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七冊課後反思

2022-01-31 07:50:46 字數 5421 閱讀 5603

教學反思:

《觀潮》一課,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沛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大家各抒已見。

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形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湧動的速度。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台上發揮、表演。

教學反思:

在《雅魯藏布大峽谷》這篇課文的教學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強調學生的自讀理解的能力,與上一課不同的是,我把資料**的欣賞放在入題之前,讓學生在學習課文以前就有乙個具體的印象,這樣,學生在初讀置疑時就能結合自己腦海裡對大峽谷的印象來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

教學反思:

在課堂一開始,就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設計了乙個開放性的問題:「這節課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這一問題調動起學生興趣,開啟學生相互交流的閘門,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切實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位置。「這麼多問題,你認為先解決哪個問題比較合適呢?」這個問題幫助學生理清閱讀的思路,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公升到了主動「學問」的地位,為學生走向主體性、走向自主**作了潛移默化的誘導。

這樣,既讓學生充沛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也增強了學習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起來也就自然會興趣濃厚,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教學反思:

《火燒雲》是四年級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按照「上來了、變化著、下去了」這樣的時間順序,著重寫了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火燒雲上來時作者寫霞光主要是抓住靜態來寫的,火燒雲的變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動態來寫的。

作者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讚嘆。

本節課,我是按照跨越式的教學模式進行上課的。上課是,我先為學生提供優美的**,並向學生解釋火燒雲的特點及形成過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然後我讓學生自由的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先寫火燒雲什麼,接著寫什麼,最後寫什麼。本來我在設計這一問題我是這樣來問的「思考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火燒雲的」,但是後來仔細一想這一問題對於剛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就把問題改了。通過學生的匯報,學生對課文的結構也是掌握的比較好的。

到最後總結部分,我讓學生歸納作者寫這篇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有乙個學生馬上舉手說,表達了作者對火燒雲的讚嘆。順著學生的回答,我引導學生說,火燒雲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也就是通過讚揚火燒雲讚嘆什麼了,學生馬上回答說讚美大自然。

我覺得教學這篇課文的另外乙個亮點就是在板書上。學生通過看黑板的板書很快就對課文的結構非常清晰。

在教學《火燒雲》這篇課文中,我覺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幾點,值得我以後在教學上要注意的。第一,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雲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

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第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整節課,讓聽課的老師和我也感覺得老師總是牽著學生來走。

缺少了讓學生來討論、質疑的時間。第三,在擴充套件閱讀的部分文章可以讓學生提前來讀。例如《火燒雲的形成》《雲體的各種體態》都可以在預習的時候先讀,對於學生對火燒雲有進一步的認識。

第四,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這篇課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現,可以在課堂上點明一下在寫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做。

教學反思: 清晰的記得竇桂梅老師執教的那堂古詩文鑑賞課。我今天講授〈題西林壁〉一詩,決定借鑑竇桂梅老師的教學藝術,從吟詠入手,鑑賞開路,體驗為線,和學生一起在詩的意境中陶醉。

可是,〈題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詩。前兩句,孩子們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能夠點評精妙。 「老師,蘇軾對廬山觀察的真仔細啊,遠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態作者都很喜歡,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說好,他每從乙個角度看,都覺得好奇。

啊,怎麼和剛才看到的又不一樣了?」 孩子們在反覆的朗讀和體驗中,對詩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這篇詩歌,孩子們默寫的時候,別字出的也特別少。

我突然感覺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礎上,孩子們才會對詩歌有興趣,出錯才會少。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問題,學生學習很積極。在後來的作業課中我問學生:學了這一課有什麼收穫?

學生們有的說他認識了爬山虎;有的說他開始喜歡爬山虎了;有的說畫圖、寫作必須認真地觀察、比較才能做得更準確;還有的竟然說爬山虎很可愛,能美化環境,建議學校四周的圍牆前都種上爬山虎,把我們的校園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讓我沒有想到。這些不都是我這一課教學所期望的嗎?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

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知道了運用知識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在嘆服學生的同時,認真地總結了本課的教學:如果我沒能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學習狀況;如果我沒能及時地調整教學內容;如果我沒能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同時去親自動手體驗;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備好的教案進行……那這一節課的效果會是這樣的嗎?

