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內觀」心得

2021-09-24 12:53:30 字數 941 閱讀 3484

「六根」「五蘊」,修習內觀以後,我對佛教的「六根」「五蘊」開始有了理解。「六根」指的是我們人類的「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總是透過六根向外探索,認為是外界給「我」這個本體造成了各種快樂,不快樂,認為我的快樂,痛苦都是外界造成的,人總是向外看,而從未真正向自己身心內部去探索,修習內觀後讓我懂得了向內觀察的方法,從向內的觀察中看到了「苦」在身體內部的起源,明白了「心」指的是「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的心理運作過程,舉乙個簡單的例子,「我看到了一筆馬路邊上錢」,錢是「色蘊」,我通過眼睛看到了感受了是「受蘊」,心理開始想了,錢啊是「想蘊」,心裡起的習性反應「要是我的就好了」是「行蘊」也就是貪,這個習性反應會留在我的意識裡就是「識蘊」。人總是通過「六根」和「五蘊」給潛意識不斷的增加「貪、瞋、痴」,也就是痛苦,也就是「業」。

而內觀就是通過禪修對「行蘊」進行修煉,當內觀時感受到身體中各種美好的感覺時不起貪愛的習性反應,當內觀時感受到身體中不愉悅的感受時不起「嗔恨」的習性反應,從而發展人的平等心,也就是佛教的「空」。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安詳與和諧,因為這些正是我們生命中所缺乏的東西。人人都希望快樂,而且把快樂視為我們的權利。然而快樂這個目標,是我們努力爭取,卻鮮少獲得的。

任何人都曾經經歷過生命中的不如意-——激動、煩躁、不和諧、痛苦。即使眼前這一刻,並沒有什麼不如意,但我們都記得,不如意的事曾經如何折磨過我們,也可以預見,會有再發生的時候。最後,每個人都得面對死亡的痛苦。

我們不會將自己的不快樂只侷限在自己的身上;反而不斷地將自己的痛苦傾倒在他人的身上。乙個不快樂的人,會使得他的周遭,充滿焦慮不安的氣氛,任何人進到那個環境中,也會感到激動和不快樂。就這樣,個人的緊張不安,匯集成整個社會的緊張不安。

處處不如意,這就是生命的根本問題:不想要的一再發生,想到的卻渺不可得。而我們對這種種缺憾的形成和前因,卻又一無所知。

正如我們對自己從**來、往何處去,也茫然無知一樣。而內觀給了我一條通往和諧、安詳的道路,我慶幸自己能接觸到內觀,並開始努力走安詳與和諧的道路。

《佛教史》心得

在學佛教與人生的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佛教裡說的關於生命本質的 了。這讓我受益匪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曾發出感慨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型德像,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句話讓我想了很久。就像孟子曾說的 人性本善 人生而純粹,只是被太多俗世的煩惱情感遮蔽了眼睛。人生越走越遠,也就遺忘了許...

內觀讀後感

內觀 在拿到內觀這本書,很多時候沒有看,也覺得比較深,但是當自己靜下來看,其實收穫也是挺大的,也讓自己清晰的知道乙個人對自己的了解和認知是都麼重要啊。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乙個過程,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公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

佛教藝術賞析課心得體會

姓名 廖星偉學號 14513229 中國佛教藝術賞析 是我上過的最有收穫的選修課沒有之一,通過這一學期的選修課學習,我從乙個對佛教只有淺顯了解的人變成了乙個對佛學十分感興趣的人,感謝老師的精彩講解,讓我學習到了佛教藝術的基礎知識,這對我今後進一步學習佛學 挖掘佛教的精華與真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