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2022-02-14 20:36:52 字數 3325 閱讀 6014

興隆鄉中心小學於水河

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使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健康地成長。我從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已有多年,在教學實踐中,我針對學生實際存在的較大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了「分層施教、分類指導」,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這一有效教育資源,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使各個層面的學生、尤其是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也發現「分層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它容易形成優秀生學生盲目自信,而學習上的差生則產生過度自卑的心理。

因此在總結了「分層教學」的基礎上,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建立合作小組

由於先天的因素,學生中存在著差異,但學生之間的差異未必一定是壞事,只要樹立正確的辦學思想和學生觀,差異也是一種可供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我們每乙個教師都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每乙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慧型、個性、才幹是多樣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

我把全班學生按學習技能和學業成績分成優秀、良好、一般三個層次,再從每個層次中隨機抽取一至二名學生組成乙個合作小組,乙個小組人數不超過六人。由於每個成員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各小組間的同質性,使合作小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同時使小組內各成員間形成性別、學習成績、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在每個小組中,學生的個性不同,能力上,學業上各個層次都有,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為了激勵學生的競爭機制,我還要求每個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在橫向上進行展開相互競爭,並做到競爭中目標明確,並具有實現趕超的現實性,使這種競賽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二、實施學習小組間的競賽合作

由於每個合作小組之間學生是存在著差異的,是異質的,因此在小組合作中我考慮到讓每個合作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同時也讓小組內每個學生均有一定的分工,使每一位學生都要被指定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領導者、激勵者、檢查者、操作者等。而且讓每個學生輪流擔任,實現小組角色的互賴,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同時,我也考慮到,盡可能給每個成員更多的講話機會,讓他們沉默的機會盡可能少,盡可能多給他們共同學習的機會。

為了讓每個小組之間展開相互競爭,我在每節課上,讓每個小組之間比一比,今天那個小組取得的成績大,那個小組進步快,並提出不讓乙個學生掉隊。這樣讓任何乙個學生都能為小組的勝利做出自己的貢獻,從而培養了學生作為主人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在這種競爭中,學習小組內部會形成很強的凝聚力和互幫互學的合作風氣,使每個學生會努力的為集體的榮譽而認真努力的。

三、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確定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傳統教學中,教師組織的一兩分鐘的討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因此,學習小組既不同於以往的能力分組或興趣小組,也不是純粹是交友小組或娛樂小組,而是乙個協同學習的團隊。

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不提倡學生自願組合,對學生個人意願僅作為參考。我向學生說明的,合作學習分組,就象到了社會上,我們不能選擇單位裡的同事,難以選擇與誰做鄰居一樣。同時我注意教育學生要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尤其要關心那些效交往能力差、學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願意接近他們,爭取共同進步。

合作學習隱含著一種思想:學生們在一起學習,對自己和組內其它成員的學習都要負責。該學習方式強調使用全組目標和全組成功的方法。

只有全組成員都達到教學要求才算達到目標。所有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都有三個核心概念:集體受獎、個人責任感及成功機會均等。

這樣就要保證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生都接受同等的挑戰,各盡最大的能力。而所有組員的努力都能得到認可。

四、合作小組內角色的分配

小組合作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我注意做到每個小組內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學生都要被指定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而且讓學生輪流擔任,實現小組角色的互賴,這樣,可以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再如學生在講座前一定要有獨立思考,否則,就容易出現「搭便車」等等的情況。

同時,我還注意做到各角色名稱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重新起名,讓每個小組內,做到人人有角色,事事有人做,職責明確。

五、達成目標:

人際交往技能同認知技能,動作技能一樣,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得到系統訓練。「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這表明合作既是學習取得成功的條件,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目標。人際交往技能從大的方面可以劃分為「對話」與「共事」技能,如請求發言、遵循指導、稱讚他人、澄清觀點、支援反饋、互相檢查、表示疑義、提出建議、概括小結等等。

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注意加強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如培養學生學會聽取、學會說明、學會求助、學會幫助、學會反思、學會建議、學會解疑、學會整理、學會協調、學會分享。

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我對合作學習小組長(即領導者)定期培訓,使其在合作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注意培養小組領導者具備如下能力:1、主持小組學習討論,確保完成任務和質量。

2、目標明確負責任,善於組織和引導。3、關於歸納和總結,進行匯報和交流。4、協調組員威信高,分工合作效果好。

六、改革評價:

合作教學的評價觀與傳統教學也有很大不同。傳統的教學評價強調的是常模參照評價,關注個體在整體中的範圍,熱衷於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有侷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脫離了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在這種評價方式下,只有少量學生得到高分或好名次,能取得成功,而大多數學生則注定是學習的失敗者。

這不利於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有鑑於此,我在實施合作教學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將常模參照評價改為標準參照評價,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記分改為小組記分,以小組總體成績決定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大家佳作達標。同時,為了體現評價的公平性,我還根據學生以往的學業成績表現和測驗成績,安排優等生和優等生一起分組測驗,差生和差生一起分組測驗,中等生和中等生一起分組測驗。

有時候測驗的難度也可以有所不同。各測驗組的每個成員都與原屬小組的總分掛鉤,優等生小組的第一名,差生小組的第一名以及中等生小組的第一名所得的分值完全相同,這種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競爭、公平比較其貢獻的做法,最終會導致全班同學無一例外地受到獎勵,取得進步,並由此走向成功。

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不是更清閒了,而是擔負起了更大管理和調控職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重點是如何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從學生分析、目標設定、任務選擇、策略匹配、教學過程展開與評估等全部把握。

但是,要合作學習能始終卓有成效,僅僅依靠教師事先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時都會有意外的問題發生,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往往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規則外,在很多情況下,我還還注意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綜上所述,我認為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可使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並能培養學生作為主人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使學生形成很強的凝聚力和互幫互學的合作風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還將進一步進行探索。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培養

作者 肖朝美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42期 一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現狀中存在的不足 1.1 缺乏實質性合作學習,太過注重形式 在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很多地區的教師只注重小組學習的形式,忽略了明確的合作任務和合作目的,在任務設計上過於簡單 分組過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組內分工不明確,學生...

小組合作學習精神的培養

clear love成員團隊精神 其實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在於個人 團體力量的體現,每個人都要將自已融入集體,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作用。團隊精神的核心就是協同合作。團隊精神對任何乙個組織來講都是不可缺少精髓。這就是團隊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觀表現,這也是團隊精神重要之所在。俗話說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表殼的...

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方法之我見

作者 袁大君黃兵馬作林 教育視界 2015年第02期 摘要 小組合作 學習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是培養學生動手 動腦 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是推行嘗試教學的關鍵。教學中越來越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重視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課堂教學 動 起來,活 起來。關鍵詞 合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