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圖畫怎樣將故事

2021-12-27 21:42:01 字數 1926 閱讀 1566

對於兒童來說,閱讀本身的興趣所在就是讓孩子發現了另外乙個世界。而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畫面和文字帶給孩子的形象是孩子能夠維持興趣閱讀下去的理由。文字和畫面是靜止的,死的,但是當我們能夠喚醒孩子那種潛在想像力的時候,文字和畫面就活了。

這樣,孩子在文字和圖畫中,不斷地去想像,去創造形象,那麼孩子的想象力就會不斷得到積累,孩子的體驗豐富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會因此而提高。對於識字不多的孩子來說,借助於圖畫來豐富想象是最佳的途徑。因為畫面所傳遞的資訊是文字所不及的,並且能及時在孩子的腦子裡形成一種形象,進而刺激孩子的大腦。

圖畫書畢竟不是純粹的文本書,它有圖畫,是**合奏的藝術,即**合奏來共同講述乙個完整的故事。要是能掌握一些看圖畫書的技巧,讀起來就會更好玩,更生動,也更深入。下面我就從「文字和圖畫怎樣講故事」來分享一下我所學到的東西。

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個故事:第乙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與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我們讀圖畫書,其實讀的就是這第三個故事。

圖畫書的第一種型別是**並茂,即影象和文字共同講述乙個故事,他們的關係就像一對親密的戀人,他們手拉手一起努力故事講好,文字負責講述故事的脈絡,而影象則詳盡表達故事的內容,增強故事主題的表現力。圖畫和文字講故事都有侷限性,圖畫擅長表示空間,卻不擅長表示時間、聲音、味道、事物的因果關係和人的心理活動,而這些對於文字都不在話下。

第二種型別是**並置,影象和文字獨立,講述不同層面的故事。這是文字與圖畫的關係有點像即將分手的戀人,乍看上去他們還在手拉手講乙個故事,但實際已經同步不同調了。如果你能學會看圖畫和文字怎樣講故事,那麼你就會走進故事裡,而不是站在故事外邊聽故事了。

下面我就用乙個具體的事例來說明文字和圖畫是怎麼講故事的。和很多圖畫書裡的爺爺不同,我今天講的《爺爺的紅臉頰》中的爺爺更像是乙個老頑童,整天坐在搖椅上跟孫子瞎胡扯,是乙個典型的吹牛大王。

我們先看第乙個跨頁,他的左邊是圖畫右邊是文字,畫中所反映出來的是搖椅上的老人正在給乙個小男孩說著什麼。而右邊的文字寫著……單看圖畫我們不知道兩人的關係更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而通過文字我們知道原來是爺爺正在繪聲繪色地給孫子講著自己過去的故事,這就是文字的作用。

而如果只看文字,不看圖畫你腦子又會浮現一副什麼樣的畫面呢?往往我們從圖畫上得到新資訊似乎更多,這應該是寒冷的冬日,窗子外有壓著白雪的枯樹,屋內有爐火……離開了文字或**,你都體會不到這樣豐富多彩的語境。

接下來我們跳到第八個跨頁,這一頁最大的不同就是圖畫從左邊移到了右邊,你一點不以為然先看圖和先看字有什麼區別呢?不要以為這是作者的無心之舉,相比文字圖畫有時會妨礙甚至扼殺我們的想象力,這是一段充滿童趣的文字,爺爺居然誇口說自己造了一座橋,看到這每個人腦子裡一定有不一樣的橋,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橋的樣子,這就是文字的神奇力量。但如果我們先看圖後看文字,你就會失去想象力,先入為主看到的只會是與圖畫一樣的橋。

圖畫是畫家想象力的產物,畫家就是用他的想象不斷挑戰我們的想象力,這也再次印證了圖畫在描述事物的樣子是遠勝於文字。

第十四個跨頁,這裡文字與圖畫顯然說的不是一回事,要不是圖畫我們還輕信了小男孩的話以為爺爺還活著,可圖畫卻做了否定的回答,不但搖椅上的爺爺不見了,整個房間都變得空蕩蕩的,牆上原來掛相框的地方只剩下乙個黑黑的印跡……原來爺爺已經去世了很長時間了。再仔細看圖,我們會發現,搖椅上雖然沒有了爺爺,但地上卻映出了爺爺的影子,小男孩臉朝著讀者的我們,小男孩快樂的表情,窗外春意盎然的綠樹……原來它一點也不陰暗處處留意著溫性。說到這我們恍然大悟,文字和**並不矛盾,他們說的都是同一件事,爺爺還活著活在小男孩的心中,此時這本圖畫書所要渲染的情感才得以昇華。

與單純的文字故事相比,圖畫書的最大特徵就是意義的多元性和敘事的多重性。要獲得圖畫書的完整意義,讀者就必須在閱讀過程中對影象傳遞的意義加以詮釋和解讀,並將其與文字的意義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建構起乙個意義豐富的、敘事連貫的完整故事。這使得閱讀活動不再是乙個被動的意義接收和獲得的過程,而是乙個讀者主動進行意義建構和故事建構的過程。

根據圖畫書的這些特徵,教師在進行圖畫書閱讀指導時,應該採取開放的態度,以兒童為閱讀主體,利用一些有利於兒童進行主動意義建構和詮釋的閱讀方法指導。

《插入文字和刪除文字》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上課的的一開始,我展示了一篇有錯誤的 讓我們盪起雙槳 的文件,之所以選擇這篇文件,主要原因是 在之前幾節word文字輸入的課程中就是使用的這篇文章,同時,讓我們盪起雙槳 這篇文章也是學生曾經學過並背誦過得語文課文,學生對這篇文章十分的熟悉,能夠從中發現細微的錯誤。很快學生就發現了文中的全部錯...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文字解讀

翁佩英 2014 3 9 一 教材編排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這個單元主題是 大自然的啟示 通過對大自然某些方面的解讀,啟示人類該怎樣正確對待大自然。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 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二 文...

怎樣當好文秘,寫好文字材料

關於做好文字綜合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文字綜合是機關實施組織領導 溝通各方情況 指導全域性工作的重要手段,不僅能衡量機關的工作水平,也是思想水平 理論水平 政治水平的直接體現。對於機關幹部個人而言,文字綜合能力是幹部立身之本,是幹部素質的主要體現,尤其是作為市委政研室的幹部,文字綜合能力比辦事能力更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