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房中學綜合實踐課實施方案

2021-12-20 03:25:56 字數 3991 閱讀 8950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綱要》和當代教育形式發展趨勢的要求,基於我校現有條件,開發本地資源,結合山區學生的特點,特制定我校綜合實踐課實施方案。

一、 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而開發和實施的,它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對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將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動機和興趣至於核心位置,為其創造個性的發展空間。在綜合活動實踐活動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完善自主選擇意識核能裡方面,而不是代替學生選擇。

同時幫助學生熱愛生活,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新形勢、新情況,帶來了新任務、新問題,呼喚新思路、新對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導我們教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二、 綜合實踐課的形式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採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實施開放性、民主性、規範化的教育管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

(一)、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注重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課性質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內容時必須真正回去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實踐內容是豐富的,實踐方式也是多樣的。

實踐並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注重實踐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使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面培養能力。

(二)、要把創新精神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中,

綜合實踐活動要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更為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老師觀念要更新,要成為創新的表率

教育專家指出,作為專業化發展的教師,不僅是已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繼承者和實踐者,也是專業知識的發展者,一些無法遇見的、實踐性、從未見過的教學情景應該是一種強大的激勵力量。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其中體驗理性的釋放愉悅和創造性衝動所浸透的歡喜。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成為創新的表率。

2、教學內容要不斷更新,引入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內容,教學過程宜採用豐富多樣的方法和手段,把具有現代意識的教法和教具引入課堂,使學生處在乙個「新」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3、 愛護學生創新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創新的成就感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是培養學生開放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能「海闊天空」地想,讓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挑戰老師、挑戰課本、挑戰過去。對於學生不合實際的想象,老師應給以引導,切忌對學生指責和嘲諷,打擊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4、巧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

把思維引入某種情景之中,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興趣,產生主動探索的動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很好方式。

三、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要對研究的問題進行開放性教學。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其結果是不唯一的,但只要依據自己的需要去進行選擇,都會得到師生的認同。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自己的收穫和體驗是不一樣的,活動結果的開放性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那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四、要注意師生互動。

師生建立一種新型的關係,在這種新的關係中,教師不再發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景中,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型和創意,在互動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

五、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不要用同乙個尺度去評價所有學生

沒有乙個學生是全能的,也沒有乙個學生是無能的,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有不同興趣和能力水平,教師必須注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長,看到每乙個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的創造田間,讓學生各展其能,各顯起才,並且不要吝嗇讚美之詞,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巧妙的運用我們教師的欣賞性、模糊性、鼓勵性、幽默性的評價,這樣能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六、適時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綜合實踐課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它更有利於拓展學生的創新空間,拓寬學生接受科學技術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環境和顯露才華的舞台。如: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七、具體實施方法

1、要求

(1) 嚴格遵守綜合實踐課實行方案。

(2) 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3) 一切活動聽指揮。

(4) 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防火。

(5) 出行、參加學校活動要在家長允許下進行。

(6) 在不影響正常的學習任務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參加本次綜合實踐活動。

(7) 不允許以任何藉口,借實踐活動為由,違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守則》。

(8) 各部門要互相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給對方設定障礙,推卸責任。

(9) 所有任課教師要無條件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積極解決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

2、具體措施

(1) 以學校為單位實施建立健全《綜合實踐》課程開發方案。

(2)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組織分工。

(3) 隨時蒐集案例材料,及時整檔。

(4) 明確目標,嚴格按照國家頒發的課時規定認真上課。

3、相關人員及事件

(一)課程準備

1、思想準備

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組織教師學習有關課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師課程觀、教學觀。

2、業務準備

從本年度開始,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相關論著或欣賞成型案例。通過學習、交流、研討加深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認識,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內容、方法的了解。

3、人員準備

為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科研課題及課堂授課順利開展,所有教師要做好合作學習、工作的心理準備,並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以備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同時學校決定聘請社會上有關人員與部分學生家長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兼職指導教師。

(二)時間安排

1、課時安排

通過合理的統籌,確保每班每週兩課時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專用課時,並予以固定。按照國家每週3課時的規定,每週剩餘的1課時根據需要集中使用。。

(三)課程支援

1、課程開發

(1)課程開發一覽表

(2)加強家訪,在交流中讓家長進一步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對之產生興趣。

(3)鼓勵家長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在參與中體驗孩子的成長。

(4)設立相對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5) 對不同的年級要有年級梯度,對不同的班級要有不同的特色。

(6)讓每個學生走進綜合實踐大課堂得到鍛鍊提高

2、政策支援

在活動開展的同時,學校著手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其中包括:《師資配備制度》、《專案責任書制度》、《教師工作量制度》、《獎勵制度》、《教學研究制度》等。

3、組織協調

設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專門結構,即「綜合實踐教研組」,具體到每乙個課題都成立「教師團隊」。這一機構由教務處牽頭,包括政教處、團支部。課題組核心成員作為「綜合實踐教研組」的成員,負責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一的布置和管理。

4、教學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大組定期(每月一次)召開研討會,討論解決課程開展程序**現的問題。實驗班級要及時開展教研活動、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教師研究內容主要圍繞選題、方案設計、指導教師的角色定位、評價、反思等活動策略進行。

5、物質準備

制定規章制度,保證圖書館、微機室的全天開放。協調學校各部門的工作,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同時購置檔案袋,存放學生的各類資料、成果和教師對活動的建議、評語,以此記錄學生的活動過程和成長足跡。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定突出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和自主研究,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同時,注重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幫助學生體驗生活,推動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內在的整體性認識和體驗,在教育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具有時代性、開放性的教育環境;應有綜合性、發展性、個性化和彈性化的教育課程;應有最優化的教育教學方法、形式和手段;應實施開放性、民主性的管理;在教育教學中不斷的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教學理念,讓我們為此而不懈努力吧。

蟬房中學

2023年2月

印江民族中學綜合實踐課實施方案

根據上級課程實施計畫和當代教育形式發展趨勢以及不同時代對 人 的要求,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及各方面環境,實施綜合實踐這一學科已經是迫在眉睫的發展趨勢了,所以特制定印江民族中學綜合實踐課實施方案。一 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而開發和實施的,它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姓氏的探索 一 活動背景 每個人的姓氏都各有不同,而每個人的姓氏又有一些小故事。所以,在我們小組的討論下,我們談就出了我們小組的主題 姓氏的探索 二 活動目標 1 了解姓氏的起源 2 了解自己的姓氏的小故事 3 知道自己姓氏的繁體字怎麼寫 4 查詢古今與自己同姓氏的名人 三 活動內容 主要研究關於姓...

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2009級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一 工作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共需23學分,其中研究性學習15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社群服務2學分。研究性學習108學時最多可得6學分,54學時最多可得3學分 社會實踐和社群服務每題最多可得2學分。2009級學生臨近畢業,為了不影響學生畢業,每位學生均需最低拿到23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