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實驗專題練習

2021-07-31 15:33:18 字數 3919 閱讀 6741

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實驗**專題練習

1. 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本實驗的原理

2>.本實驗除圖2所示的器材外,還缺 ;

3>.用刻度尺測出s=78cm,用停表測出t=2s,則本實驗中的平均速度= m/s。

2.乙個小球從斜面滾下,用閃頻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記錄小球運動情況的**如圖3所示。

則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用時_____s,平均速度為__ _m/s,小球整個運動過程中速度越來越__ ___。

3.如圖所示,這是小明設計的「測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利用這個裝置測小車在斜面上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這個實驗的原理是,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和.如圖,若秒錶每格為1s,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實驗中小車通過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車通過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4.如圖是某實驗小組做」測平均速度」的情形.

(1)測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小車從位置a開始沿直線運動到位置b為止,通過的距離是 cm.

(3)小車從位置a出發開始計時,到位置b時,所用時間如數字鐘所示,小車從a到b所用時間是 s.

(4)小車的平均速度是 m/s.

5.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該實驗目的是練習用測平均速度.

(2)該實驗原理是 .

(3)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4)實驗中測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為v3.那麼,v1、v2、v3的大小關係是選填>、<、=)

6.在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請據圖回答問題:

(1)實驗原理是 ;

(2)在實驗中,除了用到如圖所示的器材外,還缺少

(3)所測路程為 m.

(4)假設所用時間為7s,那麼小車的平均速度

m/s.

(5)實驗時,斜面的坡度應很小,其原因是為了

1、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載面積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如表所列9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於聲源振動的頻率,於是借來乙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3)表中有的材料規格還沒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資料。

(4)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鬆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5)課本中所涉及的**實驗中,有些實驗的研究方法與上述方法類似,這種方法叫做

2、為了**聲音產生與傳播,有人建議用以下幾個實驗現象進行論證:

a長號演奏時,號管的長度不同,吹出的聲音就不同;

b讓正在發音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會濺起水花;

c放在鐘罩內的正在發聲的鬧鐘,若將鐘罩內的空氣抽出,則幾乎聽不到聲音;

d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乙隻小鉛筆,把鐘敲響後取一張白紙在筆尖上拖動,會看到白紙上會出現一條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夠說明聲音產生的條件的實驗是 ,其它的實驗分別說明了什麼

3、如圖7所示,用尺子作樂器**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現:○1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有關

4、如圖1所示,用力敲響音叉,並用懸掛的塑料球接觸發聲的叉股,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此現象說明;塑料球的作用是

5、為了驗證「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小華設計了一套巧妙的實驗裝置:在廣口瓶內用細線吊起爸爸的手機,線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軟木塞上,瓶內的空氣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圖所示。

(1)在沒有抽氣時,小華用家裡的**撥打手機,

他 (選填「能」或「不能」)聽見手機鈴聲。

(2)當小華盡量抽盡瓶中的空氣後,再撥打手機,

他聽到的手機鈴聲的情況是: 。

(3)通過以上兩次實驗的對比,小華得出的結

論是 。

7、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某同學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橡皮泥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選擇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如果選用另外一塊,會為:的現象而難於確定像的位置;

(3)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棋子a/b)這一側觀察;

(4)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螢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現白紙上沒有像,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8、圖17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①此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於通過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兩塊玻璃板,為提高實驗效果,應選擇 ㎜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②某同學點燃蠟燭後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處,再把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移到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用直線把這兩個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分別到平面鏡的距離。根據這組資料,他得出實驗規律:

「平面鏡成像時物距總是與像距相等」。你認為該同學的做法恰當嗎?為什麼?

③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除了測量物距和像距之外,還必須比較的高度大小。

9、如圖是「**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於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於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環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採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為止,這時發現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______.

(3)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採取下列哪一項操作?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10、如圖11所示,是陳濤同學**光反射規律的實驗.他進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圖甲,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乙個角度射到0點,經平面鏡的反射,沿另乙個方向射出,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減小,這時∠r跟著減小,使∠ i增大,∠r跟著增大,∠r總是 ∠i,說明

(2)如圖乙,把半面紙板nof向前折或向後折,這時,在nof上看不到 ,說明

11、炎熱的夏季,家中的蠟燭、柏油路上的瀝青會變軟。而冰塊熔化時,沒有逐漸變軟的過程。由此推測,不同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可能不同,我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

為讓碎冰和碎蠟均勻和緩慢地熔化,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把碎蠟放到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分別進行實驗並記錄資料,實驗裝置如圖7所示。

(1)圖8是 (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9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是

(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拿出來,冰和蠟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後,冰和蠟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

(3)如果讓你自己實驗**冰和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你在實驗中會想到注意哪些問題呢?請你至少寫出一條注意事項。

2019 3014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工作計畫

5 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絡實際,要做到聯絡社會生活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以及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實際,努力運用新材料 新資訊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 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

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畫

2015 2016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畫 周金奎一 指導思想 從本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 物理。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本著 生活中的物理 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實驗總結

中考指引 1 實驗場景重現 1 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 重點掌握知識 速度的公式 刻度尺和秒錶的使用 測量小車下半程平均速度的方法。1 測量原理 2 實驗器材 求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所以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長度的工具刻度尺和測量時間的工具停表或手錶 機械表可以讀到0.1s 在計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