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資訊化改革的一些想法

2022-01-29 19:35:56 字數 4748 閱讀 8053

企業資訊化:是指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互動等業務過程數位化,通過各種資訊系統網路加工生成新的資訊資源,提供給各層次的人們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資訊,以便作出有利於生產要素組合優化的決策,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企業資訊化管理:是指對企業資訊實施過程進行的管理。企業資訊化管理主要包含資訊科技支援下的企業變革過程管理、企業運作管理以及對資訊科技、資訊資源、資訊裝置等資訊化實施過程的管理。

企業資訊化管理的三方面的實現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互相支援、彼此補充,達到融合又相互制約。企業資訊管理屬於企業戰略管理範疇,其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資訊化環境下,人們可能越來越多地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聯絡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將有所減少。網路世界的無形性和匿名性將對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控制環境。

1、企業資訊化的基礎是企業的管理和執行模式,而不是計算機網路技術本身,其中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僅僅是企業資訊化的實現手段。

2、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概念是發展的,它隨著管理理念、實現手段、企業資訊化等因素的發展而發展。

3、企業資訊化是一項整合技術:企業建設資訊化的關鍵點在於資訊的整合和共享,即實現將關鍵的準確的資料及時的傳輸的相應的決策人的手中,為企業的運作決策提供資料。

4、企業資訊化是乙個系統工程:企業的資訊化建設是乙個人機合一的有層次的系統工程,包括企業領導和員工理念的資訊化;企業決策、組織管理資訊化;企業經營手段資訊化;設計、加工應用資訊化。

5、企業資訊化的實現是乙個過程:包含了人才培養、諮詢服務、方案設計、裝置採購、網路建設、軟體選型、應用培訓、二次開發等過程。

企業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開發、技術引進、技術改造,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強勁有力的態勢,使企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2 中國企業資訊化面臨的問題

首先,企業內部資源條件有所限制,這包括資金限制、人才限制和管理人員觀念限制。

(1)資金不足。中國有一大批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雖然機制靈活、轉型方便,但是由於其本身規模小,資金是最大的問題。

由於資金實力不足,既而帶來的融資難、貸款難的問題,使得他們和大企業相比,在資金方面的劣勢極為明顯。資訊化的程序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投入軟硬體,同時,還要保證維護和管理工作,這是一項長期的過程,需要資金物力的不斷投入。而顯然, 目前國內的中小企業未有能力達到這個要求。

因此, 佔中國企業總數90%以上的中小企業資訊化水平極大的影響了中國企業的整體資訊化水平。

(2)人才缺乏。企業資訊化是利用計算機、網路、資訊科技等現代化手段實現的,因此需要一批高技術人才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中國的網路人才多集中於it界,或者任職於大型企業的it部門,因此,一般企業中甚少有專業人才。

這種人才的失衡也是導致企業資訊化程序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

(3)管理水平普遍落後。由於傳統管理方式的影響,中國大部分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並未能擺脫以往陳舊的管理模式。以前的資訊量少,資訊傳遞都是靠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量的不斷增加,計算機已經成了資訊傳遞的主要載體。

然而很多企業領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不重視資訊化的建設、投入,這給資訊化的普及帶來了不少困難。

除了企業本身的問題之外。外部環境也給其資訊化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企業需要資訊化,然而大多數的**商卻將其眼光投放到整個行業上,或者在行業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龍頭企業上,忽視了佔行業企業數量比重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有自身的特點,他們靈活多變,業務範圍廣泛,需要資源不龐大,需求相對簡單。這些特點和許多**商開發的多模組多功能**高的系統並不吻合。

