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餘數的除法》教學設計反思

2021-09-06 10:56:51 字數 1248 閱讀 6712

李官營完小李曉紅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讓學生計算「12個蘋果,每4個放一盤,一共可以放幾盤」的練習題,利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可以很容易計算出結果。接著設計了折紙鶴情境圖和把「30個紙鶴穿起來」的問題,引出「有時候除法會留下一些數,除不盡,這樣的數就叫餘數」。然後,安排了「分畫片」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理解整除的意義,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過程與方法:

經歷由生活經驗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掌握有餘數的除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準備:

每名學生準備三十枚小卡片

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交流研討。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12÷5=2(盤)……2(個)

30÷7=4(串)……2(只)

21÷5=4(張)……1(張)

教學反思: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情境創設」、「**與體驗」、「練習延伸」、「課堂小結」四個數學活動環節。

在「情境創設」這一環節,我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解決「擺蘋果」的問題,從實踐中發現問題。由平均分匯入,聯絡已有學習經驗。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這個環節雖然用了較長時間,但是我認為計算教學就應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感知、理解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與體驗」這一環節,通過穿紙鶴和分畫片兩個活動,使學生經歷動手擺、列出算式的過程,教師趁機指導有餘數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學會新知識。在這一環節我還提出了「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解決。」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列式解決,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問,有效的利用了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但是在與學生交流時,由於時間關係,我只找了兩個學生,感覺時間上還是有些倉促。

在「練習延伸」這一環節,我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題目,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通過實際運用,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幫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課堂小結」這一環節,我通過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餘數的除法,要求同學們要理解為什麼會有餘數產生並且會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對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有條理地進行了梳理,加強了記憶,加深了理解。

這幾個活動環環相扣,既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了新知識,掌握了新知識。但是這節課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能得到更多老師的指點。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教版小學數學第五冊 教學反思 我教學了三年級教材 有餘數的除法 這部分教材是表內除法的延伸和擴充套件,我在教材內容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另一方面重視聯絡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學習有餘數除發的計算。本節課我先創設情境,讓學生分組活動,動手分一分,由沒有剩餘引入到有剩餘,初步建立餘數的概念,同時...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有餘數的除法 教學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充套件,教學中雖然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學,但教材卻賦予它新的內涵,學生雖然在生活中 餘數 有一些感性的認知和體驗,但卻缺乏清晰的認識和用數學方式思考的過程。教學中在突出意義的理解,也不能放鬆指導除法計算的基礎知識 試商。開放的數學問題。經過多次文字的研討...

有餘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合作 中,通過觀察,展開大膽猜想,在練習中認識有餘數的除法,掌握餘數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採用 開放 民主 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時空保證。在教學本節課時,我改變了以往的按教材編排順序進行教學,打破了教材束縛,不再做教材的複製者,力求做到教學設計的開放和教學過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