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灣隧道左線防排水施工方案

2021-10-29 18:43:31 字數 4695 閱讀 7328

第一章工程概況

1、工程概況

舒家灣隧道為雙洞單向交通隧道,左右線相距23~40m,為分離式隧道。右線起止里程為zk27+530~zk29+165,全長1635公尺,按長度屬於長隧道。隧道軸線通過路段地面標高為490.

00~595.00m,全長1635公尺,按長度屬於長隧道。隧道平面右洞張家界段位於r=1500m的圓曲線內,花垣段位於r=1000圓曲線內。

路面最大橫坡為4%。隧道縱面右線張家界段位於1.95%的上坡段,花垣段位於1.

2%的下坡段。

2、施工準備

施工用防排水材料均已進場並檢測合格,可用於本工程使用。

隧道施工便道已修築並硬化,施工場地已平整,臨建設施滿足施工需要,拌合站已安裝檢校完畢,可投入使用。

3.主要工程專案及其工程數量

主要工程專案為舒家灣隧道右線zk27+530~zk29+165段洞身防排水。其主要工程數量見表1-1:

表1-1 隧道左線防排水主要工程數量表

4、機械裝置

投入本分項工程的機械裝置見附表《主要進場機械裝置表(報-03)》

5、勞動力組織

投入本分項工程的勞動力見下表

9、進度安排

防排水均採用複合式襯砌,採用長12m的整體液壓襯砌台車,普通混凝土澆築按3天一迴圈安排,每月成洞120m。

第二章舒家灣隧道右線防排水施工方案

1、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

1.1、施工方法確定

按照總體安排,本標段二襯混凝土根據不同部位採取分段施工,儘量減少施工接縫;分段長度取12m;混凝土集中拌合,混凝土輸送車運輸,幫浦送施工。二襯砼採用整體式模板台車全斷面模築施工,先牆後拱法一次性澆注施工。

1.2、技術要求

二襯結構的內輪廓、中線、標高及斷面尺寸正確,結構輪廓線條順直美觀,混凝土表面光潔平整。

拱部二襯施作時間,經圍岩量測分析,確定圍岩變形已基本穩定(周邊位移速率<0.1~0.2mm/d,拱頂下沉速率<0.07~0.15mm/d後盡快施作。

結構混凝土採用抗滲混凝土,抗滲等級為s6,洞內不得出現滲漏現象。

對沉降縫、施工縫採取切實可行的防水措施。

1.3、襯砌台車及模板設計和安裝

⑴布置原則

所有二襯均採用整體式鋼模板襯砌台車,臺車長12m。模板及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保證在混凝土施工中穩定不變形。支架進行應力分析,拱架進行穩定性驗算,其受力按鋼筋混凝土的最大重量乘以1.

5~2.0的係數,變形量不超過設計和規範的要求。

⑵加工製作與安裝

襯砌台車加工製作在工廠進行,保證加工精度。安裝襯砌台車,在行走軌道上進行。安裝時應檢查鋼模板及各部分桿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有無變形,接頭部分要連線牢固,支立穩定。

安裝後的襯砌台車幾何尺寸要符合結構設計的圖紙尺寸和規範要求

⑶技術措施

具有必須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可能發生的各項荷載,保證結構物各部形狀和尺寸。

模板表面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

拆裝容易,施工時操作方便、安全。

提高模板的適應性和周轉性,在採用大模板,以減少模板接縫,改善混凝土的外觀。

1.4、鋼筋加工及安裝

⑴ 鋼筋加工及安裝

在鋼筋加工棚集中加工製作,根據不同部位編碼堆放,用鋼筋運輸小車運至施工現場安裝,鋼筋保護層的混凝土墊塊也牢固地綁紮在鋼筋上。

⑵施工要點

鋼筋在同一斷面接頭數量符合規範要求,一般不得超過50%。

鋼筋綁紮或焊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規範要求。

鋼筋加工前對材質進行試驗和質量檢驗,確認質量合格方可使用,同時做好防鏽、除鏽處理。

為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採用與本體混凝土同等級的砂漿墊塊隔離鋼筋和模板,墊塊用細鐵絲綁紮在鋼筋上。