實施條件

1、建設企業資訊化內容對企業資訊化內容的認識,許多人認為「購買一些硬體裝置、聯上網、開發乙個應用系統並給以一定的維護就是實現了企業資訊化」,這是片面的理解。企業資訊化雖然是要應用現代資訊科技並貫穿其始終,但資訊化的目的是要使企業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資訊資源,把握機會,做出正確決策,增進企業執行效率,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水平。企業資訊化的目的決定了企業資訊化是為管理服務的,所以,企業資訊化決不僅僅是乙個技術問題,而是與企業的發展規劃、業務流程、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

所以根據建設企業的發展要求和資訊科技的特點,建設企業資訊化內容應為:

(1)建立適應資訊科技要求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模式包括企業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完善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

(2)以管理模式為依據,建立起企業的總體資料庫。該總體資料庫分為兩個基本部分,乙個基本部分是用來描述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中的實際資料及其關係;另乙個基本部分則是用來描述企業高層決策者的決策資訊。

(3)根據不同型別企業情況,建立起相關的各種自動化及管理系統,如計算

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生產(cam)、管理資訊系統(mis)、這些各種各樣的資訊科技及管理系統構成企業資訊科技的核心內容,實現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管理活動中各項資訊的收集、儲存、加工、傳輸、分析和利用,為企業高層提供決策依據。 (4)建立intranet,提供企業內部資訊查詢的通用平台,並利用這一網路結構,將企業的各個自動化與管理系統及資料庫以網路的方式進行重新整合,從而達到企業內部資訊的最佳配置。

(5)聯通internet.企業可以通過internet,企業可以通過internet獲取大量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資訊,充實自已的資訊資源,同時,還可以向外部發布企業生產經營等公開的資訊。

企業資訊化實施條件

(1)企業要有資訊化的內在需求;

(2)要有乙個企業資訊化的總體規劃;

(3)要有基本的技術和管理基礎;

(4)要有自己的技術和管理人才;

(5)企業資訊化要與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觀念更新相結合;

(6)要選擇乙個好的合作夥伴;

(7)要有乙個資訊主管來統帥;

(8)要有專門的部門來實現。

2、建設領域開展企業資訊化需注意的問題

(1)提高認識,增強緊迫感。事實上,在新的形式下,企業不開展資訊化就沒有出路。

(2)統籌規劃,分布實施。企業資訊化工作是乙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在總體規劃下,本著急用先上的原則,分布實施。

(3)處理好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關係。引進先進技術產品是手段,消化、吸收是關鍵,自主創新才是目的。資訊化建設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在技術創新的同時,注重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

注重實效,切勿為了資訊化而資訊化。

(4)制定企業資訊化方案必須考慮幾個原則:效益原則,包括社會效益、管理和經濟效益;實用性和先進性原則;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原則;開放性原則;彈性適應原則;安全可靠性原則。

企業資訊化實施運作過程管理主要包含對資訊化過程的計畫、組織、控制、協調和指揮。具體來說:

①計畫主要指對企業資訊化過程的管理首先要通過對企業資訊化規劃,制定企業資訊化藍圖的基礎上找出資訊化存在的差距,確定企業資訊化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而確定主要實施內容、資金投入計畫、實施步驟、階段目標和考核指標等內容。

②組織主要指為企業資訊化實施確定組織架構和職能,包括確定首席資訊總管的職權;確定資訊化組織崗位,建立資訊化專案團隊,制定資訊化管理制度,對資訊化人員技能與績效進行考核。

③控制主要是指對企業資訊化的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包括資訊系統實施專案的選擇、資訊化專案實施過程的管理、制定企業資訊化評價體系、評價方法,對資訊科技的風險進行分析管理等。

④協調主要是指調節企業資訊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矛盾,包括首席執行官與首席資訊總管之間關係的協調;業務部門與it部門關係的協調,提高業務戰略和資訊化戰略的一致性的協調;在不同it專案之間進行資源分配的協調,對不同資訊化崗位職責間矛盾進行的協調等。

