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的與社會》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學會做人

2022-03-22 02:39:57 字數 2910 閱讀 1527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

如何培養學生學會做人

思南縣實驗小學張羽仙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確,「教會學生做人」是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小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正是完成這一任務的主載體和主渠道。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總目標,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基於此,《品德與社會》課的第一要務,就是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會做人。

《品德與社會》教材是對學生系統地進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要著眼於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情感薰陶的深層次,著眼於學生怎樣學會做人,在教學上創特色,上水平。要針對班級學生實際,制定教學方案,以人為本,掌握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做人道理,教給學生道德判斷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諦。

《品德與社會》課是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小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學中,我緊緊扣住這一主線,串連如孝親敬長、友愛同學、文明禮貌、尊重他人等這些做人最起碼的基礎道德行為規範的「珠子」,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有效地確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讓學生終身受益。

在教學中,要扣好線,串好珠,必須做到:第一,滲透有心。要增強滲透意識,增強各個「珠子」滲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鑽研教材的過程中,要善於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做人因素,充分發揮學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

第二,滲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結合實際,自然得體,力求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體現出學科的滲透魅力。一是適時地擴充內容,開發課程資源,大膽對教材進行取捨,提高滲透效應;二是把教會學生做人有機地滲透於道德認識的獲取、情感的體驗和行為的訓練之中,滲透於學生的思想反饋的資訊中,並及時地捕捉教育契機,隨機施教。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為了友誼,我們共同努力》一課時,我先設定了乙個具體的範例:「小麗和同學們約好去採桑葉,但朱立文同學一直沒去……於是,同學給他開了一張處方:症狀是說話不算數;處方是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輕易答應別人,說到就一定要做到,實在做不到,要說明原因,並說『對不起』」;教師創設這樣乙個小故事加一張友情處方,來教育學生「友誼需要真誠的呵護,乙個人誠實、守信能贏得朋友,反之則會影響友誼」。

接著,列舉幾組來自真實生活中的不和諧:一是同學之間鬧彆扭,夥同其他人不跟他玩;二是在小同學面前居高臨下;三是同學獲得了獎勵不祝賀,而是說「有什麼了不起」……把問題和處方留給學生,讓他們通過交流討論後,知道快樂共同分享,痛苦一道分擔,友誼需要的是平等、愛心,共同的呵護,而不是霸道、嫉妒,更不是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護友誼。

培養學生學會做人,要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因勢利導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提高和鞏固道德認識。為此,第一,激趣。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情境,採取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愉悅心情,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激疑。

「學貴有疑」,有疑才能引起定向**,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去探明課文內容所蘊含的道德認識。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我的家鄉變了樣》一課時,緊緊圍繞「家鄉變化發展」這一主題,引導學生聯絡身邊發生的變化:路寬了、車多了、房子變漂亮了、用手機、裝**的人多了……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感受和**科學技術對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生活的促進作用。

緊接著提出問題:科學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新問題。你知道嗎?

這一問題的提出,既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激起了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疑惑,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學習積極性。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初步認識到「科技是把雙刃劍」這一道理。

葉聖陶先生曾說:「作者思有路,遵路利誦背」,但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出現豐富、實用的教材內容與單

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存在「反差」,品德教學規律與實際教學過程之間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輕導行,重主導輕主體,重明理輕激情等。為此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型別的課文,順應編者意圖,做到以下三點,才能發揮其「教會學生做人」的作用。

第一,著眼於做人道德認識的提高。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確立做人的基本準則,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對每節課應當學習的道德要求,能夠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從而能學會並運用於實踐中去。

第二,著重於道德情感的培養,因為這是做人道理認識的催化劑,是從知到行的橋梁,促使學生將做人道理轉化為做人準則的信條,進而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選擇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為線索,講究「育」的策略,採取以理育情、以境誘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種方法,借助心理換位,設身處地,移情想象等體驗方式,達到強化感情之目的。

第三,著力於做人行為的指導,使學生懂得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明白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為此,在教學時,要一環扣一環,首先應激發行為動機,使其樂於去做,其次提出行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麼,接著指導行為方式,使其知道怎樣去做,再則提供行為範例,使其學著去做,最後是鼓勵行為實踐,使其堅持學著去做。

教學活動應該是目的明確,計畫慎密,步驟緊湊的高效活動。教材正文、插圖、閱讀材料和思考題豐富多彩,知識量很足。但教學中,教師面面俱到,不分輕重主次,滿堂灌現象依然嚴重,使學生聽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於膚淺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認識,必然造成知行脫節。

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做到:適時,即適時提出思考,讓學生帶著思考題去看書,聽課,教師針對思考題應有意識地講解、強調,加深印象;定向,即要處處把握好「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的方向,引導學生把思維重點定向在「如何學會做人」的道理上來,突出其思想性,把思想性與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度,即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不宜過深地講解做人道理及倫理道德,但也不能過淺地浮於表面的認識,輕描淡寫,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

總之,《品德與社會》學科培養學生學會做人,主要是使學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培養一些做人的基本行為習慣,為長大以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做乙個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科教師,要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教學生學會做人。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情感實踐

作者 李春玲 新校園 中旬刊 2017年第01期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中,情感教學日益凸顯出重要地位。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情感體驗的作用,幫助學生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體驗情感,借助現代多 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情感,結合課程內容開展實踐活動深化他們的情感,進而在認知明理中昇華他們的情感。關...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小學 品德與社會 學科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深化階段,通過近幾年來的培訓 實踐 探索 教研,我們對小學品社課在關注學生素質發展和如何實現培養目標方面取得了共識。但是,在涉及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內容 組織形式 實施步驟 評價方式等課堂教學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的一線教師卻不斷遇到各種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戰,矛盾的...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諸城市科信小學劉慧琴 一 自主 開放性的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覺處理教學。其一,課程內容的開放。我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訊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侷限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