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什麼》讀後感

2021-12-30 19:13:22 字數 1488 閱讀 3426

讀書記——《前方是什麼》讀後感

2012.07.28 錢麗君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非常難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我沒有耐心啊,但「老大」要咱們讀書,就算是赴湯蹈火,我們也得把書讀完。這不,「老大」傳令下來要咱自己選書讀,《前方是什麼》我拿起這本較為吸引我的書,還開玩笑的跟同事說:

「前方是什麼,是懸崖,是深淵,還是光明······」

伴著對《前方是什麼》的些許興趣,我翻開了書的第一頁,作者簡介,略;書名,過。直接翻到了第一輯第乙個故事前方是什麼,我超想知道前方到底有神馬?

「前方是什麼?

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後退。

前方是什麼?

管它呢,只管往前走。」

在師範時的班主任曾說過:你們,不僅要學會做人,更要學會做好人,而這條路是艱辛的,會遇到許多挫折和困難,但是你們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吳非的這兩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回想起當年的點點滴滴,求學時一次又一次的克服,求職時一段又一段刻骨的經歷,直至現在身為教育者,又該為學生傾其所有,傳道授業解惑。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起點,不一樣的精彩。

「今天的作文,明天的責任」吳非感慨現今學生作文不大氣,缺乏境界,缺乏責任感,看不到學生的真情實感。生活中,一次偶然的監考,讓我看到原來作文還可以這樣寫。乙個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文題:

冬天真_______,居然有一大半的學生寫的是基本一模一樣的作文。真是太厲害了。為什麼我們那時候就不這樣,也不至於我每次聽到寫作文就頭痛。

也許這也僅僅是某些例子,因為也有不乏好的例子,鼓勵學生看好書,讀好句,出去遊覽時,給學生用優美的語句講解周圍的風光、名勝的教育者,他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楷模。

「小公主自己拎著包」吳非感慨中國小孩對父母的依賴性。在國外,不管是平常的小孩或是皇孫貴冑都是自己揹著書包去上學。不過,也正如吳非所言,「中國的交通文明沒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橫衝直撞的汽車,電單車眼中根本就沒有小孩子的安全,有哪個家長放心讓孩子去面對那粗野的車流呢?

再者,眾所周知,中國孩子的書包可能是世界上最重的。」以前常聽老人們說,孩子學走路不要去扶,多摔幾次,他就會走了。但是這種觀念在現代的家庭中已經越來越少了,也許是因為只有乙個小孩的原因,家長都視他們是小皇帝、小公主,呵護備至。

二如此的呵護只是讓他們學走路更慢,受挫折後更沒有勇氣站起來。難道當今的教育就是如此?不,絕不是,教育者更希望的是**跌倒就從**站起來,克服挫折,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完成而不是靠別人,靠家人。

吳非從書中傳遞給教育者的東西並不僅僅是對中國大環境教育的不足,更是對身為一位教育者在從事教育事業時的種種習慣養成,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提出的警醒。類似於「課改需要愛讀書的教師」「謎底」「遍地教育家」等故事。沉重的話題更是道出了現今教育界的大趨勢,吳非敢評敢點,寫出了教育界的種種弊端。

前方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我們能做的就是做乙個永不後退的教育者。

吳非用幽默的語言,吸引人的話題給我們講述了教育界乙個又乙個引人深思的故事,也讓我覺得教育類書籍並非枯燥無趣,有了讀書的慾望。促使我在網上買了好幾本書,如《徐悲鴻的一生》、《渴望生活》、《上課記》、《生活的藝術》,以後在空閒時刻,也能好好靜下心來,泡上一杯奶茶,捧起書來感受這愜意的時光。

2023年為教育不忘讀書前方是什麼》讀後感

在粗粗讀了 前方是什麼 吳非著 一書。書中的許多教育觀點讓我深思,然而真正想往深處進一步思索,居然發現自己的腦子彷彿已經如陳舊的風車無法快速運轉。究其原因 好多人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個體差異大,個別學生厭學等情況,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

《生命是什麼》讀後感

1944年,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冊子 生命是什麼 作為一名研究生命科學的研究生,我仔細閱讀了這部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作者薛丁格 e.schrodinger,1887 1961 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1926年提出波動力學並因此獲得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後來他的研究興趣轉向了生命...

《是什麼帶來力量》讀後感

讀 是什麼帶來力量 鄉村兒童的教育 有感 第一次聽說盧安克的時候,我覺得他肯定是個中國人,可後來我發現,他竟然是德國人。那時候,我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他乙個德國人,要到中國來做公益,要到中國的農村?究竟是什麼帶來力量?盧安克說,那裡有他的命,離開了,命就沒了。如果乙個人為了學生,那麼學生就是他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