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

2021-09-19 15:04:24 字數 1673 閱讀 8331

看孔子談「仁」

孔子認為,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為3種,一種是「上智」,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一種是「下愚」,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一種是「中人」,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為2種,即「學而知之」的人,通過主動學習獲取知識,第二種是「困而學之」的人,遇到自己過不去的坎,才會想起來去學。

這兩種人都是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論語的經典對白中我們還可以捕捉到這樣乙個詞「聖人」。聖人又是比仁人高乙個檔次的了。孔子特別推崇的是聖人,但是他卻不希望每個人都參照他的觀點去當聖人。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孔子覺得自己就當不了聖人,他眼中的聖人是堯舜禹那樣的先帝。首先,孔子認為,聖人必須是古代君王,他自己只不過是祖上發過跡,到孔子這一輩,已經是窮困潦倒四海為家了,更談不上是什麼君王。

其次,聖人必須天資聰慧,不用學習就能明理明德,顯然,孔子一生都在學習,做不成聖人。因此,一般人的標準到仁人這個檔次就已經是成功了,即使不能為官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也可以像孔子那樣學富五車桃李天下了。他也是這麼教育他學生的。

論語中一共有105個「仁」字,那何為「仁」呢?學生問孔子,孔子回答不一,往往具有針對性。比如他說「巧言令色,鮮仁矣」,對於溜鬚拍馬的人孔子最討厭;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要他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禮的規矩辦事;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要他善待別人,承擔幫助別人的義務。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孔子告訴他,說話要有分寸,三思而後言;樊遲問仁,子曰:

「居處恭,執事近,與人忠。」這裡孔子把「仁」分解成三種德性,讓他接物處事待人都要充滿敬意和忠誠。此外,孔子還經常將仁與智、勇相提並論。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其實在孔子眼裡,仁者已經具有了智勇兩種品質。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愛,自己要有奮鬥目標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

孔子對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學生輕易夠不著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於他們的評價卻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乙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為「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我們現在學習孔子的「仁」學理論最終目的是要能夠運用到實際。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就是這樣乙個典型的例子。他在講述自己如何走向成功時,總是忘不了自己將大學舍友從國外拉攏到國內和他一起打拼的一段經歷。

他說,這全是他在大學期間為他們掃地的功勞。當然,這是句俏皮話。宿舍衛生通常是大家一起打掃,但是俞就是喜歡一聲不吭自己乙個人包攬,留給大家好印象,直到他遠赴大洋彼岸找到當年的舍友時,對方還會忍不住激動地回憶起這樣乙個小細節。

我把它也定義為「仁」,雖然看似平凡微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正是這份仁義使他們義無反顧地跟隨俞敏洪創辦新東方,讓他們堅信能在宿舍裡為大家服務的人,自然在事業中也虧待不了當年的兄弟。仁造就了俞敏洪的人格魅力。

論語讀後感

篇二 論語讀後感 論語 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 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 們的提問後所做的記錄 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 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 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

論語讀後感

我讀 論語 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 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乙個迂闊率性 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乙個多才多藝 誨人不倦的孔子,乙個食不厭精 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

論語讀後感

6越26日,學校組織我們全體教師進行為期一周的集體學習。學習內容 論語 西方哲學故事 天氣的炎熱與我們學習的熱情相比也要遜色許多,知識營養的汲取恰如春天的雨露秋日的碩果了。這學習的氛圍讓我如沐春風。也許是我多年的鄉村教學從未經歷過吧,至於學習經歷和感想不言而喻,方方面面收穫還是很多的。首先,關於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