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

2021-10-07 12:48:54 字數 3879 閱讀 5776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

方城縣博望鎮第三小學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認識立體圖形》是本單元第一部分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

由於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

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乙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於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最後,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

學情分析:

學生在入校前就經接觸過各種形狀的物體和玩具,因此他們對形狀有感知方面的經驗,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就要把這些感知進一步抽象化,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在實際生活中能根據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計分一分、摸一摸、說一說、搭一搭等環節,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幾何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態度:

從現實生活中引出數學內容,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小就培養起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與習慣。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會辨認和區分這些圖形。教學難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關係。

教學策略與學習方法:為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新課標》指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為此我便創設了分一分、摸一摸、說一說、搭一搭等情境,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機會,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認識事物並經歷建構知識的過程。以學生主動觀察、感受圖形特徵及小組、全班交流的教學方式,在活動中建構知識並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意識,從而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及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課件、各種形狀的物體。

學具準備:

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導語:同學們,我們每組都有乙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型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把袋子裡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型爺爺還提出乙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幾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並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長方體:

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球:

是圓圓的。(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後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後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後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閉上眼睛按教師的要求摸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摸教師給出的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辨認。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徵

1.做「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隱固。

2.遊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3.數圖形。投影出示練習五的第2題,問:這只小動物是由什麼圖形拼成的?各用了幾個?讓學生在教科書上完成。

五、全課小結

六、遊戲

先讓學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狀的實物能搭出什麼來?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博望鎮第三小學王桂珍

《認識立體圖形》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四種立體圖形(包括實物和模型),了解他們的名稱和特徵,能正確區分和辨別四種物體,為接下來平面圖形的認識和學習做好鋪墊。一開始,我借鑑教參和優秀教案,設計的是一堂更加開放、活潑、更符合新課標精神的課,利用分一分、摸一摸、推一推等自主、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大動手操作、大膽嘗試、自主探索。但是考慮到這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公開課,以及他們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紀律特點和我本身的教學能力、教育機智等因素,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可能過於開放,或許會出現難以掌控的情形,最終難以落實知識點、滲透良好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刪除了部分過於活潑、自主的活動,增加了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有路可走,有序可循,一步一步,循序漸進,以更好的落實知識,滲透學習態度。

通過實際教學,反思自己的這堂課,我覺得以下幾點還是比較成功的:

1、教學的層次比較清晰。嘗試分類——**形成——聯想應用。使學生對某幾種物體的認識能由具體物品緩緩前進,

逐步抽象為數學上的幾何圖形,並應用圖形特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從生活數學出發。新課標中指出,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環境,改變生活現狀。本著這個精神,我盡量安排知識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知識是有用的,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3、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體驗,為學生創設了**的空間,指導了**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由淺入深、由粗到細,螺旋上公升逐步**圖形的特徵,使**活動基本做到了有效。

4、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多種教學活動結合。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一摸,通過摸一摸,數一數,玩一玩讓學生說出了每種物體的特徵。

然後我又讓孩子們在小組中閉上眼睛摸出各種型別的物體,或者是閉上眼睛通過摸一摸說出它是哪種物體。通過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操作、討論的機會,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自己的見解。還使學生在玩中進一步鞏固各種物體的特點,效果不錯。

但是,整節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學設計所**的,這節課自主性操作明顯不夠(由於擔心時間不夠),在個別環節的設計上,總因苛求課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忽略了其實學生在磕磕絆絆地發現過程中可以對知識加深理解。其

二、在「說說生活中在哪兒見過這些立體圖形」這一問題時,我覺得雖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但還不夠展開,沒有引導好學生天南地北地把生活中的資訊加以搜尋並給以發揮,

如果展開得好的話既豐富學生對圖形的感知認識,更能體會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直較高,能比較主動積極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夠正確地認識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圓,深刻地體會 面在體上 能取得這樣的效果,我想以下幾個特點吧!1 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象是創造的靈魂。在教學中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從內向外推動學生...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認識立體圖形教案

認識立體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 球 知道它們的名稱 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 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 和創新意識。教學重 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

一年級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做數學 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新課改倡導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在課堂上把做數學看成是 數學教學中的乙個重要部分。做數學可以讓孩子獲得親身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真知,享受體驗的快樂。在與孩子們相處的課堂上,我與他們共同一同分享著做數學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在教學 誰的手兒巧 時,課前我布置學生將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