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實習報告

2022-01-22 10:39:12 字數 2545 閱讀 3561

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主要熟悉和了解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及每個流程的工藝標準、操作方式、技術要點、注意事項等。

實習地點:上海雪榕生物技術股份****

實習時間:2016.06.20-2016.07

實習人:羅成洋

實習內容:

1.一班組:裝瓶間

1.1 基本流程

配料---攪拌---裝瓶---打孔---二次打孔---壓蓋---機械裝車---滅菌

培養料所需的各物質按比例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邊攪拌邊加水使之混勻,攪拌均勻後有傳送帶傳送到裝瓶機進行自動裝瓶。

1.2 技術要點

1.2.1 配料:

玉公尺芯814.05kg、公尺糠380 kg、麩皮200 kg、棉籽殼175 kg、玉公尺粉85 kg、貝化石25 kg、碳酸鈣(h7:30 kg、h5:

15 kg)、水2630 kg

1.2.2 標準:玉公尺芯顆粒度6-8mm≤3%、2-6mm≥70%、0-2mm≤25%

含水量≤15%

ph 5.5-7.6

攪拌:乾料攪拌15min,加水15min,2630 kg,攪拌1h。

裝瓶:①重量 850±30g,根據具體情況調節裝填時間和裝填頻度

感官確認拌料的含水量:稍微用力捏,以有少量水滲出為最好,不可流成線型,也不可過乾。

打孔:①料麵至瓶口的高度10±1mm,孔穴距瓶底2-3mm

邊孔棒直徑≥1.3cm,長≥270mm

中心棒直徑≥1.0cm,長≥335mm

二次打孔棒:壓板要經常用高壓空氣清理,大約每5min一次。

壓蓋:注意機器的正常執行,不能卡機

滅菌:抽真空4次(-0.055mpa)、第一次保溫(110℃ 70min)、第二次保溫(122℃ 70min)、悶置15min、冷卻

1.2.3通報標準:料溫高過常溫10℃,發霉超過3包,手感攪拌含水量高於66%或低於64%,溼拌時間長,栽培料發酸,瓶裝重量太重或太輕。

2.二班組:接種(略)

3.三班組:培養室

一期培養:8天左右、23℃、73%濕度,3天左右菌絲開始恢復生長

二期培養:20天左右,菌絲最適生長溫度為26℃

三期培養:不得低於26天,一般加起來在100天左右

4.四班組:搔菌

4.1 基本流程

去蓋---搔菌---噴水

4.2 技術要點

4.2.1 噴水每瓶用水量20-25ml、注水壓力0.26-0.29mpa且呈噴霧狀

4.2.2 搔菌高度:環溝內底部到料麵的高度為10±1mm

4.2.3 搔菌面的寬度:5.5-6cm

4.3 注意事項

4.3.1 每30min對搔菌機進行一次消毒,先用壓縮空氣將每個刀頭上的殘料清洗乾淨,再用75%酒精擦拭,每次消毒完成後,等1-2min開始搔菌

4.3.2 注意搔菌完成後保證料麵的平整度,同時保證瓶蓋的清潔

4.4 通報標準:搔菌料麵1%以上發黑,雜菌未挑出0.5%以上

5.五、六班組:採收包裝

5.1 蟹味菇

5.1.1 品質:①以菇蓋呈黃褐色為佳,大小質地均勻

外形美觀、質地硬實、菇形完整、無瘤蓋、無畸形、表面有斑紋

高度7-9cm佔60%以上且無突出,無開傘

5.1.2 包裝: 一般有125g×40包、2.5kg×4包

5.2 白玉菇

5.2.1 品質:①菇為白色且無雜質

②外形美觀、質地硬實、菇形完整、無瘤蓋、無畸形

③菇蓋大小均勻,高度整齊無突出

5.2.2 包裝: 一般有125g×40包、150g×40包、2.5kg×4包

5.3 海鮮菇

5.3.1 品質:①菇為白色且無雜質

菇蓋直徑2cm左右無開傘,一般高出套筒1cm

菇柄長度均勻且在14-17cm之間最好

5.3.2 包裝:一般有125g×40包、150g×40包、2.5kg×4包

5.4 c貨標準

菇頭畸形、有水斑、有瘤蓋

菇頭脫落、破損、斷頭

菇頭過大或大小不均

有雜質實習總結:

通過乙個多星期在各個生產車間的實習,我熟悉和了解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部分工藝流程及每個流程的工藝標準、操作方式、技術要點、注意事項等。發現了食用菌產業中存在許多待完善的問題今後在食用菌發展上可以調整戰略,明確發展重點,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確保食用菌產業取得新發展。例如:

1、加強菌種培育與管理

從實習中我發現部分白玉菇不夠白,蟹味菇顏色不夠深,生長不整齊等狀況,這和菌種本身也是有很大關聯的,可能是因為菌種不夠純導致,所以,可以盡量引進國內外好的菌種,加大菌種培育方面的投入,不斷提純、復壯篩選出優良品種,為食用菌生產提供優質菌種。當然,也要注意調控在後期的生長過程中的各個環境指標,使食用菌的生產達到最優化。

2、發展食用菌觀光休閒產業

可以建設野生菌觀光、旅遊、採摘、休閒一體化生態野遊區,野生菌加工廠,小型供遊客採購的野山菌交易市場。通過野山菌產業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合理發展食用菌的觀光休閒產業。

最後,我們既要努力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引進先進的生產裝置,擴大生產規模,延長食用菌的產業鏈,實現食用菌的集約化生產,我們還應做好對食用菌的宣傳,使得更多的人了解食用菌,為食用菌謀求更好的發展。

食用菌的培養

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專業 生物科學 姓名學號 指導教師 徐耀波 常見食用菌的培養 實驗背景 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 香菇 草菇 蘑菇 木耳 銀耳 猴頭 竹蓀 松口蘑 松茸 口蘑 紅菇和牛肝菌等 少數屬於子囊菌亞門,其中有 羊肚菌 馬鞍菌 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

食用菌栽培實驗報告

指導教師 實驗者班級 專業 生物科學 師範學號 大家好!我是小平,看我的樣子就知道啦,我是平菇。和很多人一樣,我曾經很好奇我是從 來的,直到有一天,跟我講了我的成長故事。2014年3月5日,們在很努力的攪合一堆奇怪的東東 圖1 它們是我的培養料哦,有棉籽殼 麩皮 蔗糖 caco3呢,當然了,我成長的...

食用菌產品買賣合同範本2023年食用菌產品買賣合同

公司經營合同範本 2018年食用菌產品買賣合同 出賣人 簽訂時間 買受人 簽訂地點 起始日期 截止日期 第一條標的 數量 價款及交 提 貨時間 名稱交貨時間品種規格 單位 kg 數量保護價 元 kg 總金額 元 合計人民幣金額 大寫 萬仟佰拾元角分 第二條質量標準 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