⑤溝通主要是指通過下達命令、指示等形式,對組織內部個人施加影響,將資訊化規劃的目標或者領導者的決策變成全員的統一活動。

編輯本段中小企業的資訊化管理

企業資訊化概念炒作中迷失了中小企業,據了解,52.3%的企業具有不同程度的資訊化應用,但是核心業務應用低於10%,只有9%的中小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應用,終結資訊化概念炒作,資訊化以應用為主,這是中小企業的心聲,因為:

難題一:人員規模不大,工作流程不好固化,崗位職責較難各就各位,這勢必造成管理軟體所設計的流程很難按照完整的步驟走下來,管理軟體難以滿足自己的多變。

難題二:能給資訊化方面投入非常少,他們大多希望:最多千計,最好百計;一旦要萬計,則這個專案大半有夭折的危險。

難題三:除了人力有限,還缺少專業人才,應用能力、維護能力、開發能力、實施能力等都普遍較弱。

難題四:由於中小公司的生存問題,根本沒辦法做到「先資訊化,再做業務」的要求,這必然決定了資訊化的實施時間必須極短,所以,必然要求資訊化實施過程要短,要簡單。

對資訊化實施過程的管理

企業資訊化管理第三個方面是指對企業採用的資訊科技建立的資訊系統、獲取到的資訊資源,以及對企業資訊化實施運作的過程進行計畫、組織、控制、協調和指揮,以使企業在資訊科技和資訊資源上的投資能夠收益最大化。資訊科技管理包括有資訊科技的規劃;資訊科技的選擇;硬體平台、軟體平台、網路;應用資訊系統設計、開發、測試、實施過程的管理;資訊系統的公升級、維護、淘汰、執行效能、系統配置、it服務管理等。資訊資源管理主要包括資訊資源規劃和資訊資源的應用等。

資訊資源規劃主要包括資訊基礎標準制定、單一資訊源定義、資訊檢視整理、主題資料庫設計、資料中心方案設計與資訊模型設計等內容。資訊資源應用主要包括基於資料中心的資訊集中管理、應用軟體開發、資訊整合以及資料倉儲建設、資料探勘、決策支援和基於資訊資源的知識管理、產業化等。

企業資訊化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

(1)企業資訊化是以it與先進管理思想的結合應用為基礎;

(2)企業資訊化是依賴it對企業內、外部資訊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整合的資訊系統;

(3)企業資訊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4)企業資訊化是乙個長期持續改進的動態過程。

一、資訊化整合是企業資訊化發展的需要

資訊化整合就是將業務應用系統的資訊資料根據企業業務流程、管理流程的特點,進行有機的整合整合,而實現對業務應用資訊資料共享、達到業務協同的過程。

企業資訊化規劃

3 分析與評估企業現狀 分析企業的業務能力現狀和企業的it能力及現狀。這個方面把握得更好的當屬企業自己,如果加上管理諮詢公司的輔助效果更好。4 企業關鍵業務流程分析與優化 發現能夠使企業獲得競爭力的關鍵業務驅動力以及關鍵流程,使其和資訊系統相融合。5 資訊化需求分析 在企業戰略分析和現狀評估的基礎上...

企業資訊化事蹟

資訊化建設事蹟材料 是由新加坡德新科技投資興建的國內首家ic骨幹企業,公司註冊資本 萬元人民幣。主要生產經營ic封裝載板 ic封裝測試 ic設計 rfid產品研發及軟體開發等,產品方向為替代進口並實現出口,填補國內空白。專案是國家 2010年 投資重點 名錄中鼓勵重點扶持的專案,是 十大高新技術產業...

企業資訊化概論

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是屬於系統工程的範疇。按照系統論的一般原理,系統具有目的性 整體性 相關性和環境適應性等特徵。系統測試的物件不僅僅是源程式,而是整個 應用軟體系統 管理資訊系統不僅是乙個複雜性的人 機系統,而且是乙個 社會技術 系統。系統的特徵包括 目的性 整體性 關聯性 和 適應性 資料流程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