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

2022-01-18 05:35:36 字數 1038 閱讀 7683

孔子說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那麼,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能游刃有餘,不感到疲倦。

我認為,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到「學而不厭」,為什麼呢?

其一,我們都知道,現在知識的數量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著,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能總抱著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讓你那一桶水長流長新,不能讓它成為死水,那就必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智慧型,只有不斷學習,也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其二,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你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是很無奈的事情,厭倦在所難免,又怎能學的下去呢?不知道孔老先生「學而不厭」是否也有這層含義。

只有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作生命的必須,你就會心甘情願地學習,主動地學習,並且能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和幸福。

其三,學習還應該掌握好的方法。會學習的人總是能在較短的時間裡獲得大量的知識,而不會學習的人則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甚微,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資訊社會,獲取知識的渠道有許多,資訊量巨大,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資訊,並且獲得資訊後又能及時進行整合加工,變成自身素質的一部分,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而不厭」,不斷探索,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擁有更豐富的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了。

其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希望學生「學而不厭」,首先教師要「學而不厭」。「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乙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老師,其學生也必然會繼承老師的傳統養成善學善思的習慣,要是教師厭倦了學習,學生又怎會熱愛學習?

所以,教師要「學而不厭」。

只有「學而不厭」的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只有在「學而不厭」的基礎上,教師才能「誨人不倦」。沒有前面「學」的基礎,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誨」,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的話,「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沒有趣味、沒有創新了,這樣的「誨」自然也不會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只把學生當作儲存知識的容器,更不會關注學生的心靈、人格、健康了,這樣的「誨」甚至可能會誤人子弟、害了學生呢。

「誨人不倦」,我的理解是樂教、善教。

論語讀後感

篇二 論語讀後感 論語 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 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 們的提問後所做的記錄 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 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 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 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

論語讀後感

我讀 論語 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 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乙個迂闊率性 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乙個多才多藝 誨人不倦的孔子,乙個食不厭精 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

《論語》讀後感

看孔子談 仁 孔子認為,人,特別聰明和特別傻的都很少,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處在中間,既不絕頂也不透頂。根據智力,他把人分為3種,一種是 上智 天生聰明的人完全不需要學習就知曉一切 一種是 下愚 天生愚蠢的人,無論怎麼學習都沒有辦法 一種是 中人 也就是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普通人又分為2種,即 學而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