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結構說課稿

2021-07-13 00:14:03 字數 3601 閱讀 6276

說課稿安陽縣二中分校

學科組:生物組

說課人:蘇淑敏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

我是安陽縣二中分校生物組的蘇淑敏。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dna分子的結構》

在我校實行的「三·五·三」學導型課堂教學模式下,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dna分子的結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遺傳與進化》第3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以及選修一中的有關核酸的相關知識為基礎,同時為學習《dna的複製》、《基因的表達》、《基因突變》等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理論,以及選修教材中《基因工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了解dna雙螺旋結構的**歷程,

②理解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 能力目標:

①通過跟隨科學家的研究歷程,發現科學家們曾遇到的問題,學會科學的**方法,

②通過自己製作dna的結構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3. 情感目標:

認同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體驗科學探索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鍥而不捨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dna分子的結構特點,製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難點: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課時安排

兩課時教具

多**課件,dna雙螺旋結構模型,dna分子結構模型元件

二、說教法

(1) 學生已經掌握核酸的元素組成等相關知識,認識了有絲**、減數**和受精作用等細胞學基礎,掌握了生物的生殖過程、染色體的化學組成等相關知識,懂得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認知基礎。

(2 )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對事物的**有激情,但往往對**的目的性及過程,結論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師在學生**的過程中要進行適當的引導。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實驗法、討論法。

1、直觀演示法:

dna雙螺旋結構屬於分子水平且為三維立體結構,對於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模型展示dna的空間結構,化抽象為直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實驗法

製作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以加深學生對dna雙螺旋結構特點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討論中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對於dna分子結構模型的構建,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dna分子結構的特點。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以「三·五·三」學導型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通過三,問題導讀----評價單,問題解決-----評價單,問題拓展----評價單的內容的完成來未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法、總結反思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據報道基地組織首領賓拉登被美軍擊斃,美**方通過dna檢測結果,以確認是否是賓拉登本人,他的dna和其他人的dna存在什麼差別?通過什麼方式體現?

(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於dna 我們又知道些什麼?

【複習舊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複習選修一中學過的有關核酸的知識。

(二)講授新課

在「三·五·三」學導型課堂的教學模式下,以建構主義理論等教育理論為基礎,按照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要求,展開學習。

【幻燈片展示】威爾金斯、沃森、克里克等人獲得諾貝爾講獎的**,指出是這些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構建出了dna的結構模型。

1.1學生活動一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上的故事

1.2小組討論

讓學生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2.1沃森和克里克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經驗和成果?

1.2.2沃森和克里克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出現過那些錯誤?他們是如何對待和糾正這些錯誤的?

1.2.3有關dna結構方面的幾個問題

1.2.3.1 dna是由幾條鏈構成的?它具有怎樣的立體結構?

1.2.3.2 dna的基本骨架是由那些物質組成的?他們分別位於dna的什麼部位?

1.2.3.3 dna中的鹼基是如何配對的?他們位於dna的什麼部位?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在學生討論時,逐組巡查,並參與進去,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使討論具有實效性和深刻性。

1.3學生展示從班裡抽出其中三個小組代表展示其討論成果,在展示過程中其他各小組認真傾聽、質疑、追問、爭辯,展示各自的不同觀點和見解。

1.4教師點評根據小組展示的情況,及時點撥提公升,給予評價。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知道要善於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善於與人他人交流和溝通,閃光的思想是在交流與撞擊中獲得的,認識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1學生活動二在對dna模型構建認識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製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2.2小組討論根據大家所製作的模型,總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的特點,有什麼共同觀點和不同點。

2.3學生展示展示dna結構模型,總結出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⑴dna分子是由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⑵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線,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

⑶兩條鏈上的鹼基通過氫鍵連線成鹼基對,鹼基配對的規律是a與t配對,g與c配對。鹼基a與t、g與c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叫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通過對比各小組製作的dna模型,發現dna分子結構特性:穩定性(①dna都是由磷酸鏈結著脫氧核醣;②鹼基互補配對),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差異表現在dna雙鏈鹼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鹼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dna分子的多樣性,因為其多樣性才可以貯存大量的遺傳資訊。而特定的鹼基排列順序構成每乙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2.4教師點評指出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給與鼓勵和肯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自主**的主動性。

【幻燈片展示】展示多**課件中的**和dna雙螺旋結構模型,進一步鞏固知識。

(三)課堂小結,強化知識

引導學生總結dna分子的結構的知識要點,再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展示出本節課要點並作進一步總結使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四)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做問題解決----評價單中課堂及時鞏固中習題的,進一步鞏固知識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三·五·三」學導型課堂教學模式指導思想,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各位評委老師們,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板書設計:

dna的分子結構

一、 dna分子的化學組成

二、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

三、dna分子的特點

(1)兩條鏈:反相平行的雙螺旋結構

(2)外側:磷酸+脫氧核醣---基本骨架

內側:鹼基對,鹼基通過氫鍵相連

(3)鹼基互補配對

DNA分子結構導學案

3 2 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所以 dna分子中a t g c 3 dna特點 穩定性 脫氧核醣與磷酸交替排列形成的基本骨架和鹼基互補配對的方式不變 鹼基對之間的氫鍵和兩條脫氧核醣核苷酸的空間螺旋加強了dna的穩定性 多樣性 乙個最短的dna分子也大約有4000個鹼基對,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4000,排列...

DNA分子結構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討論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歷程。2.概述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學習重點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學習難點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學習過程 匯入dna的化學組成 dna全稱叫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 思考 構成dna的脫氧核苷酸應該有幾種?分別是?一 dna雙螺...

教學設計 DNA分子結構

dna分子的結構 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科學方法 科學 精神等生物學科學素養,因此本節課採取小組成員間的 自主 合作 模式,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dna結構模型的 歷程,感悟科學研究中蘊含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態度,以此提高學生的 能力,訓練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