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人類文明成果發展農村資訊教育

2021-09-14 10:12:19 字數 2871 閱讀 9767

二是構建資訊化交流平台,促進多渠道校園發展。為給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資訊服務的平台。我們建立了實用、功能先進、覆蓋面廣的校園網,通過區域網進行連線,實現網路資訊管理、資源共享和資訊交流等,並能通過廣域網路或連線到網際網路實現校園內外和國內外的教育資源共享與交流等。

2023年,被評為淩源市中小學教育技術應用「優秀教育**」。2023年,我們和中國移動公司聯合建立了「家校圈」簡訊平台。學校、家長、教師、學生可以借助簡訊平台實現及時高效溝通。

從2023年起,我校創刊《凌水學報》,開拓師生視野、傳遞時政資訊、交流教學心得等等。為師生開闢了一條新的資訊渠道。

2、加強資訊科技培訓,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教育操作能力

一是根據「培訓先行、分級負責、講求實效」的培訓思路,充分利用現有的培訓條件,堅持區級培訓和校本培訓相結合;假期培訓和平時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原則,使我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速度得到了較快發展,現所有專任教師全部完成了中級培訓,35歲以下教師全部報名參加高階培訓,為促進資訊科技培訓的推進力度,我們還把資訊科技培訓納入教師考評。目前,我校教師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所有任課教師運用計算機備課,制課件,查詢資料,運用多**上課,為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給予了有效師資保證。

二是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為生成動態課堂,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打造互動式資訊化生態課堂,不斷提公升教師專業素質,我們曾多次特別邀請了淩源市教師進修學校電教部的孟凡偉老師、白雲山老師來校進行了系列專題培訓。這些培訓使老師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日新月異,給課堂教學帶來的無限的生機和魅力。讓老師們認識到只有常懷變革之心,潛心教研,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努力改變自己,與時俱進,自己的教育事業才會常鮮、常新、魅力無窮。

三是多措並舉抓組內教研,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提公升。每個教研除設立教研組長以外,專門設立電子備課組長一人。組織本組教師在共同備課中共同學習、共同**。

此外,在電子備課室中,每乙個學科的所有課件教師之間都必須做到無條件共享,成立教研組課件庫、試題庫、資訊庫。同時,電子備課組長負責向校園網定期上傳資料,擴大教師的交流範圍,加強教師過程性管理;對教師的網路教研平台、教師的部落格、論壇等定期進行評價,對相關人員、專案納入過程性評價,促進活動質量。

四是學校將資訊科技納入學校各方面管理,如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管理,宿舍管理,財務管理等,學校為每乙個教師建立了電子檔案,為教師建立了業務成長檔案、專業成長檔案,為學生建立了成長檔案、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實驗器材管理、財務管理全部輸入電腦,既有紙質檔案,又有電子檔案,可以說,正是資訊科技的普及及應用,極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學化、資訊化、高效化。

3、加強資訊科技教育,提高學生資訊科技操作能力

根據2023年10月全國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會議精神,我校一直注重規範學生資訊科技課程的開設工作,按大綱要求開足課時,從七年級到九年級設專職教師,幾年來,我校學生中考計算機考試合格率100%,優秀率80%以上。

4、加強計算機應用研究,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一是學科知識樹的構建。學科知識樹的構建有助於教師巨集觀把握教材,理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絡,有助於學生主動構建學科知識體系,主動獲取學科知識。為此,學校制定詳實可行的方案,要求各學科建立單元、學期、學年、學段知識樹,教師將自主設計的學科「知識樹」打包上傳到ftp上,由教研組長審核,通過後再上傳到校園網-資源中心-各學科-知識建構,形成永久性資源予以儲存。

二是建立學科資源庫。將學科資源集中管理,按照分科、分類的原則,在校園網上設定「資源中心」,實現優質資源共享,達到長久儲存優質教學資源的目的,解決因電腦崩潰而造成寶貴資源丟失的遺憾,較好地實現學科和資訊科技的整合,如今,學案、教案、作業設定、單元檢測、課件等教學資源,分門別類,長久地儲存在校園網上,有效地實現了資源的共享。

三是積極構建「互動式五環節陽光生態課堂」,突出「讓興趣成為前提,預習成為習慣,方法成為重點,多**成為生長點,知識的落實為落腳點」的教學方法,借助新穎、實用的多**課件、**等強化課堂教學的視覺、聽覺衝擊力,從多種感官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對教育資訊化建設還要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現有乙個微機室,除正常開課外,不能全天開放,不能滿足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需要,需再建乙個微機室。

2、教師的整合應用能力和網路管理的水平仍亟待提高。隨著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和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不斷深化,教師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應用的能力未能完全適應形勢的需要。學校計算機網路管理和維護的網管教師技術水有待提高。

3、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未能適應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新要求。由於共建共享的理念依然不強,區教育資訊網的資庫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部分教師自建的教學資源的通用性和共享性仍較低,造成很多教師的優秀教學資源未能得到更大範圍的的實際共享應用。

4、教育科研要進一步發揮在教育資訊化應用中的帶動作用。教研課題專案的實施,是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催化劑,而在教育資訊科技的教育科研方面,我校尚比較薄弱。

三、今後的工作思路

1、更新觀念,加強領導,實現教育思想新轉變

實現教育資訊化,觀念更新是前提,領導重視是關鍵,我們要下大氣力從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起,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真正把資訊化教育工作納入學校重要的議事日程,制定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使資訊化工作能按計畫,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起來。要成立資訊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由資訊科技教育骨幹教師等組成的學校資訊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本校資訊化教育發展規劃,積極開展資訊化教育工作。

2、加強資訊科技教師隊伍建設,保證資訊科技教育的正常開展

要繼續配備、充實專職資訊科技工作人員和教學人員,加強對他們的培訓,使他們能夠保證設施的正常執行和正常教學。不斷提高學科教師的資訊科技教育能力,鼓勵教師使用區教育資訊網的資源庫,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帶動資訊科技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3、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開展資訊科技教育的積極性

學校要繼續把資訊科技教育工作納入教師考評範圍內,考核教師的資訊科技教育工作。要制定相應規章制度,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資訊科技教育工作,對開展資訊科技教育工作有突出貢獻的教師要給予表彰獎勵。

物理與人類文明

生活與物理 包瀋飛 108141025 包裝081 從我小時候學習物理開始,簡單說明了一下物理學的概念和目標,並提出物理是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論點,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大自然的一些神奇的力量和我們包裝設計的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這幾個方面簡單的論述了我的觀點。記得小學時候有本教材叫 常識...

《人類文明的引擎》教學設計

西鄉縣第二中學王成 課題 必修模組必修三第七單元第三專題題目 人類文明的引擎 所需課時 1課時 課標要求及分析 1 課標要求 以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等為例,說明科學技術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課標解讀 1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期最偉大的發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電的發明及廣...

人類文明的搖籃教學反思

在新授 大河流域 人類文明的搖籃 時,提到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即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大多數同學都能張嘴說出它們的名字 古埃及 古巴比倫 古印度 古中國,中國的歷史學生已經系統地學習了兩年,在本課中如何把其他三大文明古國給學生講清楚,我著實動了一番腦筋,精心了設計了教學過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通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