灌注混凝土前,由質檢工程師認真核對鋼筋規格、數量、位置、間距以及焊接情況,確認準確無誤且安裝牢固後方可灌注混凝土。

對預埋件數量、位置進行複查,並穩妥固定,防止灌注混凝土時移位變形。

拱部鋼筋骨架在台車推進時,防止將防水層破壞,如有損壞應及時修復,確保防水層的防水效果。

⑶預埋件安裝

開工前,認真閱讀圖紙,弄清楚各個部位的預埋件設計情況,並按設計要求繪製預埋件分布平面展開圖,對預埋件結構型別,安裝部位和數量等進行詳細的規劃排版,對作業人員做好技術交底。施工中,準確測定預埋件位置,標記清楚;預埋件安裝經複核無誤後再進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澆注完畢及時檢查預埋件是否有錯位,孔道是否暢通,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1.5、施工工藝

二襯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參見圖1。

⑴混凝土生產和運輸

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合,攪拌運輸車運輸到施工現場,採用輸送幫浦幫浦送入模;混凝土生產和運輸應保證及時**,每一迴圈施工無間斷。

⑵混凝土拌製質量保證措施

控制水泥標號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之間的合理比值,嚴格遵守施工規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施工。

配料準確,並保證足夠的攪拌時間。

⑶混凝土灌注

澆築時從兩側向拱頂對稱分層澆築,最後澆築拱頂時,從上一迴圈接頭向擋頭板側澆築,使混凝土盡量充滿拱頂。

混凝土振搗時除用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外,還要用插入式振搗棒通過模板台車工作窗加強振搗,保證混凝土內實外美。

⑷拱頂注漿

砼灌注完後,由於砼收縮引起拱頂產生空隙,必須進行注漿填充。注漿配比:水:水泥=2:1~1:1,注漿時間為砼達到設

計強度70%以上時,經監理工程師同意進行拱頂注漿,注漿壓力控制在0.2mpa,並保證注漿密實。

⑸拆模砼拆模應滿足兩個要求:一是砼強度應達到規範要求值(對大跨度二襯襯砌為設計強度的70%以上)後拆模。二是據監控量測數值分析砼是否承重來決定拆模時間。

當砼滿足或達到以上兩個要求,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後拆模,在拆模時要輕拿輕放,不得亂摔,不得用鋼釺或鎚擊,以免損傷模板。

2、結構防排水施工

2.1、排水管網施工

在排水管處將岩面鑿成凹槽。排水管在各分部均要預留接頭,保證最後連成一體,形成管網。遇有斷層破碎帶、夾層、岩脈、裂隙水發育時,要加密鋪設網路排水管,並沿裂隙鋪設。

2.2、防水層施工

⑴防水層施工工藝

防水層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

①基層處理

噴射混凝土基面粗糙、凹凸不平、錨桿頭外露等,對鋪設防水層質量有很大影響,為此,對噴射混凝土基面必須進行處理。

a噴混凝土基面凹凸參見圖3。

b處理要點

有突出鋼筋、鐵絲時,則按圖4所示施工順序處理,當有鋼管突出時,則按圖5所示順序處理。

當金屬錨桿端部外露較長時,則應從螺帽開始留5mm切斷後,再用砂漿進行覆蓋處理。

②防水板施工

防水層採用1.2mm厚pvc防水卷材+300g/m無紡土工布。採用的無紡布及防水卷材,應具有耐老化、耐細菌腐蝕、有足夠強度及延伸率、易操作、易焊接且焊接時無毒氣的特點。

開工前提供樣品及出廠檢驗證件送監理工程師審查批准。

施工方法

固定防水層採用產品專用釘,無損固定,水泥釘長度不小於50mm,平均拱頂3~4點/㎡,邊牆2~3點/㎡,在凹凸處適當增加固定點。

防水層接縫採用雙縫自動焊機熱風焊接,其焊接溫度和速度根據材質由試驗確定,搭接寬度100mm,焊縫寬度15mm。

施工中先在隧道拱頂部位正確標出隧道縱向中心線,再使防水板的橫向中心線與這一標誌相重合,將拱頂部與圓墊片熱熔焊接,從拱頂開始向兩側下垂鋪設,邊鋪邊與圓墊片熱熔焊接。鋪設時要注意與噴射混凝土面相密貼,並不得拉緊,一定要留出搭接餘量(10cm左右)。用熱焊器對準塑料墊片所在位置進行熱合,一般5秒鐘即可,做好防水板鋪設記錄。

