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2022-03-05 17:46:26 字數 1703 閱讀 6651

順利實踐教師角色轉換的對策

伴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新的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傳統的教師職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教師教師要想成為真正的「魔術師」,必須進行角色的轉換,這既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專業化的需要。順利實踐教師角色轉換的對策變得尤為重要。

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和基於網路化的新環境,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轉換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重構教育觀念。

著名現代化問題專家阿歷克謝·英格爾斯在論及現代制度時曾說:「如果乙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夠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著這些現代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上都經歷乙個向現代化的轉變,失敗和畸形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角色的全面轉換應該從重構教育觀念開始。

重構教育觀念既是要求教師在總結、反思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一次性教育觀、封閉式教育觀的基礎上,樹立素質教育觀、終身教育觀、雙主體教育觀、創新教育觀、情商為主教育觀、四大支柱教育觀,實現教育觀念的與時俱進。沒有教育思想的重構,教師不可能進入教育探索的境界,不可能獲得教師應有的智慧型和素養,從而也就不可能扮演好教師的多重角色。教師要首先在心理上逐漸接受「教育面臨危機」、「教師職業面臨危機」的事實,意識到舊的觀念、舊的角色的危害,在不斷的嘗試和實踐中,慢慢適應先進觀念,最終達到教育觀念的科學重構。

2.提高綜合能力。

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開拓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研究的能力、合理運用**的能力、合作的能力。 在網路環境下,教師的能力組成直接決定了教師能夠扮演的角色的屬性。

試想,如果乙個教師不具備學習資源設計和開發的能力,他如何擔任教學資源的「挖泉人」的角色?不具備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他如何扮演課程整合的「觸媒者」的角色?因此,在轉變角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的特徵,密切聯絡教學實際,堅持苦練基本功,積極開拓業務學習渠道、拓寬學習內容,努力提高綜合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完善教師的「角色叢」,繼而扮演好教師專業化需要的角色。

3.積澱育人方法。

在轉換教師角色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具備了觀念和能力還不夠,還應該有方法作保障。不通過一定的方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能順利實現的。首先是教會學生學習的原則。

教育的目的不在於教師給學生「**」,而在於教給學生「點金術」。其次是發展個性的原則。教育應該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核心。

鑑於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不能「千人一面」。再次是確立新的評價方案原則。回顧一下愛因斯坦的沉痛體驗是不無啟示的:

「人們為了考試,不論願意與否,都得把有用無用的廢物統統塞進自己的腦袋。這種考試使我如此畏縮不前,以致在我通過最後的考試以後有整整一年對科學問題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掃興。」最後是關注學生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原則。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換言之,就是為學生的未來生活著想。如果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忽略了未來教育,忽略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那將有悖於「木桶理論」,帶來的後果只能是教育的悲哀。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遵循了這些原則,並且把它們積澱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就會自覺的轉換自己的角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綜上,教師要順利實現角色的轉換,必須以觀念為主帥、以能力為先鋒、以方法為利器。在進行教師角色轉換的過程中,重組教育觀念是基礎,提高綜合能力是關鍵,積澱育人方法是保障。三者相互滲透,共同組成了教師角色轉換的「三步曲」。

教師轉換角色的過程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於轉換前的困惑和轉換中的艱難,但筆者想告訴大家的是:教師角色轉換好比是「鳳凰涅槃」,如果我們通過艱苦的努力實現了角色的轉換,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新型教師」,那將意味著我們獲得了新生!

中專生如何實現社會角色轉換

人的一生,面臨著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轉換。就中專畢業生而言,由學生角色到職業角色的轉換,在其一生經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這關鍵的時刻,應當以積極 正確的態度,認知新的角色,實踐新的角色,促使角色轉換整個過程的順利進行。角色理論認為,社會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角色職能和角色期望。每個角色扮演者只有在理解角...

HR經理如何實現在企業內的角色轉換

理論上,人力資源計畫是企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hr經理是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為總經理提供戰略人力資源規劃支援,幫助企業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實踐中,hr經理的地位卻有點尷尬。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還處在中層管理崗位,在有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還只是乙個崗位,只有hr經理乙個人單打獨鬥。hr經理...

語文課堂中如何實現師生的角色轉換

摘要 新課改中加強學習,盡快確立嶄新的教育理念,提公升課程意識,改進原來習以為常的教育方法 教學行為和教育手段。不同的教育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行為,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觀念不轉變,課改無從談起,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級培訓,領會課改精神,自覺學習課改的檔案和資料,研究新的語文課程標,以研究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