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的文體知識

2021-08-26 22:23:06 字數 3684 閱讀 7489

第一講記敘文閱讀

1.記敘文的概念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兼以議論、抒情、說明來表達中心的一種文體。如**、散文、寓言、童話、故事、通訊、遊記、傳記、回憶錄等。

2.記敘文的分類

按寫作的內容可以分為:寫人記敘文、敘事記敘文、寫景記敘文、狀物記敘文四大類。

3.記敘文的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稱之為記敘文的六要素。

4.記敘的順序(一般有三種):

①順敘,即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這種寫法課使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晰地表現出來。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②倒敘,即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它分為兩類,一是把事情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按照時間順序倒敘事情的發生、發展的經過;二是,把後面發生的某一情節提到前面去,暫時中斷中心事情的敘述而進入另乙個相關的事情的敘述。由於倒敘改變了記敘的自然程式,閱讀時應特別注意「倒」「順」之間的起訖點,認清那些起關鍵作用的詞句和段落。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③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情的過程中,由於某種需要暫時把敘述的線索中斷一下,進行有關的另一件事情的敘述。它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插入的內容跟時間也有關聯,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段從前發生的事。這種插敘一般都要交代起訖點,閱讀時應注意;二是對人或情況作一些說明介紹,跟敘述的時間順序沒有什麼關係,插入的前後不一定有過度銜接的話。

作用:補充交代或說明,使敘述更加充分,彌補單憑順敘難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內容,使文章更充實、更周密、在結構上更緊湊。

5.記敘文的線索(板塊:線索細說)

線索是指貫穿全文、連線全部材料的一種因素(依據)。記敘文的線索有多種形式:有的以時空轉換為線索,人物活動、事情發展、景物變化等.

6.記敘的人稱

記敘文中的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開敘述是第一人稱。作用:

採用第一人稱,便於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在一般記敘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在**中,「我」不是作者本人。如《藤野先生》中通過「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處體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乙個12歲的小夥計,在文中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第三人稱:作用:寫法比較自由開闊。不受任何限制。

第二人稱:作用:便於抒發內心情感,拉近距離,有親切感。

7.記敘的詳略

記敘文在寫作時要注意詳略得當。如何做到詳略得當呢?與主題有關者要詳寫,與主題聯絡不緊密者要略寫。

8.記敘文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常常輔以議論、抒情和說明。

記敘文中的描寫

記敘文中的說明記敘文中的說明是記敘中的補充交代,常用來說明某種事物狀態、性質、功能的特徵,一般要求文字簡明扼要。

記敘文中的議論在記敘文中經常穿插適當的議論,用以點明記敘的意義,揭示所敘事物的本質。記敘文中,記敘是基礎,議論是記敘的歸納與深化

以下從三個方面具體談一談它們的作用。

(1) 議論用在記敘文的開頭的作用

這種議論起著總領全文、點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尾的作用

這種議論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點明和加深所敘之事的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後一部分的議論,文章的主題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確,更表現不出我從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結尾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句議論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尾是為了呼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嚴謹。

有的議論用在記敘文的結尾既是對全文的總結,發出號召,又是點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的結尾就是這樣。

(3) 議論用在記敘文中間的作用。

記敘文是以記敘為主,然而能在記敘中恰當的穿插議論,會使文章錦上添花。

如《行道樹》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議論,自然地引發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對奉獻精神的禮讚。

在記敘文的段與段中間穿插議論,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如《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乙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乙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這段文字就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記敘文中的抒情記敘文中的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採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發作者難以抑制的感情。

分為兩類::

一、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詩人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如《最後一課》中我說的一句話。

「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即是直接抒情。再如《黃河頌》中「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也是直接抒情。

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主要有三種形式:

(1).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如朱自清的《春》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詩人借日常生活或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情感或志向,如《紫藤蘿瀑布》和《珍珠鳥》

(3).借古抒情,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

抒情在記敘文中的作用,

a抒情用在寫人、敘事、寫景散文的開頭,能使文章充滿抒**彩,如《安塞腰鼓》的開頭部分。

b在記敘、描寫中穿插幾點抒情,有助於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強文章意脈。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春》的結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9.記敘文的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白描、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作用分別如下:

(1)、象徵(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

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8)、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9)、白描:簡練、質樸、輕捷、傳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徵。它一般不用修辭手法。

如《孔乙己》一文中對孔乙己的肖像描寫「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這就是白描的寫法,將孔乙己的身份、地位、遭遇和個性都顯示了出來,既沒有誇張,也沒有刻意修飾,卻顯得更加真實。

10.修辭手法

記敘文文體知識及閱讀指導

一 記敘文文體知識 1 分類 1 寫人記敘文 2 敘事記敘文 3 寫景的記敘文 4 狀物的記敘文 2 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經過 結果 3 線索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 事物 感情變化 4 記敘順序 順敘 倒敘和插敘 5 描寫人物的方法 外貌描寫 語言描寫 動作描寫 神態描寫 心理描...

記敘文閱讀知識積累

記敘文類 含 散文 閱讀知識積累 一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 1 六要素 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結果。2 記敘的順序 順敘 倒敘 插敘。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接順序進行敘述,提到前面來寫的 後發生的事情 或 事情的結局 往往是最突出 印象最強烈的場景或片段。使用倒敘的作用 造...

記敘文作文

我們踏進活動中心的大門,賀老師帶領著我們去看電影,我們拿到眼鏡,一邊看一邊笑,因為挺好笑的,那頭長毛象可有趣了!還有那個叫路易斯的,遁地時,老撞石頭,讓我捂嘴偷笑。最好笑的非那位老奶奶莫屬,關於她的片段的,看了就叫人捧腹大笑,尤其是老奶奶養的那只 寵物 它剛出來的時候,我們全班異口同聲地叫一聲 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