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故事

2021-09-19 15:04:24 字數 1012 閱讀 2915

朝三暮四的故事:《齊物論》中有個寓言,宋國有乙個養猴子的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他對猴子說:「生意越來越差了,為了不讓你們挨餓,從今天開始,一律按照朝三暮四的標準**栗子:早上給三顆,晚上給四顆。

」猴子聽了都生氣了。猴子們亂成一團,強烈反對主人的做法。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猴子們非常高興的接受了耍猴人朝四暮三的**方案。

其實無論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每天結果都一樣,猴子的態度卻迥異,這群猴子真是一群傻蛋!

也許,我們都會嘲笑猴子當初為了「朝三暮四」而激憤,後來卻又為了「朝四暮三」而高興,我們會笑它們分不清3+4和4+3都是一樣的結果。

如果——如果您真的覺得猴子是傻蛋的話,那麼,我不得不非常認真的告訴您:您可能真是傻蛋乙個。

耍猴人給猴子安排食物,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說,是乙個如何科學、合理的對資源進行分配的問題。總量恆定不變,分配方式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

在判定誰是傻蛋之前,我們先要弄清楚猴子們為什麼反對「朝三暮四」而同意「朝四暮三」?

對於猴子而言,早晨是一天的開始,為了保證一天的活動有足夠的能量,進食的多與寡是有明顯區別的。在猴子的世界裡,只有「朝四」才能保證一天的需求。而到了晚上,是以休息為主,有「暮三」就夠了。

如果硬要讓它們在晚上接受「四」,它們就會覺得是浪費。從這個角度說,猴子們堅持了實事求是、按需分配的原則。而這兩個原則正是我們需要倡導和學習的。

「朝四暮三」優於「朝三暮四」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早上得到的是在眼前的,而晚上是十二個小時之後的事。儘管總數都是七個,但是先得到四個,就是先得到了「大頭」。

「大頭」在手與「大頭」在外顯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猴子們任由耍猴人「朝三暮四」,就等於是把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的「大頭」 扛到了自己的肩上,可能要付出更多才能獲得本已屬於自己的栗子。聰明的猴子當然不會同意。

所以它們要通過抗爭獲得耍猴人的讓步。

3+4和4+3結果都是一樣,但如果環境和背景發生了變化,其效果就會決然不同。很多時候,過程和方法決定了成敗。

朝三暮四的同桌 作文

1 朝三暮四的同桌我的同桌鼻子小小的,眼睛圓溜溜,乙個圓形臉,一看到他,我就想起我們學過的乙個成語 朝三暮四。我的同桌是個 朝三暮四 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非常感興趣。記的有一次,我去操場上走走,一到操場就看到我的同桌屁股翹的老高,兩腿彎著在那兒,我看了看,感到很奇怪,走上去問道 你在幹什麼?他...

四塊糖的故事

日誌內容 今天看到了一則教育故事也許這個故事很多博友都看過,也許是很早以前咱也看過這個小故事,可是,今天看了這則故事,還是深有感觸的,下面把這則故事重現一下 育才小學校長陶行知在校園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當即斥止了他,並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裡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

雅蘭公主的故事 四

等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以座十分豪華的城堡。這時,乙個非常英俊的男子向她走來,說 我是這個蘑菇村的王子,昨日去郊外遊玩,碰見姑娘在地上睡覺,那一帶土匪多,我就讓人把姑娘抬到了我的城堡,敢問姑娘芳性大名,為何躺在那兒呢?雅蘭公主說 我叫雅蘭,本是愛斯卡王國的公主,到早遭到惡人的陷害,變成了這般模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