以變被動為主動,聽講目的更明確,注意力更集中。

在聽講時也要做到手腦並用,做好聽課筆記。做筆記要抓住重點,條理清楚,特別要記的內容是知識點間的聯絡,例題分析,對於老師分析某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特別重視,這正是我們上課時需要培養的能力,對於預習中了解的內容可通過老師講解強化記憶。

在聽講時速要重視實驗,注意能力的培養。化學課上演示實驗較多,在老師演示實驗時,我們要認真觀察,並善於思考,要注意觀察實驗現象,還要抓住本質的內容。如高一化學第一章鹵素的第一節,氯氣的性質中,當燒熱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我們可觀察到有棕黃色的煙生成,這是生成氯化銅的緣故,但還有乙個很重要的現象即銅絲繼續保持紅熱,這一現象很容易被忽視,正是通過這一點說明該反應是乙個放熱的反應。

在觀察實驗時,不能只滿足於表面的現象,還要對實驗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聯想,要抓住實驗的本質,如hcl氣體極易溶於水,可通過噴泉實驗說明hcl的溶解性,在觀察實驗時,我們發現當擠壓膠頭滴管,有少量水進入燒瓶,開啟止水夾,燒杯內的水就沿著導管噴入燒瓶,形成美麗的「噴泉」。我們再思考,為什麼會形成「噴泉」呢?主要就是燒瓶內的氣體溶於水、壓強減小,大氣壓把水壓入燒瓶,掌握這一原理

根據原理,要形成噴泉,燒瓶內氣體要大量減少,壓強減小即可,溶液充滿燒瓶,也就說明無氣體剩餘,馬上選出答案為b和d,例在實驗室制hcl的實驗中,我們思考為什麼制hcl和制cl2尾氣吸收裝置不同,為什麼制hcl時加一倒置漏斗即可防止倒吸,通過多思考,多聯想,也就掌握了這樣知識點。

三、課後的複習和鞏固

課後及時複習,通過一定量的習題加以鞏固,是學習習慣中很重要乙個環節。課後鞏固不單指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是在做作業前首先要把這部分內容進行複習歸納―即課後及時複習。

課後複習就是把預習的內容和老師課上所講內容加以整理、歸納,是乙個知識再現的過程,也是乙個強化記憶的過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從這個規律可以看出,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預習是對知識的初步記憶,必須課後及時複習。複習越及時,遺忘越少。

在複習時可先整理筆記,使老師講課內容再現,並通過整理、歸納,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在預習、聽講、複習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已基本掌握,但要對知識真正理解,能夠靈活應用,還必須通過練來達到這一目的。練要在複習的基礎上進行,練不是跳入題海,做的題多,成績提高不一定快。下面我來談談如何通過練來鞏固所學的知識,並通過練習來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最主要場所。作為主體地位的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雖然要積極配合教師的提問和其他行為要求,但其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聽講」。化學課堂的聽課屬於聆聽,聽課的投入程度和效率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成效。

一般來講,「課前準備、積極聽講、做好筆記」這三個環節對聽課效率有直接影響。

一、 課前準備

化學學科有兩個較明顯的特點:(1)知識點較瑣碎繁多,各塊知識間銜接緊密,看似並列,實為遞進關係,知識的上下位之間關係明確。如:

高二冊中醇、酚、醛、酸、酯等五大有機物;又如:例子鍵、共價鍵。通過預習,就可以彌補基礎知識的漏洞,找出新課知識的重難點和疑點,增強聽課的目的性和針對性。

(2)演示實驗多。人教版的高中化學課本中,實驗內容、實驗步驟都是用小體字書寫,每個實驗平均有4~5行字,若不經過事先預習,往往對實驗現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那麼本來欲通過實驗達到的「再現、揭示、發現、證明和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就大打折扣。

筆者對本校211名理科生進行了調查,按照他們的化學成績在班中的名次分為a、b、c三組,a組為前15名的優生,b組為16~36名的中等生,c組為36名以後的中差生。選擇「上課前能預想到老師要講的內容」的同學佔各組總人數的比例分別是86.2%,63.

7%和42.8%。所以同學們完全可以相信「磨刀不誤砍柴功」,同時還應注意在課前要調節大腦,使大腦由抑制狀態轉入最佳狀態,便於積極地觀察、感知、思維和想象。

二、 課堂聽講

1、 善於觀察,明辨是非

化學課堂上,為了使物質之間的變化過程更直觀、形象生動,老師往往會用演示實驗或補充實驗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就要學會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分清主次,爭取迅速捕捉到不太明顯的但又能反映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屬性的現象。用鼻子分辨氣味,用耳朵注意聲響,用腦去分析和判斷。

充分調動眼、鼻、耳、心等器官協同作用,集中注意,增強視覺和聽覺感受。例如:在做乙醇在銅絲作用下氧化成乙醛時,老師會將繞成螺旋狀的銅絲反覆多次的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後插入乙醇溶液中,在這個過程中應發現銅絲顏色由紅色到黑色又到紅色,溶液則產生了新的刺激性氣味。

