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數學教學反思 8 7 6加幾 人教新課標2019

2022-02-22 11:33:46 字數 1174 閱讀 7728

《8.7.6加幾》教後反思

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本身就是興趣的樂園,而教材在這方面又給教師做足了準備,所以教師就因該抓住教材和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在課堂上做好文章。我在講授8、7、6加幾這節課後,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1、數學**於生活。

在這節課的開始,我抓住剛搬入新學校這一契機,創設情境,讓學生為新教室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主題,引入新課。學生為布置教室剪紙,一組學生剪了8朵紅花,二組學生剪了5朵粉花,一共剪了多少多花?學生編題並列算式。

學生在這樣身邊的故事中找到了原來我們的生活到處都是數學。學生對這樣的課堂充滿了興趣,大多數學生看到同學們真的在黑板上擺著教師剪好的紙花興奮點很高,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對於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暢所欲言。

8、7、6加幾本身這節課就是一節枯燥的計算課,只是讓學生在計算中掌握湊十法,明白算理,並表達清楚就可以了。但是我追求的並不只是這樣乙個層次,我認為學生學習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孩子們的智慧型有潛質的,為什麼不再多挖幾鍬,讓我們看到更多呢?於是,我再讓同學們計算8+5的時候,找了很多的同學來說說自己的演算法時,我發現孩子真的讓我大吃一驚。

演算法一:動手擺,學生通過動手擺小棒,理解算理。先擺乙個8根,然後擺5根,把5分成2和3,把兩根小棒和8湊成10,10再加3等於13。

方法二:動手撥,通過對計數器的撥珠子來理解算理。心裡想著8,個位撥5,從5中撥回2個和心裡的8湊成十,再在十位撥乙個珠子,最後得13。

方法三:動手圈,在教師給的學習單上畫出自己的方法,把5中的2個給8湊成十,然後再加3。方法四:

有的學生是掰著手指往上接著數等等,通過學生的暢所欲言我突然感覺到孩子的思想是活躍的,他們已經學會了舉一反三,更加學會了知識的靈活運用。為什麼我們要手把手的不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呢?課堂上正是需要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才讓我們的數學綻放光彩。

3、 抓住規律幫孩子找到學習的捷徑。

會學習的人是會隨時總結方法幫助學習,不會學習的人是學過知識就拋之腦後,我要讓孩子感受學習是快樂的,同時還要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捷徑。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在計算時找出計算快的方法,比如8+5,見8給5退2再加10。7+6,見7給6退3再加10,這樣的總結方法學生運用起來簡便而快捷,並且這樣的方法正是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來的。

何樂而不為呢。

一節好的數學課要有閃光的亮點,還要有別出心裁的特點。所以教師在不斷的總結經驗的過程中把好的方法編出來。讓學生在數學課堂展現光彩。

一年級上數學教學反思9加幾 人教版

9加幾 教學反思 9加幾 是學生在學習了11 20各數的認識以及20以內不進製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知識,可以為以後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製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就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做了以下的深刻反思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根據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上課伊始,我...

一年級上數學教學反思幾和幾 人教新課標

幾和幾 教學反思 幾和幾,就是教學 以內數的組成,這主要是為了學習 以內的加減法打下基礎。在聽取了指導老師的意見之後,我決定不用實物操作,採用每個人都有的手指這一天然教具,將其貫穿可的始終。細細反思這次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感受 一 創 情 激 學 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慾,感覺不到問題的存...

一年級上冊9加幾教學設計

10為什麼把9湊成10?真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你真聰明,同桌把這種方法再說一遍好嗎。4 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若有從9裡面拿6給4大方法出現,一定要和從4裡面拿1給9的方法進行比較,強調想的都不錯,但從4裡面拿1給9的方法更簡單。4 那小猴是用什麼方法算的呢?一起來看。聲音 動畫 哪些小朋友的方法和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