我深深地感觸到:1、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2、在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學生要擁有的不僅僅是知識,他們更需要興趣。3、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有語文知識,也要有數學、美術、**等的有機結。

4、學生資源是最豐富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教學反思:

今天,我又一次認真看了我執教的課文《蟋蟀的住宅》。看後我認真進行了反思,思考著如何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提公升。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說明性的科學小品,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它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的經過,讚揚蟋蟀在惡劣的環境下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這節課設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網路環境下進行學習。首先目標引路,利用課件讓學生自學課文,重點讓學生理解蟋蟀住宅特點和住宅修建過程,同時領悟作者在介紹時的運用說明方法;接著讓學生提出問題後進行協作學習,對比學習,學生把生活中人們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聯絡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然後採用變換角色的教法,讓學生扮演蟋蟀工程師來介紹自己如何建築住宅,住宅有什麼的特點等,通過學生當主角,老師充當一位聽者,師生的角色互換,這樣反饋練習,解決了難點;讓學生上網查詢有關蟋蟀的資料,擴充套件學生的知識面,增長了見識,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學生在網路環境下,通過文字學習與超文字學習相結合,提高了語文素養和資訊素養。安排學生小練筆,以小組為單位,每組寫一種小動物,寫好後在網上交流,評議、修改,培養學生合作性學習的精神。

教學反思:

學生在交流讀書感受時,我參與其中,以乙個讀者的身份,圍繞「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這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讓學生體會到: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覆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在學生情感昇華、意猶未盡之時,可以鼓勵學生繼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學說的其他資料,以激發學生繼續探索科學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反思: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樸實的童話故事,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正是這些對比使故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顯現出來,但所有的情節變化都以牆為線索,所以我在教學這課時,就以「牆」為切入點。然後,我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索出與牆有關的對比變化。

結果,有的組發現巨人砌牆前與拆牆後花園情形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花園風景如畫,之後卻花不開,鳥不來,還有的組發現巨人砌牆與拆牆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先前他表現的很自私,之後變得寬容了……然後我讓學生們把自己的發現用列提綱的形式板書到黑板上。最後,再根據學生提出的這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地說著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課上都是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取向,我只是充當了引導者,參與者。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

教學反思: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之成為以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努力做到教學相長,穩步上公升。

在今天的課堂上就出現了讓人難堪的一幕。我教學的是《幸福是什麼》,學完課文後,學生對童話的主題幸福的含義有了比較深刻的,透徹的了解(幸福就是通過勞動,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這個主題很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

學生說不出這樣概括的話,我就安排了這樣乙個環節,「你能說說自己的幸福嗎?」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幸福,說出自己的生活。於是,同學們的情緒高漲起來,乙個個說著自己的幸福。

當我叫到包同學時,他提了這樣乙個問題:「為什麼稱那美麗的姑娘為智慧型的女兒?」問題提出了總要解決吧,有的學生說:

「她是智慧型的女兒所以稱為智慧型的女兒。」有的說:「她很聰明,所以稱她為智慧型的女兒。

」應該說說出自己的疑問是值得讚揚的,學生的回答也很精彩,但是卻完全背離了這節課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的內容進行「自定向」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就特別容易偏離教學的實際軌道。同時教師在應該引導的時候必須起好引導作用,絕不能因為怕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出現被學生牽著鼻子走的現象。

教學反思:

本課是乙個感人的童話故事,在四次的對話中展開了故事的情節,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涵著「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學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對話讓學生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在教學的策略上,我圍繞「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充沛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地讀課文,鼓勵學生質疑從而在自主讀文的基礎上理解句子以及童話中的意思、情節。

教學反思:

今天我上完《小木偶的故事》,感覺心情特別愉快。

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並不難。因此我在教這課時,採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其中,我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積累詞語」這一環節。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我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來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

我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後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種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不理解就猶豫著不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從同學的表情中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在這樣的教學中,既輕鬆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經顯得多餘。

教學反思:

在《白鵝》這篇課文中,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大量運用了對比等手段從叫聲、步態、吃相中表現鵝的高傲。

我在教學是要求學生在體會文句之後,邊讀邊表演,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優美詞句的意思,更準確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原本沉寂的課堂氣氛開始出現生機。在理解「鴨的步調急速,有侷促不安之相」與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裡的淨角出場」時,一位同學扮演鴨,另一位同學扮演鵝,學生都能認真地表演,模仿得很不錯。

看的學生也能在笑聲中很好地把握鵝步態的突出特點。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表演鵝吃飯的情節時,能把鵝吃飯「架子十足」、「從容不迫」等表現得淋漓盡致。乙個個「鵝老爺」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

學生能在理解語句的同時,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能很好地利用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充沛展示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美術第七冊教學反思

棋牌樂 棋篇反思 下飛行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遊戲活動。通過觀察和分析棋的組成部分,棋的製作方法,讓學生小組合作,有目的的設計自己的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相互協作能力。整堂課中我注意強調創新意識的培養,開拓學生的思維。不足之處是 部分學生作品略顯材料單 一 色彩簡單,今後設計能力方面還要加強訓...

語文第七冊教學總結

2009 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張群新 時間飛逝,一轉眼之間這學期已結束。我擔任四 2 班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我本著愛學生的心 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工作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較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剛開學的乙個月...

蘇教版語文第七冊全冊教案

本冊教材簡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七 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籍要有選擇和如何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選擇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初步了解讀書要做記號和如何做記號,初步掌握做記號的方法,培養不動筆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初步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