2.3、施工縫、沉降縫防水處理(止水帶施工)

止水帶採用特製鋼筋箍夾緊,並用端頭模板固定。混凝土施工後止水帶一半澆築在前期混凝土中,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對豎直向止水帶應採取防止其變形的可靠措施,水平向將止水帶固定在鋼筋上。

橡膠止水帶,其接頭形式採用熱熔搭接或復合接,止水帶的搭接寬度取100mm。

2.4、施工過程中防排水措施

滲漏水的處理,洞內滲水面積較大時,在滲漏水處掛設hc-3.5半圓式透水管引排至邊牆排水溝內。並將有關情況詳細記錄,用以確定防排水施工時拱牆背後所採取的排水措施。

隧道內防水板採用1.2mm厚pvc防水板和300g/m2土工布。防水板接縫採用熱合雙縫焊接;防水板固定採用懸掛技術,即將塑料墊圈用射釘固定於貼有土工布的基面上(平均拱頂3~4點/㎡,邊牆2~3點/㎡,在凸凹部位適當加密),再將防水板焊在墊圈上;施工過程中加強對鋪設好的防水板保護。

對區域性因鋼筋綁紮焊接而照成破損部位必須進行及時修補;防水板需環向鋪設,相鄰兩幅接縫應措開;每4條焊縫充氣檢查一次。防水板鋪設工藝如圖所示。

3、工程試驗

3.1、工程試驗

⑴原材料試驗

鋼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在訂購之前,聯絡供料單位取得樣品進行抽樣試驗,材料的取樣試驗頻率必須符合規範規定,並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進行試驗,只有在批量檢驗合格經監理工程師批准的材料才能進入施工現場。

⑵配合比試驗

配合比的選配應做幾組對比試驗,按設計強度提高一級標準試配,擇優選用。外加劑的摻量通過試驗確定,幾種外加劑復合使用時,應做相應的效能試驗和使用效果試驗。配合比試驗成果必須報監理工程師批准後才能採用。

⑶施工檢測試驗

二襯砼強度試驗:二襯砼採用現場隨機抽檢的方法取樣試驗,必須按照規範要求的頻次在每次澆灌砼時進行抽檢。

現澆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規範要求每30m3取一組。施工時除按規範要求取樣試驗外,a.

襯砌長度超過30m時,應增加一組;b.連續現澆時間超過12h時要多取一組;c.施工停頓後,在後續施工中加取一組,並做施工部位的詳細記錄;d.

材料更換或配合比調整要多取一組試驗。

3.2、檢測頻率與規程的比較

表2 試驗檢測專案及頻率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盛寧線寧波段寧海力洋至城區段改道bt工程公路建設專案 花山隧道防排水 施工技術方案 編制審核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二工程 盛寧線寧波段寧海力洋至城區段改道bt工程專案經理部 2013年5月1日 花山隧道防排水 施工技術方案 一 工程概況 一 花山隧道位於低山丘陵區,地表地形為斜坡,坡度約為20 45度,...

隧道防排水專項施工方案

專項施工方案 防排水工程 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專案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編制人 編制日期 隧道防排水採用 防 排 截 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的原則。在裂隙水較發育及有水文環境嚴格要求的地段,防排水採用 以堵為主,限量排放 的原則,達到防水可靠 經濟合理的目的。二次襯砌除全過程防水外,必...

隧道左線冒頂段施工方案

平陽高速公路lj21標陽曲1號隧道 左線冒頂後處理施工方案 陽曲1號隧道左線進口zk93 907 zk93 917段地處偏壓地段,且該段黃土含水量較高,經試驗黃土含水率達到19.2 21 而且又遇到春融期,導致土體自身強度大大減弱,致使土體自穩性極差,造成左線進洞口洞頂土體失穩,並造成拱部下沉,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