從而可以得出銅絲只作催化劑,真正與乙醇作用的是氧氣,它使乙醇變成了新的有機物。

2、 超前思考,比較聽課

所謂「超前思考,比較聽課」,即上課不僅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力爭走在老師的前頭。這樣既能在聽課中排除疑難、深化理解,還能通過聽課檢驗和鍛鍊學生自己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全面性。例如:

在學習「so2的化學性質」時,在老師分析得出結論之前,應積極思考,從s(+4)的化合價入手,結合氧化還原部分中已知的中間價態可公升可降規律,**出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與課本上的相比,只漏下」有漂白性「這一條。聽了老師的講解後,對so2性質的理解一定會更深刻,更全面。

對上述組同學就「老師提問後」的做法來看,選擇「積極思考,在老師宣布之前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分別為74.1%,40.2%,13.

1%,而選擇「一旦思維受障礙就算了吧」的分別為25.8%,58.7%,77,1%。

從中可以明顯看出積極思維對成績的影響。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無論誰想獲得發展和教育,都要通過自己的活動,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

否則他從外部得到的只能是刺激。

3、 注意用目光和老師交流

上課時,你的目光是看黑板抄板書、看老師聽思路還是低頭翻書翻資料呢?對此3種做法,化學成績較優秀的選中率分別為7.0%,73.

7%,19.3%。可見目光跟著老師轉是最佳做法。

事實上,師生間積極的目光交流不僅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使老師也很容易從學生的表情裡讀出哪些地方學生已懂可略講,哪些地方還需放慢速度重點講。因此目光交流的過程實為師生間相互了解、感知的過程。

4、 及時記錄疑問

當發現老師所講的一下子難以被自己理解吸收,與自己的觀點有出入,而單獨提問在時間上又不允許時,你的做法該如何呢?調查的資料表明,絕大多數同學都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在筆記本上或課本上做個記號,待課後立即請老師或同學來解決它,而很少有同學認為可以不做記號、不必管它的。選擇「寧可不聽後面的課,也要將之弄懂的」各組均不超過10%,可見緊跟老師的思路還是最重要的。

5、 善始善終,聽好小結

臨近下課,經歷了緊張一節課的大腦往往感到疲憊倦怠,往往會對小結部分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結尾的話雖然不多,卻常常是一節課精要的提煉和複習的提示,是點睛之筆,「代眼」、「核心」所在,它對我們進一步理解課本內容、掌握知識要領、領會知識的實質,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有否用好小結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著你在本節課中的收穫大小。

如:選擇「支起耳朵仔細聽」這種做法的在a、b、c三組中有著較明顯的區別,分別為43.10%,38.

04%,32.78%. 而「嫌老師囉索、麻煩、不如早下課」的同學在c組中相對最多。

所以同學們在今後的聽課中,要努力克服消極情緒,發揚「愈戰愈勇」精神,為每一節課劃上完美的休止符號。

三、 做好聽課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即使再聰明仔細的學生,一堂課下來,也只能回憶課堂內容的大概結構,大部分細節內容特別是資料性較強的很快會被遺忘。為了充分消化吸收和理解,做適當筆記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但有些同學生怕一旦記了,就會聽不好老師所講的而心存疑慮,實際上只要講究記筆記的技巧,該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如a組同學中有70.69%是在老師講課的間隙,快速記錄自己的疑問和感悟,亂一點沒關係;而「照抄板書」和「力求美觀大方」的分別只有10.

34%和17.24%。另外,在習題課或作業點評上,最好能記下老師指出過的或自己所犯的錯誤或對自己特別有啟發的思路和規律。

如:當出現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時,對此題或此解應快速記下,待課後再細細琢磨。

管理就是把理論變為常識

陳春花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經濟與 學院執行院長 管理是管事而非管人。事實上,人是無法管理的,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每乙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而不是被管理 在最初講授組織管理課程的時候,我一直為這樣一些問題困擾 為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為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

管理就是一把「篩子」

明陽天下拓展培訓 管理就是一把篩子,也就是講究規則 考慮法度 眾所周知,篩子是乙個工具,篩格是具有固定大小的格仔,也就是固定的度量,反映了一種準則,一種標準。篩子在篩選東西的時候,比篩格大的東西掉不下去,比篩格小的東西掉下去,也就是符合的篩格大小為規則。聯想到我們管理,莫不是如此。一 有了真正意義的...

莫把習慣當標準

在日常生產工作中,為了安全 高效優質完成各項生產任務,每個單位和部門都制定出本單位和部門所從事工作的標準化作業指導細則,並要求職工在工作中落實這些作業細則規定,嚴格按標準作業。而在實際工作中,不少人卻忽略了這些規定,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當標準。比如登高作業時圖方便不繫安全帶,進入廠房時不戴安全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